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5年前,被养父欺负后,养母给她说了一门亲事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自己自强不息成为了一位富商,25年后,女儿结婚当天,沦为流浪汉的养父前来讨要喜糖,意外牵扯出一段震撼人心的往事!
在1965年的除夕夜,马鞍山含山县的街道冷清,人烟稀少。
一个小女孩,衣着单薄蜷缩街道旁的一处墙角下,她父母早亡,是从河南一人流浪来的。
幸运的是,街道旁的一位善良的妇女,陈秀芬,看到了她并决定收留她。
陈秀芬和她的丈夫周江华都是普通的工人,他们结婚多年但一直未能生育。
看到这个小女孩,他们心中充满了怜爱,于是决定收养她作为自己的女儿。
对于10岁的小女孩来说,这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她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好意。从那一刻起,她有了新的名字——周巧芸。
两年后,周家迎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这让全家人都充满了欢乐。
时光荏苒,巧芸也逐渐长大,成为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然而,养父周江华的内心却开始蠢蠢欲动。
在1972年4月,趁着妻子陈秀芬生病住院的时机,周江华竟然丧尽天良地侵犯了巧芸。
巧芸痛苦万分,找来了绳子上吊自寻短见。周江华被她的举动吓得跪地求饶。
几个月后,周巧芸的肚子开始慢慢隆起。面对养母陈秀芬的反复追问,巧芸终于透露了事情的真相。
陈秀芬听后气愤不已,决定将红梅嫁到乡下去,于是,大着肚子的周巧芸被迫嫁到了巨兴乡大方村的光棍汉王军家。
这哪像是个家呀。房子破破烂烂的,新郎木讷又难看,父母早早离世,28岁了还没能娶上媳妇。
周巧芸坐在床边,止不住地掉眼泪,而老实的王军则手足无措地陪在一旁。
夜深了,周巧芸仍然坐着不肯躺下,她怕再受到欺负。王军默默地端来一碗糖茶,放在她面前,然后一言不发地走出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清晨时分,周巧芸想去屋外找个马桶方便一下。当她打开门,看见王军靠在墙根下打瞌睡,头上满是清晨的露珠。
她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忙叫醒王军,劝他进屋休息。
看到周巧芸没有哭了,王军憨厚地笑了笑,心里却有些犯难,因为他实在太穷了,连个马桶都买不起。
“你是城里人,跟着我在乡下受苦了。”王军一边生火做饭,一边说。满屋子的烟雾呛得人直咳嗽。
“吃完早饭,你就回家去吧。”他继续说道。
周巧芸明白,王军是个苦命的人,却有一颗善良的心。自己挺着大肚子来到他家,他没有嫌弃自己已经不错了。
想到这里,周巧芸感到对这位可怜的丈夫有愧,但如今她已经没有退路,下定决心要和他一起过下去。
1973年1月初,周巧芸生下了一个女儿。左邻右舍都对此嗤之以鼻。
王军一开始也很矛盾,但他回想起自己童年丧父失母的苦难,渐渐对这个小生命产生了同情和爱心。没过多久,他便接纳了这个孩子。
由于家里条件艰苦,周巧芸因为营养不良,奶水不足,孩子面黄肌瘦。听说鱼汤能补奶水,王军决定下河摸鱼。
他几次下河,虽然摸到了几条鱼,但在寒冷的冬天,他冻得嘴唇发紫,周巧芸看了心疼不已,坚决不让他再下河。
可王军还是瞒着妻子下了几次河,但从此落下了关节炎的毛病。
转眼间,春节即将来临。为了让正在坐月子的妻子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王军下定决心,走进了卫生院。
他咬牙捐了600毫升血液,用这笔钱买了鱼肉和奶粉。
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谎称大队发了救济款。然而,在吃年夜饭的时候,王军终于支撑不住,躺了下来。
周巧芸注意到他手上的针眼疤痕,心疼地问道:“你去捐血液了?”王军别过头,不愿意回答。
“生活苦点没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作贱自己?”周巧芸紧紧地抱着丈夫,心疼地问道。
“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们娘儿俩可怎么活下去啊!”她发誓,不管生活有多苦,都要和王军一起撑起这个家。
年后,他们给女儿取名叫王熙。周巧芸要求将自己的的姓氏改为王,从此她也改名叫王巧芸。
几年后,他们的儿子也出生了。王军抱着自己的儿子,脸上露出了喜笑颜开的表情。
1978年秋,王巧芸决定利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帮助丈夫分担一些家庭重担。
王军听了后,对她说:“你见过城里的世面,你自己拿主意吧。家里、田里、孩子有我照顾,你放心去闯。”
于是,王巧芸来到了南京,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然而,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她只做了半天就被主人辞退了。
想到家里等着用钱,她心里很是自责。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王巧芸路过菜场,看到几个下班的工人在选购鸡鸭。
突然,她灵光一闪:南京是个工业城市,农副产品比较稀缺,菜价比老家高很多。为什么不试着贩卖鸡鸭呢?这样可以赚取差价,也不用看别人脸色。
王巧芸立刻回到家乡,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可是,贩卖家禽需要本钱啊!
