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举报“邻居家有车有房吃低保”纪委调查:该家庭三人享低保符合条件,不存在违规

尔信阳微 2024-12-20 01:40:57

"在当今社会,民生保障问题始终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所在,任何关于低保政策执行情况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与热议。近期,一名叫苟某飞的男子在网络上的一则举报帖,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瞬间将其四川巴中老家邻居苟某军一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苟某飞声称,其邻居苟某军家“有车有房吃低保”,这种情况在他看来显然违背了低保政策的初衷,于是他坚决要求追回所谓的违规低保金,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这一举报信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网络世界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人们纷纷质疑低保制度是否存在漏洞,相关部门的监管是否到位。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今年8月左右,苟某飞从同村村民的闲聊中偶然得知,邻居苟某军家竟然有三人在享受低保待遇。这一消息让他大为震惊,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苟某军家的生活条件颇为优渥。据他描述,苟某军家在村里修建的住宅宛如一座“别墅”,那是一座一楼一底临路而建的三合院,精致的建筑结构和良好的修建质量,让它在整个村子里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苟某飞甚至推测,这座院子的修建花费恐怕不下100万元。不仅如此,苟某军还在2008年全款购置了一个位于巴中城区的门市,而后又在2017年于巴中城区购入一套住房,并且家中还拥有一辆小汽车。而苟某军家人开始享受低保则是在2020年,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更加深了苟某飞对其邻居骗取低保金的怀疑。

  在苟某飞的认知里,拥有如此丰厚的家庭资产,怎么还能符合低保的申请条件呢?他坚信其中必有猫腻,于是质疑巴州区民政局和鼎山镇政府在低保审批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的行为。他认为,这样的情况严重损害了低保政策的公平性和严肃性,那些真正需要低保救助的困难家庭的权益被无情地践踏。

  今年8月底,在苟某飞首次举报之后,巴中市巴州区纪委迅速介入调查。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核查,巴州区民政局在10月15日向苟某飞出具了《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意见书明确指出,苟某军本人并未享受低保,享受低保待遇的是他的父母。苟某军的父亲肢体二级残疾,行动极为不便,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悉心照料;母亲则因中风而瘫痪在床,失去了自理能力。这样一个家庭,因残、因病导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于是向鼎山镇人民政府提交了低保申请。鼎山镇严格按照低保审批的相关程序,在2020年11月将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而在今年,苟某军的母亲因病离世,他的父亲考虑到家庭情况的变化,主动申请退出低保,鼎山镇也在9月底及时对该家庭的低保保障进行了动态调整,取消了相关待遇。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巴州区民政局给出了明确的处理意见:苟某飞所反映的苟某军违规享受低保的问题完全不属实,同时,参与办理此事的鼎山镇相关工作人员也不存在任何违纪违规行为。

  然而,苟某飞对这一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他坚称,在巴州区民政局作出《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之前,他曾与该局工作人员曹某朋进行过沟通,当时曹某朋回复他苟某军家人享受低保是符合政策规定的。但苟某飞固执地认为,只要家庭拥有车辆和房产,就不应该享受低保待遇,所以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继续在网络上发帖举报,并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更为强烈的质疑。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巴中市巴州区纪委的调查工作也在持续深入推进。12月3日,在巴州区纪委的办公场所内,工作人员再次向苟某飞详细宣读了调查结果。此时,苟某军的家庭情况也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苟某军目前的家庭成员共有五人,包括他本人、父亲、妻子以及儿子苟某平和儿媳。苟某军从事装修工作,凭借自己的手艺和努力,每个月能够获得大约4000元的收入;他的儿子苟某平在一家酒吧工作,而他的妻子和儿媳则无业在家,主要负责操持家务。

  纪委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苟某军家庭享受低保的历程。2020年11月,由于苟某军的父亲肢体残疾,母亲中风,儿子苟某平当时正处于高三紧张的学习阶段,家庭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于是向村上提交了低保申请。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调查和综合评估,批准了苟某军的父母和儿子三人享受低保待遇,当时的低保金为每人每月240元。到了2021年巴州区进行低保年审时,苟某军再次提出申请,相关部门依据当时家庭的实际情况,经过综合研判,决定让其家庭的三名成员继续享受低保政策。

  时间来到2022年7月,巴州区低保年审期间,苟某平因高中毕业,不再继续学业,按照低保政策规定,他不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于是退出了低保范围,而苟某军的父母则继续享受低保政策。2023年8月,在又一次的巴州区低保年审中,苟某军的母亲再次中风住院,这次住院期间,还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肾积水等多种严重疾病,加之父亲原本就肢体残疾,家庭的困境愈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次向村上提交了低保申请,经过审核,其父母继续享受低保,并且低保金提高至每人每月400元。

