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吗?一部电影爆红后,导演不应该是庆祝,而是崩溃?想想看,这有多魔幻?
《哪吒2》火了,票房炸裂,可导演饺子却像掉进了漩涡。 他成了网红,工作室每日迎来送往,各种“调研团”挤破了头,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校友都冒了出来,邀约讲座更是排到了2025年,出场费据说高达20万!这还是那个闭关三年画分镜的社恐宅男吗? 这哪是拍电影,简直是大型真人秀!
更疯狂的是资本的追逐。你想想,八家投资方同时上门,茶水间堆满了星巴克,这场景你敢信? 有人开价1.2亿植入广告,这比电影的制作成本还高三成! 还有那些对赌协议,里面藏着七个大坑,其中一个竟然是要用流量明星!导演助理吐槽说,感觉每天都在“卖孩子”。 这哪是合作,简直是抢劫!
更可怕的是观众的期待。豆瓣上“想看”的人数突破30万,这压力山大啊! 为了达到预期,3000个原画镜头得重新制作,哪吒的造型就改了78稿!宣发时间紧迫,导演每天工作18小时,据说头发都掉光了。 这哪是创作,简直是赶工!
更令人窒息的是,导演的私人生活也被曝光了。小区保安靠卖导演行踪月入过万,外卖员也成了狗仔线人。 有人拿他跟张艺谋比,说张艺谋拍《红高粱》时,干扰次数不到十次,现在饺子导演每天要应付五十多次! 还有人天天在网上催他“超越冯小刚”,这也太过分了! 这哪是尊重,简直是摧残!
这让人想起周星驰的《功夫》,闭关三年,才有了9.3分的佳作。如今,某些流量电影,15天速成,票房扑街,这差距何其巨大! 饺子导演最后喊出那句话:“给我个防窥罩,还你们真正的神话!” 这句呐喊,或许也是所有认真创作艺术家的心声。 我们真的需要给这些天才导演们一个“创作保护罩”,让他们安心创作,而不是让他们在资本和舆论的漩涡中迷失自我。 我们更应该思考,好电影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是不是一定要用牺牲创作者的代价来换取票房的成功?
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电影创作的环境,让艺术回归艺术本身,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商业利益? 这不仅仅是饺子导演一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电影行业的反思。 我们真的想亲手扼杀下一个周星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