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金浩都记得1999年那颗射过来的子弹。
那一年,有着“西非明珠”美称的科特迪瓦发生政变。为保安全,金浩所在的中国汇凯集团被迫关闭科特迪瓦分公司。大部分员工撤离回中国,除了金浩。他选择留下创业。
回想1997年刚到科特迪瓦时,阿比让的行政区高楼林立,区和区之间由高等级公路连接,路面平整。科特迪瓦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人民很友善、利润有空间、业务可发展,金浩觉得有机会。
选择留下意味着要有豁出半条命的勇气。第一次政变发生时,一颗流弹击穿房顶,与金浩“擦肩而过”落在地板上。“和子弹仅有1米距离。”金浩说。
这1米距离似乎成了金浩在科特迪瓦的写照:子弹在天上乱飞,金浩则埋头寻找机遇。
任分公司首席代表时,金浩直接面对批发市场和客户,开拓中国家用电器在非洲的市场。最初,没学过法语的他只能用手比划交流,夜里看大学法语课本,听磁带。
一次在电力公司办理电表增容系列业务,由于词汇太过专业,金浩难以理解,很着急。不过经过较长时间的沟通,受理业务的人还是理解了他的意思,并带头鼓掌鼓励金浩。大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场面虽然有些夸张,但金浩松了一口气,也更有了信心。
经过两年的工作,金浩积累了一定客户渠道和资源。因此,选定创业方向时,金浩继续了这条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关是资金。
局势动荡让非洲的贸易商们紧握住钱袋子,不见到货绝不交款。金浩带着诚意和客户反复沟通,最终说服了客户预交30%的现金预付款。12万元人民币的启动资金给了日夜煎熬的金浩希望。
2000年,金浩在科特迪瓦创建了他的第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在随后的时间里,他根据市场变动开发了不同商品业务。其家具制造公司也办到了家乡荆州,产品销往阿联酋、安哥拉、菲律宾等多个国家。
这些年来,金浩常返回家乡寻找适合的民营企业助其出海。每回一次家金浩都有新感受:荆州的高铁、动车班次和航班数量与日俱增;江海联运让货物出口省时、省力、省费用。
“不操心”是金浩对这些年中非进出口贸易的总结。金浩说,取得各类报关、通关文件愈发便捷,仓储和物流体系也愈发完善。他们只需将客户订货单发给供应商即可,即便是零星的客户订单也能得到满足。这让侨商有更多精力专注于市场的开发和维护。
图为金浩。
除了商人,金浩还有另一个身份——《西非华声》主编。为了给当地华人提供更多新鲜资讯,金浩常常回到中国,了解中国的发展和各类经贸往来需求。
在走过重庆、上海、新疆等地后,金浩对国内的市场和产品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中国有很多好的产品。我想通过我们的报道,把它们推广出去。”金浩说。
责任编辑:马海燕
爱心接力!华侨华人善举温暖“第二故乡”
从“70号”市场到欧亚商贸中心,华商兄弟在塞尔维亚拼出新天地
一位法国华裔导演想知道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