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手里没钱办事难”,这话用在高校科研圈可谓一针见血。
瞧瞧,2024年的科研经费榜单刚出炉,整个学界就炸开了锅!
武汉大学一口气拿下30个亿,把清北都甩在身后,这波操作属实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个高校争先恐后地晒出自家的”钱袋子”,好不热闹!
说实在的,瞅着这些数字,我都替那些整天念叨”科研经费不够”的教授们捏把汗。
30个亿啊,这都够买多少实验设备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高校科研圈怎么越来越像”富豪榜”了?
谁的钱袋子鼓,谁就能在学术圈横着走?
别笑,这事还真不是闹着玩的。
你看看那些破亿的高校,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武大这个”学霸”,30亿的成绩单一亮出来,顿时成了全国焦点。
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也不甘示弱,一个13亿,一个12亿,这架势,摆明了要在科研圈掀起一场”金元革命”。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平时不怎么出风头的”双非”院校,这回可算是找着机会露脸了。
中北大学和齐鲁工业大学,这俩”黑马”愣是连续几年保持10亿以上的科研经费,这操作,简直比”双一流”还”双一流”!
说句大实话,现在的高校科研圈,简直比娱乐圈还热闹。
你看看那些数据:全国科技经费总投入超3万亿,光是给高校的就有2753.3亿。
这么多钱砸下去,不出几个诺贝尔奖,都对不起这投资!
但是咱得说道说道,这科研经费投得值不值,关键不在于数字有多大,而在于用在哪儿。
有些高校拿着经费,跟大爷遛弯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有些高校则是雷厉风行,项目立项、成果转化,一气呵成。
太原理工突破8亿,重庆科技大学超3.5亿,鲁东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也都破了2亿,这些学校可都是头一回尝到”大钱”的滋味。
说白了,这些钱要是用得好,真能让学校在科研道路上蹿个大跳。
不过话说回来,光有钱还不行,得会花钱!
现在很多高校都开始琢磨这个门道了:有的搞科研秘书制度,有的设立财务助理,就是为了让科研人员能安心搞研究。
这就对了嘛,你让科研人员整天忙着报销单据、跑审批,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老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米是有了,关键得看谁能做出一桌好菜来。
那些破亿的高校,可千万别辜负了这一大笔”科研巨款”,不然可就真成了”肉包子打狗”了!
飞沙
这么多经费,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投入产出比成果显著。复旦上交大浙大却丑闻不断,不是论文抄袭作假,就是投毒杀人,没搞出有什么耀眼的成绩。
用户39xxx58 回复 02-19 04:30
你这是只看应用成果,还要好多成果就只解决了某方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