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赣高铁
长赣高铁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厦渝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全长429.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连接湖南省长沙市与江西省赣州市,途经浏阳、萍乡、井冈山等革命老区。项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历经环评争议和审批波折,2022年11月湖南段和江西段同步开工,2024年9月环评最终获批,2025年上半年湖南段将率先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其核心价值在于打通渝长厦通道的“最后一环”,实现黄花机场空铁联运,并串联湘赣红色旅游资源带。湖南段新建黄花机场站和浏阳站,后者将结束浏阳无高铁站的历史。未来,该线路将成为川渝与闽南地区最快捷的客运通道,预计2029年建成通车。
南信合高铁
南信合高铁全长39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连接河南南阳与安徽合肥,途经信阳、商城等大别山核心区。该项目是宁西(合康)高铁通道的重要段落,2025年3月已完成可研初稿编制并进入初审阶段。线路将结束豫南地区无横向高铁的历史,激活大别山茶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跨省协作。河南段桥隧占比高达88%,设南阳东、唐河北、泌阳等11座车站,其中信阳境内站点占60%,直接惠及罗山、息县等人口大县。该线路未来还将与规划的南驻阜高铁衔接,形成西北至长三角的新通道,预计2030年建成后西安至合肥将压缩至3小时。渝湘高铁黔吉段
渝湘高铁黔吉段全长22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连接重庆黔江与湖南吉首,贯穿武陵山区的酉阳、秀山等土家族聚居区。项目2025年2月启动重庆段地质勘察监理招标,计划年内完成可研报批。该线路将填补武陵山区高铁空白,使秀山至重庆主城缩短至1小时,并联动成渝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酉阳西站和秀山北站的设立将彻底改变渝东南门户的交通格局,促进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项目总投资约340亿元,预计2028年通车后将与张吉怀高铁贯通,形成重庆至长沙的全线350公里时速通道。
湛海高铁
湛海高铁作为世界首条高铁轮渡工程,陆段长13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北起广东湛江北站,经徐闻跨越琼州海峡至海口,总投资540.92亿元。其核心创新在于采用“人乘船过海”模式,轮渡航距23公里、耗时1.5小时,同时预留桥隧建设条件。2025年粤琼两省将其列为重点开工项目,广东段用地预审已获批,徐闻南站等4个新建车站将重构雷州半岛交通网络。该线路建成后,武汉至海口可通过京广-广湛-湛海高铁实现7小时直达,极大强化海南自贸港与内陆联系。
温福高铁
温福高铁全长31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是甬广高铁的沿海关键段落,连接浙江温州与福建福州,途经柘荣、福安等复杂地质区域。项目2024年5月通过可研审查,浙江段2025年2月启动可研及初设专题招标,投资约496亿元。线路将重构长三角至海西经济圈3小时交通圈,温州至福州耗时将从2小时缩至1.5小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瓯江特大桥等工程,沿海复杂地质段占比超60%,施工难度显著。建成后将释放既有温福铁路货运能力,推动宁德锂电产业与温州民营经济深度融合。
包鄂榆高铁
包鄂榆高铁全长41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北起内蒙古包头,经鄂尔多斯至陕西榆林,是呼包鄂榆城市群骨干线路。项目2023年完成初测,2025年内蒙古重点协调建设主体和出资比例问题。该线路对“西煤东运”战略至关重要,鄂尔多斯至北京的通行时间有望从13小时压缩至3小时内。当前推进难点在于国铁集团尚未明确建设主体,但作为包海通道的北段,其建成将串联内蒙古能源基地与关中平原,预计2030年通车后将成为世界最长高铁(包海通道全长2800公里)的起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