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谢觉哉病逝,妻子王定国找到中央:我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

铭心历史 2025-02-10 08:44:37
1971年谢觉哉病逝,妻子王定国找到中央:我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

王定国的一生真是跌宕起伏啊,从小就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却没有被命运打倒,反而激发了她的革命斗志。她加入红军后,经历了长征的艰辛,还在途中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谢觉哉,真是命运的安排啊。

王定国出生在四川一个穷苦农民家庭,那时候军阀混战,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艰难。她爸爸被地主剥削得病死了,妈妈为了给爸爸办葬礼,不得不忍痛把儿子卖掉。家里实在太穷了,王定国长大一点后,也被卖做了童养媳。这种苦难的经历,让王定国从小就对军阀和地主充满了仇恨。她暗自发誓,一定要摆脱这种命运,打倒那些压迫百姓的坏人。虽然生活很艰难,但王定国并没有被击垮,反而激发了她反抗的勇气。她相信总有一天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好日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王定国这样的苦难经历并不少见。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被迫早早离开家庭,去给别人当童工或者童养媳。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造成了无数家庭的悲剧。王定国虽然年纪小,但她已经意识到这种不公平背后的原因。她渴望有朝一日能改变这种状况,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1933年的时候,王定国等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川东地下党负责人杨克明来到营山开展地下活动,王定国的舅舅帮了不少忙。舅舅一直很同情王定国的遭遇,就请杨克明帮忙把王定国从夫家赎出来。从此王定国获得了自由,开始帮助舅舅他们做一些地下工作。比如舅舅开会的时候,王定国就在外面放风;舅舅要送信,王定国就帮忙跑腿。通过这些活动,王定国接触到了越来越多共产党的工作。她慢慢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王定国很感激舅舅给了她新生,让她有机会接触革命事业。虽然做地下工作很危险,但王定国一点也不害怕。她觉得能为革命出一份力,是很光荣的事情。王定国虽然文化不高,但她很聪明,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下工作技巧。舅舅和其他同志都很器重她,经常让她担任一些重要的联络任务。

在接触了一段时间共产党的工作后,王定国坚定了革命的信念。1933年,她正式加入了红军,在营山县的内务委员会工作。不久后,王定国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营山县妇女独立营的营长。她带领着几百名妇女,与当地的黑恶势力进行斗争。王定国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很有领导才能,深得姐妹们的信任。在她的带领下,妇女独立营成为了当地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王定国经常组织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提高大家的觉悟。她还亲自带队参加一些斗争活动,表现得很勇敢。有一次,他们去抓捕一个恶霸地主,王定国冒着枪林弹雨,第一个冲进了地主家。这种英勇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同志的斗志。王定国虽然个子不高,但她有一股子狠劲,遇到危险的时候从不退缩。

1935年,王定国跟随红军一起北上抗日。长征的路上,王定国和战友们一起做宣传工作,唱歌、朗诵、写标语,鼓舞士气。她经常熬夜写标语,第二天还要沿路张贴。翻雪山的时候,王定国的脚趾被冻坏了,她忍着痛把坏死的脚趾拨掉,咬牙继续前进。过草地时,大家只能吃草根树皮,有时还要煮皮鞋充饥。王定国从不喊苦喊累,反而编了一些打油诗来鼓励大家。她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内心却充满希望。王定国觉得,只要能为革命事业出力,再苦再累也值得。她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长征的经历,让王定国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她亲身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顽强,更加相信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人民走向胜利。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成为了王定国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王定国和谢觉哉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35年,当时部队在四川雪山脚下休整。王定国在给战友们缝补衣服时,谢觉哉也把自己破烂的衣服送来修补。两人就这样认识了,但当时只是点头之交。谁能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竟成了他们日后结为夫妻的开端。缘分真是奇妙,在长征结束后,两人在兰州又相遇了。这次谢觉哉还救了王定国一命。原来王定国所在的剧团在去永昌演出时,遭遇了国民党马家军的袭击。王定国等人被俘虏,押送到了西宁。在被俘期间,王定国表现得很勇敢,还秘密成立了地下党支部。1937年,谢觉哉派人成功营救出了王定国等同志。获救后,王定国留在了兰州作,与谢觉哉有了更多接触。两人志同道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虽然谢觉哉比王定国大29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感情。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担任了很多重要职务。1959年,他成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考虑到谢老年事已高,组织上把王定国也调到最高法院,协助谢老工作。王定国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勤奋,经常熬夜学习。她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小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谢老很心疼她,又为她感到骄傲。在王定国的努力下,她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成为谢老的得力助手。王定国不仅要处理繁重的工作,还要照顾谢老的生活起居。她总是把谢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自己的事情往后排。即使工作再忙,王定国也会抽时间给谢老煮一些可口的饭菜。她觉得能和谢老一起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是很幸福的事。王定国虽然地位提高了,但她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搞特殊化。

1971年,谢觉哉同志不幸病逝,享年87岁。王定国虽然很悲伤,但她没有沉浸在悲痛中。她主动找到中央工作人员,表示要退出谢老生前享受的待遇。王尺什么级别的,就住什么房子。谢老的待遇应该收她的坚持下,中央最终收回了谢觉哉的待遇,王定国搬回了自己原来的住处。王定国的这种高尚品格,让很多人感动。她没有利用丈夫的地位为自己谋私利,而是严格要求自己。这种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王定国觉得,自己能为党和人民工作就是最大的幸福,不需要什么特殊待遇。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给年轻同志们做个好榜样。王定国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她并没有消沉,而是继续积极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定国202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107岁。回顾她的一生,真是令人敬佩。从小饱经苦难,却没有被命运打倒。参加革命后,她不怕艰难险阻,在长征中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新中国成立后,她继续发挥余热,辅佐谢老工作。即使在晚年,她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主动让出特殊待遇。王定国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她没有豪言壮语,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王定国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她用平凡的一生,书写了一部巾帼英雄的动人诗篇。王定国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她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颂。

1 阅读:142
铭心历史

铭心历史

铭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