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书院虽“藏”于西安的书院门里,但“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更是西北四大书院之冠。
北宋“庆历之际,学统四起”,张载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开创关学。关学一派近千年而不衰,固因思想本身之魅力,亦赖代代关中学人之坚守与传承。
冯从吾就是关学一脉的关键传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身为御史的他罢官归乡,林居10余年,于1609年创办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建成后,很快名动四方,四川、甘肃、河南、湖北等地的学子皆负笈前来就学。这里成了关学集大成之地,儒生们都以能到关中书院讲学、求学为荣。每逢冯从吾开讲,“环而听者,常过千人,坛台之盛,旷绝千古”。
在关中书院绵延数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很多著名学者都曾在此讲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栋梁之材。
400多年来作为陕西人张载所创立的关学思想的传承地——关中书院弦歌不绝,从未中断过办学历史,至今依旧承载着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恪守学人风骨,在播火薪传中续写关中书院为国育人的新篇章。
7月19日,2024“君品习酒·中国书院”文化活动(第二站)走进西安关中书院。活动当天习酒领导和嘉宾们在醒钟亭、暮鼓亭、允执堂、东西铭院等地参观,探寻真理与智慧,礼敬至圣先师,聆听张天社院长带来的“关中书院大讲堂”——《关中书院的历史传承及当代价值》,置身感受百年学府“敦本尚实、崇真践履”的教育理念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追求。
君子足迹,是指那些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君子们的行迹与足迹。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习酒怀揣敬畏求学之心来到关中书院,通过追寻君子的足迹,汲取中华文明的精髓,感悟君子精神的力量,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
正如习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曾凡君所说:“关山赤水不为远,同心同德自相逢。关中书院屹立于秦川之上,‘敦本尚实,崇真践履’的关学宗风,是关学文脉绵延千年的历史见证。而习酒诞生于赤水河畔,山水险峻,群众生活困苦,一代代习酒人却始终秉承‘造福一方百姓、关注民生福祉’的初心,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开展‘习酒·我的大学’帮助优秀学子圆梦大学;更是通过‘习酒·吾老安康’帮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用实际行动落实‘兴我习酒,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这也和关中书院所倡导的君子仁爱精神不谋而合。”
在君子论道环节中,邓洪波、张天社、王双怀、李刚四位文化学者,结合自身所学所悟,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关中书院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在当代主要体现、透过千年古都西安感受文化传承和当代君子精神、丝路精神蕴含的君子文化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深刻表达关中书院以及陕西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
而舞台剧《关中记·文脉衍传》的精彩演绎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全剧以关中书院及其大儒故事为背景,跨时空展现古代先贤对君子之道的理解和追求,深刻诠释德教为先、学为好人、明体适用的核心理念,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君子风范。
传千年之经典,燃万古之明灯。酒中君子和书院文脉在千年后相遇相知,便交织出了这一场跨越时空的君子盛宴。
在做“酒中君子”的路上,习酒从未懈怠。2023年习酒就创新性地打造了“追寻君子的足迹”这一IP,“君品习酒传统文化巡游”活动先后在曲阜、武汉、郑州、杭州、贵阳追寻了孔子、屈原、杜甫、苏轼、王阳明等历史君子的足迹,让君品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升。
2024年,习酒再启新程,将陆续寻迹6所传统书院,通过“书院”与“君品”的无间融合,以酒为媒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多的活力。
君品文化赋予习酒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生命力,成为习酒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活水。习酒将继续践行“知敬畏、懂感恩、行谦让、怀怜悯”的企业品格,高扬君子精神的风帆,“追寻君子的足迹”,走近更多中国书院。
贵州习酒,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带领人们领略君子之韵,理解人生之道。让我们共同举杯,品味贵州习酒,感悟君子之道,享受人生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