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铸魂惊彩绝艳——周韶华品读易至群

艺周刊 2024-08-20 23:13:20

寻根铸魂 惊彩绝艳

文/周韶华(著名书画家、美术理论家、湖北省文联原主席)

在“全球化”文化艺术交流互动的大潮中,中国绘画如何弘扬自己的民族特色,易至群作出了有力的回答。其一,他抓住汉字书法艺术这个“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不放,并且着力注入时代新元素。其二,痴迷于被他称之为“文化母语” 的上古楚艺术的发拙与开拓,数十年来无论在长江之滨、南国海岛或是大洋彼岸,对《楚骚辞意》系列作品孜孜以求的探索实践从未间断,结出了可喜的不同凡响的硕果。

离骚辞意 68x68cm 1993年

易至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年时期回到了武汉,开始了遍游荆楚大地,同时数访中原西北黄河中上游石窟艺术的寻根行程,广为吸纳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开创了以《楚骚辞意》及《敦煌舞韵》为代表的系列作品。其中《九歌图》巨构,打破历代名家名作的组画多图格式,独创综合单幅画结构,被著名美学家陈望衡先生誉为“翘楚”。 而后,他又将《湘夫人》《巫山神女(山鬼)》《云中君》《国殇》等从《九歌》中提出独幅形成系列;《桔颂》《光昭日月》《国殇.血火讴歌》《三闾大夫天问图》均为屈原肖像, 还有众多以楚木雕彩绘为元素小品,巧妙地将楚艺术元素中生动、可爱的动物造型删繁就简,以超时空的现代艺术形式语言,作为象征符号加以重构, 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情怀与生命活力。更值得称道的是以屈原千古绝唱《离骚》为据创作的长卷巨制《天国神遊图卷》,对屈原为实现美政而上天下地求索的炽热情怀,原诗中的心纳万家、气吞古今的美学意象,作了大喜大悲、气势恢宏、惊彩绝艳的表达。

敦煌舞姿之三 68x68cm 1994年

九歌图 248x248cm 1988年

湘夫人 180x62cm 1998年

巫山神女 180x96cm 2013年

以楚艺术元素为素材以及吸纳石窟壁画风骨之营养, 不能回避色彩问题。易至群在饱览西方绘画艺术精品原作后悟道:“纯粹地玩色彩, 我们比不过西方, 尤其是法国人;可我们将色彩与中国墨结合, 西方人就望尘莫及了。” 他将此命名“墨彩氤氳法”。 他认为古人“墨不碍色、色不碍墨”的观念过时了, 他不仅将墨混于色, 而且将墨与色互渗、互叠、互压、互透、互破、互滴、互洒、互泼, 取得色墨同輝, 既响亮瑰丽, 又浑厚调和的整体混成效果。为此他刻了一方《丽雅》的印章,以示对墨彩融汇的坚守。

翱翔飞舞云中君 180x96cm 2023年

国殇——血火讴歌 145x365cm 2015年

桔颂 180x96cm 2019年

光昭日月——诗祖屈原造像 180x96cm 2017年

三闾大夫天问图 248x124cm 2024年

天国神游图卷 96x756cm 2013年

文化内涵是判断绘画作品深浅高低的重要标准。“意象” 是中国画“学理” 之源。人的意念无限,立象可尽意,因而象亦无限;构成意象之形式表现亦可无穷无尽。易至群虽近耄耋,但精力旺盛,笔耕不辍,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正如他的朋友王隽珠先生所言“易子的作品毫无疲态、毫无旧态、毫无老态”。他的作品有“根”有“源”,不断坚守着民族艺术的底蕰,将视野与胸襟扩放至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吸纳。他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态度是吸纳其精华,拒绝其糟粕。

易至群夫妇与周韶华先生

周韶华先生出席在易至群先生在武汉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我深信,易至群凭着深厚传统文化积累,开阔的眼界与胸襟,以及强烈创新诉求的意志,一定能不断超越自己,创作出更多不负时代的传世隹作。

2018金秋于“抱一斋”

惊彩绝艳新楚风——易至群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易至群北京展 | 惊彩绝艳新楚风——易至群画展绽放燕京书画社

0 阅读:1

艺周刊

简介:一起遇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