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如何?

历侠听说说 2024-12-20 17:32:48
前言

黄土高原,这片位于中国心脏地带的广袤土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农耕文化,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千年兴衰。

这片土地曾是种粟黍的始发地,从古老的仰韶时代到后来的周秦汉唐,黄土高原始终是古代社会的关键区域,见证并推动了历史的不断进步。

然而,这片孕育了无数生命和希望的土地,也曾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一度被联合国专家断言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那么这片土地,如何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依然养育着约2.5亿的人口?

从绿洲到荒漠

追溯历史的长河,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变迁的轨迹,以及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西周时期,这里森林茂密,草原广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彼时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高达53%,宛如一片水草丰美的绿洲,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

铁器的广泛使用让农业变得高效,这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开垦土地,曾经郁郁葱葱的森林逐渐被砍伐,为农田让路。

这标志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开端,也预示着未来漫长而艰辛的治理之路。

从秦汉时期开始,农耕的范围不断扩展,逐渐延伸至黄土高原的西部和北部。

越来越多的林地和草地变成了农田,植物覆盖面不断减少。

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数字已经降至40%。

唐宋时期,进一步下降到33%。

明清时期,更是骤降至15%,曾经的绿洲逐渐蜕变成荒漠。

清朝末年,连年不断的战乱使得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火,许多人逃往黄土高原的深处开荒种地,试图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找到一线生机。

这种做法虽然无奈,却让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1%,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震撼着每一个了解它的人,也敲响了生态治理的警钟。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黄土高原自身的自然条件使其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根据中科院的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风化,占了70%的份额。

黄土土质疏松,易受风化和水蚀,加之气候干燥,降雨集中,一旦降下暴雨,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人类的活动让水土流失的情况变得更严重了。

过度耕种、乱伐树木、过量放牧等做法,让地表的植物被破坏,土壤没了遮挡,更容易被雨水冲走。

研究表明,人类行为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中扮演了大约三成的角色。

虽然比例低于自然因素,但其破坏力不容忽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大部分泥沙都来自流经的黄土高原。

黄河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高,造成了“悬河”现象,这给下游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风险。

这种险峻的形势,使得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刻不容缓,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七十年的治理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土高原的治理从未停止,经历了从摸索到突破的漫长历程,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有效途径。

上世纪50年代,政府认为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坡面,于是提出了针对坡面的治理计划。

人们在耕地上修建梯田,试图以此拦截雨水,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在非耕地的坡面上植树造林,希望能够恢复植被,巩固水土。

结果却出乎意料,修了梯田后,水土流失反而更严重了,黄河的泥沙问题也没得到解决。

尽管这次治理尝试没有成功,但它教会了我们很多,让我们意识到治理黄土高原环境有多复杂和困难。

到了70年代末,人们开始研究在河道里建坝来蓄积泥沙的方法。

淤地坝可以拦截泥沙,减少入黄泥沙量,同时还能利用淤积的泥土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这一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黄河泥沙量有所减少,农业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然而,1977年陕北发生的特大洪水,冲毁了27万亩耕地,这让人们开始反思淤地坝模式的局限性,意识到单一的治理措施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

吸取了以往治理经验的教训,20世纪末,政府采纳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经济状况,黄土高原被细分为多个小流域区域。

针对每个小流域的具体情况,我们会采取植树、修坝拦沙、建梯田等多种方法,搭建一个全面的治理网络。就像医生针对病人开药方一样,我们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力求获得最好的治理效果。

这种“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注重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还推动了农牧业的共同发展,给黄土高原的生态改善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经过七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黄土高原的治理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这片曾经的荒漠焕发出勃勃生机。

直观上看,植物覆盖率明显增加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1%,到如今的65%,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标志着黄土高原从“黄”到“绿”的华丽蜕变。

黄河的泥沙量也从每年16亿吨下降到2亿吨以下,这不仅减轻了黄河下游的防洪压力,也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从21世纪开始,我国开展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大大加速了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工作。

这项工程涉及13个省份、自治区,总投资高达4500亿元,累计退耕还林4.47亿亩,极大地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巩固了水土保持成果。

以庄浪县为例,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自1964年后的34年中,共修建梯田94.5万亩,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首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称号。

梯田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为农业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好变化。

再看绥德县,这个曾经被称为“西北旱码头”的贫困县,由于土地贫瘠,农作物收成极低。

经过70年的水土治理和10年的环境绿化,如今的绥德县已经由黄转绿,重现绿水青山。

辛店沟示范园里,海棠花和玫瑰花竞相绽放,葡萄和红枣长得旺盛,园内一片生机勃勃。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许多人默默耕耘和无私贡献的结果,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

他们在黄土高原上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壮丽篇章,这也为世界生态保护贡献了难得的参考和启示。

将来,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仍然是需要我们长期面对的挑战。

我们需要继续坚持科学治理、适应性管理的原则,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效率。

结语

黄土高原七十年的治理历程,是一部中国人民与自然抗争的史诗,更是一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教科书。

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科学治理,尊重自然规律,就能够战胜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黄土高原的治理经验,对全球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它证明了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挑战,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黄土高原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13 阅读:4206

评论列表

细雨润无声

细雨润无声

15
2024-12-24 14:49

外蒙古西部沙漠化是黄土高原恶化的根本原因。

潜龙勿用 回复 12-25 17:27
说到点子上了[点赞]

潜龙勿用

潜龙勿用

7
2024-12-25 17:29

沙漠都能变绿州,更何况黄土高原,只要持续加强绿化,不要半途而废,一定能恢复生态[点赞]

好铁不当丁

好铁不当丁

4
2025-01-19 14:38

什么体书里有个故事 拐外富二代放弃一切来黄土高原种树 种的时候没人过问没人帮 树成材了当地人就偷鸡摸狗似的搂去当柴火使 被发现后从偷偷摸摸砍变成了理直气壮的砍

中国用户

中国用户

3
2025-01-16 07:03

小编山顶的照片一个用冬天拍的,一个用夏天拍你是什么意思?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2
2025-01-16 16:59

这就是中国精神。

风过无痕

风过无痕

1
2024-12-29 12:55

沙漠能变绿洲,黄土高原让它变粮田

历侠听说说

历侠听说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