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近的独行侠已经展示过了,欧文不是没有带队能力,而是适合“带”的球队很特殊,且存在一定的上限问题。
首先,最近的独行侠打得怎么样?很明显不怎么样。
但这是在他们顶着莱弗利东契奇大伤,PJ等人频繁小伤,又经历动荡交易后打出的成绩——西部第八,附加赛区间,当然不咋地,但依旧在国王勇士太阳之前,马马虎虎也对付了个50%以上的胜率。
球队的进攻效率能排在联盟前十,防守效率也在中游,论净效率,独行侠还高过西部第四的湖人和东部第4的步行者。
欧文是这其中出勤相对友好,出场时间、得分、助攻、出手数甚至抢断和失误都是第一。
虽然不太符合严格的定义,但对于这支球队,欧文就是实际的老大。
你说这个带队效果怎么样,那多少也算还行,毕竟远比欧文更像“能带队的控卫”的特雷杨也不过对付了个东区第八,老队友的杜兰特还在为附加赛发愁。
那这个队是怎么“带”出来的?
严格来说,欧文的方式并不那么符合传统的球队核心。
概括来说,他是在一支多持球点保进攻+前场体型保防守的球队里,承担了一个(组织控卫+单挑侧翼)*0.5的杂糅角色。
展开解释一下:
欧文是历史上最好的控球手,但传球的视野、决策要差很多,所以从头到尾都不能承担作为真正的控卫去发起进攻、带动队友。
上个赛季,东契奇可以一手包揽几乎所有的组织开发工作,欧文基本专心侧翼单挑,但本赛季这种逻辑已经发生了巨变:
东契奇大量伤缺,球队缺乏核心持球人,欧文也必然做不了这个工作,于是需要其他点位多承担一些持球处理的工作。
而恰好,休赛季引进的丁威迪、马绍尔、交易前的格莱姆斯、包括克莱和PJ华盛顿,都算是能持球努两下的角色——让他们稳定操作不行,但某个回合在上线接球,随即突击一下,有机会就攻,没机会就传给接应位的另一个持球人重复一遍,再不济持球投消化一下回合,这种工作他们可以。
这是一种比较粗放的多持球体系:
基德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太多“人动球动,为持球人带突破通道”的走位,也没有给克莱这种战术射手布置很多弱侧的掩护跑动,而中锋位置缺乏投射,也限制了他们打灰熊/绿军那种有空间的多点持球+转移。
而且这些人里也只有丁威迪是控卫出身,其他人都侧翼及以上,真到碰见全场紧逼或压迫持球人的防守,运控也稳不住。
但这一系列的问题,恰好是欧文能提供保底解决方案的。
他运控极强,能把高压环境下的第一波运控稳住,把球带过半场、启动第一次挡拆并转移——即杂糅中“组织控卫”的部分。
往常欧文的问题是,从这里开始,他做不了后续的决策,但现在也不需要他做,大家接球都是相机行事,找机会投一投、突一突、传一传,把进攻决策和改变阵型的压力分摊。
而欧文的另一个好处是,他可以随时几个回合隐身不接球,然后再投出接球来强行开发跳投,因此当队友在多点突刺中搞到了机会,那就不需要他,而如果搞不出机会,他也能适时兜出来把回合解决了——即杂糅中“单挑侧翼”的部分。
因此独行侠的进攻逻辑就是这样:
他们没有人能稳定地、大幅度地起手改变防守阵型,但除了中锋,所有人都能糊弄两下,空间和持球的质量未必多高,但数量还真不算少,于是能交出还行的进攻表现。
而防守端,除了欧文本人,也说不上谁是绝对的防守弱点,双中锋+PJ是绝对高质量的前场防守,马绍尔丁威迪也算是各自位置有体格的对位人,克莱腿脚不行,但体重和纪律性还在,没有了东契奇这样的绝对弱点,交出的防守效果也有底线。
因此,这就是欧文在这支独行侠中的比赛逻辑和球场角色——他提供了最关键的运控和硬解,是这支独行侠进攻得以成立的前提,也的确是做了20多场的球队老大,并基本稳住了战绩。
然而这个角色,你说欧文带队了吧?好像带了,毕竟消化产量,稳定运控都要他来兜底。
你要说他没带,也不是不行,毕竟样本实在不够大,而且如果真的没有东契奇/浓眉,那上限也确实清晰可见。
严格来说,如带。
所以欧文的带队能力不能说没有,在合适的配置下,他作为球队老大不是完全不行——毕竟带队也分怎么带,奇才比尔那也是带队——但这个配置的要求确实比较特殊,而且上限也确实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