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上学的时候会不会还要铲牛粪?”和朋友聊起小时候的经历,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立马引发了一场火热的讨论。
这看似普通的问题,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农村童年故事呢?
上学的苦与乐小时候上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还记得村里的小学吗?
那不过是几间破旧的平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窗户上挂着塑料甚至化肥袋子。
哪怕是这样的学校,我们每天依然要走几公里才能到达。
上学第一件事不是读书,而是清理教室——铲牛粪。
教室在放假期间会被村民用作牛栏,开学第一天满是牛粪臭味。
我们这些小孩子抢着干活,就是为了能当上劳动委员。
当然,尽管环境恶劣,我们还是有很多欢笑时光。
五年级的时候转到邻村上学,教室是两层小楼,甚至有水泥乒乓球台,一下子觉得上学成了件更高级的事。
可惜,这样的学校条件并没有让我们的师资力量提高,代课老师频频出现,我们这些孩子学得断断续续。
农村玩耍的纯真时光农家小孩的玩耍和城里的孩子有很大不同。
没有补习班,没有兴趣班,所有的乐趣都来源于大自然。
斗鸡、跳房子、跑麻阵,这些简简单单的游戏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学校组织放风筝,打乒乓球也是常有的活动。
更别提放假期间摸鱼抓虾,捉迷藏、打陀螺、叠纸飞机这些内容丰富的活动。
有一次,我们几个孩子相约去游泳,却被老师抓了个现行,大家集体罚站。
那种“穷且乐”的生活,后来再也体验不到了。
直到长大,认识了大城市的同龄人,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童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补习班、钢琴课、游泳培训班,这些都曾是我们生活中缺失的部分。
劳动中的成长生活在农村,劳动是不能少的。
你可能很难想象,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要放牛,打猪草,甚至在农忙时节插秧、割谷、晒稻谷和捡棉花。
这样的童年没有甜蜜的零食,但却有着难以忘怀的“黑色”收获。
学校里也会组织劳动,比如采茶、采药。
这些工作不仅使得我们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也让我们通过“勤工俭学”对金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尊重。
放假回来,同学们晒得黢黑黢黑的,能偷懒的不多,但人人都得干活。
劳动虽然辛苦,但它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对生活的韧性和敬重。
冒险记忆中的惊险片段相比玩耍和劳动,小时候的冒险经历更令人心惊胆战。
记得有一次我在水闸里潜水摸鱼,追着一条鲶鱼竟然把手卡在石头缝里,差点拔不出来,多亏伙伴们救援,否则就得淹死在那儿。
这还不是最惊险的。
我们会去打蛇,因为听说有人被蛇咬了,觉得蛇是坏家伙,于是成群结队去找蛇打蛇。
蝮蛇、乌梢、过山峰都曾是我们“勇敢”的目标,一次在农历三月初遇到过山峰,幸好它还没完全活络起来,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爬树也是一种冒险。
虽然有时被认为是一种玩耍,但其危险程度不可小觑。
我曾被树枝在腹部划破八厘米的伤口,缝了针;还有同学摔折胳膊。
不懂得保护自己,也没有安全意识,回想起来真是后怕。
这些经历看似简单,却深深刻在记忆里。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太多的娱乐设施和精致条件,但却有着一个充满真实而鲜活的世界。
那时的我们尽管环境艰苦,却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学着勇敢、学着坚强。
如今回忆起这些,才明白这些经历其实构成了我们成长的重要部分。
它们让我们更懂得生活的意义,更体会到每一个平凡日子的珍贵。
不必有华丽的童年,只要有真诚和真实的记忆,就足够让人受益终生。
这样朴素但珍贵的童年经历,不仅在我们的回忆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在我们内心深处永远生根发芽。
你的童年也有过类似的记忆吗?
这些经历对你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而这些故事,才真的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