同一种伟大,喜欢章子怡的《诗》就会喜欢《信者》

囤满人生 2021-10-31 13:39:55

文/满囤儿

看过《我和我的父辈》后囤儿曾感慨,在煽情这方面,其它三个篇章与章子怡的《诗》无法看齐,因为四个篇章所选取的父辈在伟大上不在同一个纬度。《诗》里的父辈主人公,其历史地位之高,其工作价值之大,其牺牲觉悟之坚,都是能令所有人无差别地去尊敬滴。这类真实人物,如果再辅以导演一定水准的艺术表达,情感冲击力之强一定是普通观众难以抵挡的。如今,又有一部与《诗》异曲同工的电影将要上映,那就是由兰城序执导,11月5日全国上映的《信者》。如果你喜欢章子怡的《诗》,那一定会同样喜欢这部《信者》。

和《诗》一样,《信者》也基于真人真事,根据中国邮政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的女邮递员尼玛拉木的事迹改编而来。二十年来,她坚持不懈地为云岭乡960平方公里的藏族同胞投递邮件,走过的路程累计超过了10万公里。期间,她既没延误过一个班期,也没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始终保持在100%。可以说,她就是邮递精神的代表。邮递员和《诗》里的首批火箭研究员的工作都属于极其伟大的一类——《信者》里的尼玛央珍(尼玛颂宋 饰)也能实现令所有人无差别地去尊敬。

那么接下来就得看看导演兰城序采用什么样的艺术表达来塑造这份伟大了。如果塑造手法过于单调,这份大家公认的伟大反而有可能显得虚假显得空。

首先,影片的开篇选取了尼玛央珍收到“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获奖通知的情景。一般的传记片,获得荣誉的情节大多会被放在最后,以肯定主人公的成绩。比如很多体育明星的传记片,高潮戏总要是一场胜利或夺冠。可是本片却偏偏把主人公的获奖放在了一开始。这制造了两个有趣的反差:一个是送信的人收信,另一个是升官反而更苦。

作为邮递员,电影里的第一个动作却是收信,有点儿诗意化哦。央珍原本获得荣誉后被“升了官”——调到云岭乡,接替邮局老所长的工作。然而观众想不到的是,云岭乡地处偏远,通往各个村落的山路崎岖难行,“升官”的央珍反而陷入了更艰苦更危险的工作之中。这个反差,一下就衬托出了邮递工作的特殊性。

其次,影片从正向和反向两个角度去揭示邮递工作的社会价值。正向揭示,大家很好理解。想赞扬一种工作,只需要描写从业者的工作能直观地给人们带来什么即可。大多数导演都能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片中我们也能看到,因为央珍准确及时地送达信件,村民们和远方的亲人们产生了多么浓烈的情感交流。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反向揭示,一般导演用得就比较少了。《信者》里有个叫梅朵的小女孩,因为给外出打工的父母写信时地址写得不对而总被退信。于是当央珍将退信送还梅朵的时候,梅朵愤恨地斥责央珍是个“假邮递员”。这就是一种反向揭示,也就是说对于梅朵而言,观众看到的不是邮递员存在所带来的好,而是邮递员不存在所带来的坏。观众会思考,如果真的没有邮递员,那世界上得有多少梅朵般的愤恨与伤心。

最后,由于片中故事发生在藏族自治州,央珍送信时产生互动的村民大都是有坚定信仰的,所以他们的很多话语都带着宗教哲思,大大提升了台词的深度。央珍的邮递工作,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价值,还有精神层面的价值。

传记片,最动人的还是主人公是否有足够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央珍的个性也许不是出挑的,但她对工作的态度,把工作的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努力,显然是令人信服的。观众不一定会像看《诗》那样哭得不能自已,但一定会得到同样份的感动。

0 阅读:2
囤满人生

囤满人生

满囤儿的影评、剧评、娱评,及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