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就很顺利的稳住了国内的粮价

史海甄客百晓笙 2024-10-11 14:37:47

曾经中国百废待兴,以美西方为主的很多国家就想从粮食上下手,掌握我们的民生大计,进而控制我们国家的经济命脉。

殊不知,如今的中国今时不同往日,进口国外粮食的比例是越来越低。

看来,西方粮商的好日子是到头了,中国再也不会为他们买单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西方粮商的"黄金时代"

说起西方粮商,就不得不提起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ABCD"组合。

这可不是什么字母表游戏,而是指代了四大粮食巨头:美国的ADM、邦吉和嘉吉,以及法国的路易达孚。

这四大巨头曾经掌控了全球80%的粮食贸易,俨然是粮食界的"四皇"。

他们先是以低价倾销的方式,打垮目标国家的本土粮食市场。等到本土企业苦不堪言时,他们又会突然抬高价格,让那些依赖进口的国家叫苦连天。

最后,趁着混乱之际,他们再出手收购那些濒临破产的本土企业。这套流程走下来,不少国家的粮食产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落入了他们的掌控之中。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种手段,在上世纪70年代的智利就曾经上演过。

当时的智利总统阿连德想要摆脱外资控制,恢复国家的自主性。但是,他的这一举动触怒了四大粮商。

美国突然中止了对智利的农业援助,导致智利国内粮食严重短缺,内部矛盾加剧。最终,阿连德政府被推翻,这位"反美斗士"也在军事政变中身亡。

类似的剧本,在90年代的阿根廷再次上演。孟山都公司和四大粮商联手,以低价优势迫使阿根廷豆农大量使用转基因大豆。

本土种子公司在这种冲击下纷纷破产,被孟山都收购。紧接着,孟山都又开始向种植户收取高额专利费,将他们逼到破产边缘,最后也一并收购。

就这样,阿根廷90%的粮食产业链都落入了美国资本之手。

别以为这只是小国的悲剧。就连中国这样的大国,在上世纪末也差点栽了个大跟头。

还记得2003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大豆之战"吗?当时,美国突然宣布大豆库存告急,再加上华尔街大鳄们的推波助澜,大豆价格一下子翻了近一倍。

国内的油企们慌了神,纷纷组团去美国抢购。谁知道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等他们抢购完毕,美国又突然宣布增产,价格应声而落。

这一招釜底抽薪,让国内近千家油企陷入困境。

最后的结果是,大量中国企业破产,而西方资本则趁机大举收购,一举掌控了中国的大豆产业链。

直到今天,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很多食用油品牌,背后依然有着西方粮商的身影。

但是,西方粮商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太久。2005年,他们又故技重施,试图炒高玉米和小麦的价格。

然而这一次,他们碰到了一块硬骨头——中国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中国的反击

面对西方粮商的步步紧逼,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我们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反击战。

首先,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2005年那次粮价炒作中,中储粮就很顺利的稳住了国内的粮价。

中储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你炒作多少,我就抛储多少。

中储粮甚至在国际市场上放出豪言:中国的储备粮有一亿吨,足够全中国人吃一年。

这番话一出,对面可谓是一溃千里。他们终于意识到,想要在粮食问题上制约中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但是,仅仅守住阵地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于是,中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科技革命。

在大豆领域,我们培育出了一系列优质品种。比如"东生118",这个小家伙可了不得,它能在常规作物都难以生存的盐碱地上,实现每亩240公斤的产量。

还有"吉育269",它的产量比普通大豆高出20%,每亩能产260公斤呢!

不仅如此,我们在育种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就在今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成功从大豆中克隆出了抗锈病基因。

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有望解决困扰全球的大豆锈病问题。

这一突破,不仅让我们在大豆育种领域站在了世界前列,也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除了大豆,我们在其他主粮作物上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

水稻、小麦的自给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粮食总产量更是连年攀升。

这背后,是我们在农业科技上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

全球合作

虽然我们在粮食自给自足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仅仅依靠自己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深谙此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就包含了重要的粮食安全合作内容。

通过"一带一路",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多元化的粮食进口渠道。我们不再过度依赖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与南美、非洲等多个地区建立了农业合作关系。

这不仅保障了我们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为合作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

比如,我们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建立了农业示范中心,帮助当地农民提高水稻产量。在南美的巴西,我们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了现代化的大豆种植基地。

这些项目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农业专家们正在世界各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帮助其他国家提高粮食产量。

我们深知,只有全世界都吃得饱、吃得好,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至于在国际粮食组织中,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我们不仅在为自己的粮食安全努力,更在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这种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特别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我们正在积极研发抗旱、耐涝、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以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在推广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等可持续农业技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努力,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是西方粮商可以随意操控的市场了。我们有能力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也有决心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中国的粮食安全之路,正是我们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永远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气候变化等挑战的加剧,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只会越来越艰巨。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粮食治理体系。我们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粮食,世界共享"的美好愿景。

0 阅读:74

史海甄客百晓笙

简介:吾乃一介布衣,独爱历史,愿与众钟情于历史之人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