  在财产情况方面,纪委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核实。苟某军名下确实拥有三套房屋和一辆汽车。其中,2008年他花费8万元在巴州区南坝全款购买了一套面积为50平方米的门市,这套门市自购买以来一直被用作家庭住房,并未产生任何经营性收入;2018年,他在石笋村与其他两家人联合修建了一套砖混结构的住房,也就是苟某飞口中的“别墅”;2017年,他在巴中城区购买了一套面积为63平方米的住房,这套房子是全款支付24万元购得,但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一直未装修入住,目前全家仍然居住在门市内。而那辆汽车则是在2019年因装修工作的需要,花费1.8万元购买的二手面包车。

  为了确定苟某军家三人是否真正符合享受低保的要求,纪委工作人员不仅向巴州区民政局救助股进行了核实,还专门向巴中市民政局救助科进行了详细的政策咨询。根据相关文件的综合研判结果,苟某军家的门市一直作为家庭居住场所,没有用于商业经营获取收入,在2020年11月首次评定低保时,其家庭房产产权房屋总面积并未超过当地住房标准的两倍。同时,该家庭车辆价值也未超过低保月标准的24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苟某军家享受低保的人员是完全符合申报条件的。

  另外,苟某军的母亲在今年6月下旬因病去世,按照民政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需要在3个月内对其低保情况进行核实,并办理低保停发手续。经过鼎山镇相关工作人员的认真核查,在9月11日,成功对其母死亡销户,并完成了低保退出手续。最终,巴州区纪委工作人员宣读的调查最终结论为:对苟某军家庭中三人的救助属实,享受低保符合条件,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同时,巴州区纪委工作人员还了解到一个特殊情况,苟某军的父亲由于老年重度残疾,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不依据家庭收入情况可单独纳入低保范畴。但因为苟某飞的举报,苟某军的父亲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主动选择退出了低保。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苟某飞再次提出质疑,他声称苟某军的儿子苟某平购买了一辆名爵轿车。对此,纪委工作人员迅速展开调查,通过系统查询却并未发现相关车辆信息。不过,工作人员还是认真地将这一情况做好了详细记录,以备后续进一步核实。

  12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与苟某军取得联系,并前往他目前居住的巴中城区门市进行实地了解情况。苟某军无奈地表示,自从苟某飞反映他家“有车有房吃低保”之后,巴州区纪委的工作人员多次来到他家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由于母亲的离世,儿子也已经结束学业,如今只有父亲一人患病需要照顾,而他自己目前的收入状况能够负担起父亲的生活费用,所以父亲才主动提出退出低保。

  谈到家庭情况时,苟某军向记者详细解释道,他和妻子共育有四个孩子。前两个孩子是女儿,如今都已长大成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第三胎是双胞胎男孩,其中大儿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被亲戚抱养。而被苟某飞举报“吃低保”的正是他的小儿子苟某平。

  在房屋情况方面,苟某军也一一进行了说明。他说,2008年他从北京打工返乡后,用自己辛苦积攒的8万元购买了现在居住的门市,多年来,一家人一直在这里生活。至于老家的房子,也就是苟某飞所说的“别墅”,其实是在2018年修建的。原本他的计划是花费20万元修建一套普通住房,但由于联合建房的其他两家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把房子修得更好一些,最终每家的花费都达到了30万元左右。由于资金紧张,他到现在还欠其中一家亲戚8万元。而巴中城区的那套住房,实际上是2017年亲戚家为他的大儿子购买的,因为亲戚文化程度不高,不熟悉购房手续的办理流程,所以最终由亲戚出资24万购买,只是暂时落在了他的名下,由于经济压力,这套房子至今也没有接房装修。

  对于苟某飞举报其儿子购买名爵轿车一事,苟某军更是哭笑不得。他解释说,那辆车其实是大儿子朋友的车辆,与小儿子苟某平毫无关系,小儿子既没有购买也没有使用过这辆车。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低保政策的执行需要严谨细致的审核与监管,同时也需要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家庭的情况都是复杂多样的,不能仅仅依据表面现象就轻易地做出判断。相关部门在面对质疑时,积极展开调查,用事实说话,这是维护政策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而公众在关注此类事件时,也应该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和无端猜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0 阅读:0
尔信阳微

尔信阳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