王巧芸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王军看出了她的忧虑,默默地转身去了卫生院。
就这样,王巧芸挑着、拎着几天里收购来的鸭、鸡、蛋,乘车赶到了南京。在繁忙的菜市场里,她的家禽因为价格公道、品质优良,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算了一下,净赚了10块钱!王巧芸高兴得不得了,她兴高采烈地赶到车站,准备坐车回家。
王巧芸从此开始了往返于南京和含山县之间的长途汽车生活,不知道她熬过了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
几年过去了,她终于赚得了2万多元,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然而,王巧芸并没有满足于此。
她看准了市场行情,开始做起了油菜籽和造纸原料生意。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生意越做越大。
1986年春天,她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30多万元。
1990年春,王巧芸在南京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挂出了公司的牌子。她凭借着多年与各地纸厂的良好合作关系,开始从事纸张批发业务
到了7月,女儿中专毕业了,她选择投奔母亲,协助母亲料理公司业务。
然而,这年底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几乎将王巧芸击垮。
王巧芸知道丈夫辛苦了大半辈子,也应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于是,她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打算让丈夫搬进去,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起初,丈夫并不习惯城镇生活,不愿意搬去。但经不住王巧芸的苦苦劝说,他终于走进了城市,成为了一个“城里人”。
然而,他始终无法适应,总觉得不自在。有一天,他过马路时被一辆飞驰而过的摩托车撞倒了,当场昏迷不醒。
王巧芸得知消息后,连夜从南京赶回家。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丈夫因为失血过多,再也没有醒来。
王巧芸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她心中清楚,今生今世,她再也不会遇到一个像丈夫这样爱她、疼她、包容她的好男人了。
1992年,王巧芸的儿子王阳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交通大学。四年后,他成功申请到了奖学金,准备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在儿子出国前夕,王巧芸带着他来到丈夫的坟前辞行,寄托哀思。
与此同时,南京的股市刚刚兴起,王巧芸果断地携带资金投身其中。仅仅一年时间,她就获利高达200万元。
接下来的三年里,她继续在纸张市场拼搏,又增资300万元。
1997年,王巧芸敏锐地察觉到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果断进入这个炙手可热的行业。
这一次,她又赚取了一笔巨大的利润。时间飞逝,转眼到了1998年5月,春暖花开的季节。
18日,是女儿王熙的大喜之日,大厦门口热闹非凡,鼓乐齐鸣,喜气洋洋。
就在这欢庆的时刻,几个叫化子趁机上前讨钱。其中一个老乞丐抬头的一瞬间,王巧芸惊呆了。
那张脸,让她回想起了25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耻辱记忆。这真的是周江华吗?没错,就是他。
周江华的日子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好转。他的老伴早早离世,儿子成家后,他仍恶习不改,最终被儿子媳妇赶出家门,流落街头。
在一次斗殴中,他被打致残。真是因果报应。晚上8点,婚宴结束,新郎新娘坐上车准备回家。
然而,婚车却在路口撞到了一个人。原来是那个人擅闯红灯。王巧芸赶紧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
在急救灯的照射下,她看清了受伤人的面容。没错,就是他——周江华。
回到家的王巧芸接到了下属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周江华因大量出血已经出现了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
但因为他是孤寡残疾人,医院无法联系到他的家属。
听到“休克”、“垂危”这些字眼,王巧芸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的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周江华落魄的样子,乞讨生活的艰辛,还有他苟且求生的凄凉。
