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班级都有自己的微信群,老师可以在群里发一些通知公告,有的老师还会在群里布置作业,非常方便,特别是上网课的那段时间,微信群变的尤为重要,可以随时通知各种信息,在微信群里聊天大家都会打字,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不注意就发错了消息。
这位老师就是发错了消息,将发给自己同学的消息误发给了学生。
尴尬的还有打出来错别字,错别字并不要紧,但是产生了歧义那就会变的很尴尬,这位老师也是如此,老师在群里表示:稍等一会儿老子要换个教室,将老师两个字打成了老子,就很尴尬了,遇见打错字这种小事情大家笑一下也就过去了,不会一直逮着说,但这位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微信群里打错了字以后一直被调侃,还被同学起哄了半年,简直是非常尴尬了。
李同学在家上网课的时候,英语课下课之后大家都在群里给老师发谢谢老师,李同学也跟着大家一起发了,但是一个没注意打错了字,将谢谢老师打成了谢谢老婆,等他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没有办法撤回消息了,事后他还去找老师道歉了,老师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因为这是一件非常小的小事,但可能是青春期孩子比较敏感,班里的同学发现了这件事情后就一直抓着不放,一直调侃李同学,后来恢复了线下上课,这些同学还是调侃李同学,只要是这位老师上课,同学们就会起哄,还会在走过李同学身边时候喊“谢谢老婆”。
有一次李同学桌子上放了一本名为《告白》的书,这本书其实是讲校园霸凌的,英语老师走过的时候看了一眼,旁边就有同学起哄说这本书是送给老师的,这让老师非常生气,但老师批评了学生之后也没管多久,同学们还是起哄。
这位老师非常苦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便把她的问题发在了网上,有老师表示可以“以毒攻毒”,当有学生起哄的时候可以回问这个学生:“你不会是吃醋了吧”,不过这种做法并不是很妥帖,很容易伤害到李同学的心灵,而且也有一些不太符合老师的身份。
也有人提议可以给学生做思想道德工作,可以专门抽出一节课来告诉学生这种起哄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欺凌”。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有关感情方面的事情会比较感兴趣,所以会一直起哄,老师可以告诉大家不能因为这种事情起哄,大家既要尊重同学也要尊重老师,如果一直起哄会对同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位朋友讲述过她处理这种班级起哄事情的过程,有几个同学一直起哄班里的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她将几个喜欢起哄同学叫到了办公室,让他们换位思考,如果被起哄的是他们会是什么感觉,接下来她告诉这几位同学,一直起哄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一种霸凌,会对别人的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在她的教育下,这几位同学认识到了错误,以后再也没有在课堂上起哄过。
对于这种事情,你们怎么看呢?
I逍遥繁花I
强化情感教育,合理进行性教育,不要反人类搞一刀切,教学生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啊,现在学校都是一刀切禁止早恋,搞得好像洪水猛兽一样,等到能恋爱的时候,要不就是没有激情当寡王,要么就是激情迸发当海王,然后还要问为什么不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