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

雪月下盛京 2023-02-11 08:05:01

在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的背后有的是祖先们一生的人格感悟,也有的是那时流传下来的一些优秀历史。正是因为这些寓言的存在,才使得我们从小受到了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增强了我们这支古老国家的文化自信。

不过因为中国的文化实在太过久远,一些故事和寓言在传播的时候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偏差。使得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事情与当时发生的真实情况有所出入。

例如自小我们听说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最近又发生了反转。马未都先生曾经公开表示当时司马光并没有砸缸,而且故事中的一些细节也有疑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文学界的收藏家

首先咱们先来说一下马未都先生,不了解古玩历史的朋友可能听到这个名字比较陌生。马未都先生是我国一位中国文化和习俗领域十分有名气的学者,他出生于1955年,虽然是马未都是在首都出生的,但是他的祖籍是山东。

马未都家庭条件比较好,母亲从她爷爷那一辈起就是一名盐商,大家可以想象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成为一名盐商那需要多大的本事。

而马未都的父亲则是书香门第,在山东当地也是有名的富裕之家,爷爷因为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就一直供马未都的父亲认真读书,毕业以后直接成为了民国政府的一名老师。

不过,随着民国混乱的政治局势。马未都的父亲也深知教育救国前途渺茫,愤然弃笔投戎。不过因为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的原因,使得二人对于马未都的教育十分开朗的,这也让马未都从小在品德和行为上有了很好地培养。

马未都的个人经历也是十分精彩的,在那个年代他和许多城市青年一样参加了上山下乡的运动。插队回来以后他又被安排到了一家机器厂去干铣工,等到了马未都二十五岁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对于文学的热爱越来越强烈。

当他的第一篇小说《今夜月儿圆》在报纸上发表以后,马未都的名字就开始走向了人们的视野中。

文学上的成功很快让马未都担任了《青年文学》杂志的编辑,不过在担任编辑的时候,马未都又发现他对中国的一些文物十分的喜爱。这份喜爱让开始流连于北京各大古玩交易市场,并且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稀奇古玩。

在九十年代人们都在以“下海”“赚钱”的主旋律中奋斗时,马未都就已经拥有了上千件藏品,并且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在马未都收藏这些藏品之中,不仅有比较常见的陶瓷玉器,而且一些古代家具马未都也有所涉猎。

不过马未都收集这些藏品不是为了自己的“藏而独品”,而是打算发掘每项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并且根据自己的收藏经历和背后故事对这件藏品展开更加细致的文学仓做,来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作用。

不一样的司马光

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所耳闻,但是我们对于司马光的认识仿佛只有他英勇砸缸这一件事情,那历史上的司马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司马光他的一部著作相信大家一定十分耳熟它就是——《资治通鉴》,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作,在这本书出现以后,后世之君都将这本书列为皇家必读之书。

而司马光除了对于史学有所研究以外,他还是北宋的一名政治家,他与王安石虽然在文学方面惺惺相惜,但是在政见方面却针锋相对。

二人引导的新旧党争可以说不仅对北宋的国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我国北宋以后的历史发展。

而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就是根据司马光小时候故事来总结的,当时只有七岁的司马光与周围儿时伙伴在院中中追逐打闹,有一个孩子可能是生性活泼的原因,想要爬上院中的一个大缸上面。

正当他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爬到大缸上时,一不留神脚底一滑跌入了缸中。不过好在缸中有水并没有让他摔伤,不过突然的掉下让他在水里惊慌失措,连灌了好几口水。一起玩耍的人都被这突发的事情给搞蒙了,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年幼的司马光看到这种情景并没有惊慌失措,他异于同龄人的冷静告诉他要尽快想办法将自己的朋友救出。于是他环顾四周发现在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他便灵机一动抱起石头就向大缸砸去。

大缸的水很快就因为缸体的破裂而喷涌而出,掉入水中的朋友也因此获救。这篇故事主要表现了司马光临危不惧的品格和对于同伴的关心,从教育方面来说具有很好的寓意。

到底是“瓮”还是“缸”

不过马未都先生曾经在节目中公开质疑了这件事情的严谨性,他在节目中说,经过多方的考证,发现北宋时期根本烧不出容纳儿童的大缸,所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是不真实的。

其实马未都的这句话并不是十分严谨,因为在唐朝时就已经有“请君入瓮”的成语了,当时武则天为了镇压朝廷上反对他的大臣,便培养了一批手段残忍的酷吏,在这些酷吏之中,周兴和来俊臣可以说是当时的“酷吏双星”。

不过有一天武则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举报周兴谋反的密信,她便命令来俊臣前去探查,来俊臣在得到任务之后知道周兴不会轻易就范,就决定采取智取。

他先请周兴喝酒,然后有意无意的讨论起酷刑,当周兴洋洋得意的说道:“用一个大瓮,然后在瓮下面烧上火,把审讯的人丢进瓮中,被审讯的人一定会忍耐不住招供的”

来俊臣听完哈哈一笑,很开就找人弄来一个大瓮,然后烧上火,对周兴说道:“有人举报你谋反,只好请周兄自己进去体验一下吧”,周兴听到之后,大惊失色立马认罪,自此“请君入瓮”的成语也由此诞生。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在宋朝之前的唐朝其实就已经能够烧制出能够容纳成人大小的瓮了,所以说在宋朝烧制一个容纳儿童的瓮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而在《宋史》中更是有过明确的记载,“司马光砸缸”的真实名字应该是“司马光破瓮救友”。

“缸”“瓮”这两件物品看似差不多,都是类似于储水的容器。但是大小却相差巨大,宋朝的缸大部分都是直径小于一米的,当时如果真的是掉进缸中的话, 那么以司马光的力气是完全砸不开的。

而瓮就不一样,瓮不仅体积大而且开口比较小,小孩一旦掉进去惊慌失措中很难爬出来。而且瓮壁比较薄,一旦受到外作用力很容易就能开裂,所以司马光才能够通过石头将瓮砸开。

小结:

马未都先生对于历史的严谨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正是因为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学者为了中华民族的传承不断修订补充,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而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无论是“缸”还是“瓮”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我们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孩子的启蒙起到了关键作用。

0 阅读:51
雪月下盛京

雪月下盛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