王巧芸心中的恨意慢慢转变成了怜悯。她心软了,决定不计前嫌,尽全力去帮助他。
“告诉医院,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抢救他。我马上让出纳送支票过去。一定要让他活下来,明白吗?”王巧芸急切地交代给下属。
夜晚,王巧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她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那个曾给她带来耻辱和痛苦的男人,周江华,让她痛不欲生。
然而,仔细想来,如果没有他们的收养,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她可能已经冻死在街头。
如今,周江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这是老天对他所犯罪行的惩罚。自己没有必要再去记恨他。
半年后,周江华终于可以出院了。但是,这让王巧芸犯难了。如果把他推向社会,他很可能会再次流落街头。
毕竟,他曾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了10年的养育之恩。虽然他曾经泯灭人性,做出伤害她的事情,但王巧芸认为自己不能无情无义。
经过深思熟虑,王巧芸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决定出钱让周江华进入敬老院,让他在那里安度晚年。
在敬老院里,衣食无忧的周江华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这个60多岁的老人,每天过得轻松自在。
然而,他的心里一直有个疑问:究竟是谁出钱救了他?他开始留心打听这个秘密。
半年过去了,有一天,信守秘密的院长无意中漏出了口风,周江华终于知道了答案。
原来,那个出钱救他的人,就是当年的养女,王巧芸。得知这个消息后,周江华开始心生妄想。
过了大半个月,王巧芸从南京回到县城的别墅休息。周江华得知这个消息后,厚着脸皮找上门来。
他提出的要求让人震惊:想搬过来和王巧芸同住,帮她看家。
王巧芸气得火冒三丈,但还是努力保持冷静,坚定地拒绝:“不行!”
周江华不甘心,又提出了一个更无理的要求:“给我50万,以后就不再烦你了。对你这样的富婆来说,这点小钱不算什么吧。”
王巧芸毫不犹豫地回应:“免谈!”她站起来,严肃地警告周江华:“侵犯养女的行为是禽兽不如。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认你做父亲,你也别再有任何幻想。如果你不知好歹,到处胡说八道,小心我会让你永远闭嘴,把你从敬老院赶出去。”
周江华被王巧芸的强硬态度震慑到了。但他仍不甘心失败,仍在寻找机会反扑。
1999年8月,周江华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王熙竟然是他的亲生女儿!
8月20日,周江华摸清了王巧芸的休假规律,准时出现在洋房门口。
他对保姆说,要见女老板。“你又想干什么?”王巧芸看着他,一脸厌恶。
周江华得意洋洋地提出要求:“没想到女儿都这么大了,我们就一起过吧。你我又没有血缘关系,咱俩光明正大地把婚结了,这么大家业我来替你料理,你个女人家风里来雨里去几十年,也该享享清福了。”
王巧芸气得直哆嗦:“闭嘴!”周江华怕她发怒,赶紧转变话题:“我要求见见女儿王熙总可以吧。”
王巧芸激动地说:“你没有资格见她!王熙现在生活得很幸福,如果你还有一点人性的话,就该为她着想,不要去打扰她的生活。”
她缓和了一下口气接着说:“当然,她也有权知道这一切,我会找机会跟她说的。至于她是否肯认,那还得由她自己决定。”
周江华被一番话怼得哑口无言,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但他心生恶念,想偷偷杀死王巧芸,让财产归王熙所有,再设法与女儿相认,这样就能分得一份财产。
疯狂的报复心理驱使周江华开始行动。第二天夜里,他潜入别墅,打算对王巧芸实施侵犯后再杀人灭口。
王巧芸突然醒来,正要呼救,却发现一把冰冷的尖刀已经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周江华威胁道:“敢喊?老子就杀了你!”王巧芸奋力反抗,竟然将周江华反杀。
王巧芸坐在地上,沉思了十分钟,然后去了女儿房间,她要告诉女儿真相。
“妈,这是真的吗?”女儿的声音带着惊愕。“是的,这一切都是真的。”王巧芸闭着眼,无力地说,“这个人才是你爸。”
“巧巧,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接受。”王巧芸的声音有些颤抖,“你是他的女儿,也是我的孩子。我不知道你该怎么做,我只希望你能做出最好的决定。”
王熙沉默了。一边是她的生母,曾经遭受过无尽的伤害,她应该为母亲报仇;一边是她的生父,虽然他曾经做出过令人发指的事情,但他们之间有着血缘关系。
她该怎么做?王巧芸平静地说:“他死在我房间里。”
“妈妈,我们应该报警。”王熙说道。
王巧芸沉默了一会儿,回到自己的房间看了看丈夫的遗像,然后出门走进了公安局。
最终,经审理,王巧芸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无罪!
上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