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刷手机和被禁止玩手机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不同?很多家长看过之后,选择让孩子尽早接触手机。
您周围有没有,孩子很小就开始刷手机的?如今小学生中,几乎没有还没碰过手机的孩子了,而很多孩子因为玩手机影响学习,被父母禁止再玩手机了。
那从小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不同呢?
1、妨碍认知情感发展《柳叶刀》曾发表过研究报告,屏幕时间过长,会导致语言、记忆、专注力等认知技能下降。
《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也发表过相似研究:孩子每天的屏幕时间越长,跟家人的情感联系就越弱。
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跟屏幕中的游戏,进行快速的交流和反馈,而且是“被投喂”式的,都是在被动认知,且只能认知虚拟知识和虚拟世界。
即使同样是看一朵花,孩子看到的是精美的图片,而他无从认识到,什么是花香,在花朵周围一般有蜜蜂环绕,花朵过几天会凋谢。
这会严重影响孩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同时也会令孩子丧失主动探索世界的能力。
同时,游戏中的设置和NPC都是助力孩子过关的,所以孩子很难将游戏中的经验,迁移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他们会情感匮乏,不懂得表达,更不懂得交朋友。
这种认知和情感的差异,在玩不玩手机的孩子身上特别明显,未来会令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没有朋友,甚至厌学的情况。
2、沉迷低质量快乐有一些快乐是一时的,结束之后毫无收获感,而有一些快乐,虽然有些难,但即使结束之后,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比如刷手机1小时,和组队踢足球一个小时,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沉迷手机的孩子,其实是被最简单、低质量的快乐困住了,还没有机会体验高级快乐,就止步不前了。
所以他们不会想要尝试,在学习中披荆斩棘,体会成功的快乐,因为那个还要付出努力,多难啊,打游戏就简单很多,快乐也来得更快。
因此,玩不玩手机的孩子,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成绩的差距,因为学习需要付出努力。
那既然有这么多问题,我们就不要让孩子接触手机,不就好了吗?可别想的太简单了!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就算我们强制不让孩子碰手机,能管到他们几岁呢?
一旦孩子步入青春期,很多家长就管不住了,也有些管得特别严的家长,最后会发现孩子在大学沉迷手机,把之前十几年的渴望一口气爆发了,一发而不可收拾。
所以,管理孩子的手机,我们得学学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我很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让孩子早接触手机,早形成免疫,后面他才会想要去追求高级的快乐。
即使看到室友在打游戏,他也会一笑了之:这都是我玩剩下的了!
我家Coco6岁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在手机使用方面,一直在可控范围内,没有出现沉迷情况。下面我就把我的方法,分享给您。
1、不主动不拒绝即使我们想要让孩子早免疫,但也没必要,主动给他配上手机。
我们可以等着,等孩子自己提出要玩手机的时候,就是最佳时机了。
这时候肯定是他在同学中听到了,别人在玩,很好玩,他就也想要尝试一下,此时,孩子只是一种猎奇心理。
家长记住,不要拒绝孩子,而是要参考下面这些话术:
“好的,你可以玩手机。”“但你是未成年人,国家规定,小孩玩手机必须要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所以,你玩手机有时间限制,而且各种密码必须掌握在妈妈手里,同时都浏览了哪些内容必须跟家长汇报。”“如果你能遵守这些规则,你马上就可以体验一下,你想玩的游戏。”2、严格执行规则前面咱们制定好的时间限制、内容限制,一定要严格执行,一开始家长辛苦点,要天天检查,一旦发现违规,就要按照约定进行处罚。
记住,处罚应该是有力度,且是一次性的。
比如:三天不能使用手机。但第四天就可以用了。
如果是直接没收手机,就会阻断孩子与手机的快乐,这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让孩子对手机更渴望了。
3、多丰富业余生活家长别一方面把孩子扔在家里不管,一方面又想孩子对手机有免疫力,那就是痴人说梦。
有很多孩子刷手机是因为无聊,没有更能吸引他们的事情了,只好玩手机了。
所以为了降低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平时家长可以多陪孩子读书,周末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给孩子机会,去尝试一些高级的快乐。
比如爬山、远足、打球、骑自行车、玩滑板……这些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看到进步和成功,这些经过努力之后所获得的喜悦,能刺激大脑分泌更多内啡肽,让孩子觉得很过瘾。
一旦孩子有了其他的爱好,他就会觉得游戏很小儿科,这些谁打谁都能过关,但我的滑板技术你们可比不了。
他还会把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迁移到学习中,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最后提醒您,一切要趁早,千万别等到孩子青春期了,再来训练他对手机的免疫力,那时候孩子不但不会遵守规则,还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对抗家长,想管就很难了。
您家孩子会刷手机、打游戏吗?您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我是,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干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