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写了一首“地理诗”,朗朗上口,轻松记住全国的省级行政区

执笔读春秋 2023-10-08 18:39:20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统治者想要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就不得不采用行政分区的方式。于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治者就把国家划分为三十六个郡。

后来,经过历代的变迁,到了元朝时期又变为十个行省。再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两京十三省。至此以后,中国行政区的名称基本定型。

一九四七年,民国政府颁布了法令,将全国划分为了三十五省,一个地方,以及十一个直辖市。

两年之后新中国成立,沿用了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只做了小的改动,最终把中国划成了三十个省,十二个直辖市和五个行署区,以及一个地方、一个自治区、一个地区。

行政区划的分类复杂,名字又多,要想一次性记住这么多名字,还是有点麻烦的。所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周总理为让老百姓记住我们的省级行政区,写过一首地理诗。

一、周总理写的地理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两宁四西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这首诗里藏着当时大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不过因为时代变迁,很多省已经撤销了。现在的人看来,可能有一点看不懂。那么周总理这首诗里,到底提到了哪些省市地区的名字呢?

诗中第一句提到的“两湖”、“两广”都是古来有之的称谓,不过它们指代的地理管辖范围和如今有一些不同,但是大的地理位置基本不变。

其中“两湖”,是指“湖南省”和“湖北省”。这两省分别位于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的南部和北部。

“两广”,指的就是“广东省”和“广西省”。这两个省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秦朝的时候,两地是以“广信”这个地方作为分界线划分的。“两广”的合称,最早出现在明朝时期。

第一句诗中的“两河山”,是指四个省份的名称,它们分别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河南、河北的“河”,是指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山东、山西的“山”,是指我国东部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太行山”。

这座山古代称“王母山”、“女娲山”,从这两位上古大神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有多看重这座山了。

周总理诗的第二句,写了十个行政地区。其中“五江”指的是:浙江、江苏、江西、黑龙江和新疆。

浙江和江苏位于长江的下游,在古代时被合称“江浙”地区。自古就是经济发达,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之地。江西的“江”,是指赣江。

有人看到这里一定很好奇,为什么只有“江西省”,却没有“江东省”呢?原来,这个“江西”的地名是从唐朝时传下来的。

唐朝曾经把长江以南的地区划分为几个道,江西所在的地区被称为“江南西道”,和它并列的原来还有一个“江南东道”。

后来的统治者觉得“江南地区”占有的范围太大了,于是把“江南东道”给拆成了浙江、福建,但是“江南西道”没有动,于是它就变成了“江西省”。

新疆的“疆”和“江”是谐音,所以也被周总理弄到“五江”里面来了。

“云贵”,则是指云南、贵州省。云南的名字,据说汉武帝有一次睡觉梦到了彩云,于是派人追着遗迹寻到了当地的“云山”,在山南找到了这块地方,于是起名为“云南”。

贵州得名比较有趣,传说是因为在宋朝末年的时候,当地有一个“罗氏鬼国”依附了宋朝,皇帝觉得“鬼”字不好听,就把它改成了“贵”,于是贵州的名字就这么传下来了。

由于云南、贵州两个地方,都位于同一处高原之下,所以后来的人经常把它们合称为“云贵地区”。

“福安吉”,就是福建省、吉林省和安徽省。其中“福建”是唐朝把当地的福州、建州合并后,新起的名字。安徽的名字,也是由安庆、徽州两个地方的名字合并的。

吉林省的名字来得比较晚,是清朝才有的。清康熙十二年,皇帝给这个地方赐名为“吉林乌拉”,翻译成汉语就是“松花江沿岸”。

后来人们觉得叫“吉林乌拉”太长,就把它简称为“吉林”。吉林居然是一个满语的名字,这一点真让人想不到。

第三句诗里面,一共提到了七个地方的名字,它们分别是:宁夏、辽宁、四川、西藏、青海、甘肃、陕西。

“两宁”,就是指的宁夏、辽宁。这两个省份,一个位于中国的西部“河西走廊”地带,另一个在东北,曾属于清朝的盛京。名字中带有“宁”,都有祈祷和平与安宁的意思。

在古时候这两个地区,一个位于我国西北边防重镇,一个位于我们东北的边防要塞。古代在那里,中原人时常与异族入侵者爆发血腥战争。

这些事情都是国家统治者和老百姓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把统治者把它们的名字前面都加上一个“宁”字,祈求和平与安宁。

“四西青甘陕”分别指: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和陕西。诗中就是取这五个省名称的前一个字,来写诗的。

四川的地名来历,也和唐朝的行政区划有关。不过也有人说四川是古代的四条河,因为年代太久,到底是什么河人们早就忘记了。西藏的名字也是清朝人起的,唐朝时期那儿叫吐蕃。

“青海”一词是在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中提到“青海湖”,才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直到清朝,“青海”二字才被正式当成地名。

唐朝李白《关山月》诗中有一名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后面的“青海湾 ”,说的就是青海湖。

这首诗第四句“还有内台北上天”,原来指的就是内蒙、台湾、北京、上海、天津。这一句一共包含了一自治区、一个地区,三个直辖市。

但是后面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又增加了海南省以及重庆市。于是有人把这句中的“还有”改成了“海重”,合起来就是“海重内台北上天”。

二、行政区划要记牢

截至今年,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变成了二十三省、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三十四个行政单位的名字,我敢说超过八成的中国人根本就弄不清楚。

因为很多人关于行政区划的知识,还停留在他们小学时代从书本上学习到的那些上。成年以后大家并没有更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对于国家行政区划和那些省份的名称大多一无所知。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中国人大多还是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其中的重庆,是最年轻的一个直辖市。它是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那一年,才从四川省划分出去的。

换句话说,重庆早在二十六年以前就已经不属于四川了。可是至今仍有很多网友在提到重庆时,依旧会说“四川重庆”。

当个别重庆人给他们纠正时,就有网友反过来“骂”重庆人“虚荣心强”,他说:“你们为什么非得强调自己是直辖市呢,过去不就是四川下面的吗?”

因为这个问题,重庆人和“外省人”在网上没少吵架。假设大多数人对中国的行政区划了然于胸,那么“四川重庆”这种历史名词出现的概率就小得多,也省了好多“虚荣”与“无知”的口舌。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中国现在的三十四个行政区,就算普通老百姓勉强记下来,在多数场合还是用不上的。迫切地需要记住它们的,大概还是那些需要参加考试的人吧。

针对这一批需要记住中国行政区划的人,不知道如今的老师们有没有像周总理当年那样,给大家编出一首地理诗呢?

结语

周总理六岁上私塾,十二岁的时候已经精通四书五经,还能读《治资通鉴》。后来他在天津南开大学读书时,接触到了不少西方理论著作,还时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周总理大概是白话文运动兴起的时候开始写诗的,他一生中留下来的诗只有十九首,基本上都是三十一岁前写的。

周总理最出名的诗是《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以及留学日本时写下的《雨中岚山》和白话诗《死人的享福》。

《死人的享福》一诗见报后在当时广受好评,大家普遍认为它取得的成就不亚于胡适的《两只蝴蝶》和臧克家的《老马》。都是反映旧社会阶级剥削,替社会底层人民发声的诗。

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周总理忙于抗日救亡运动,就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写诗了。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对外战争全国结束,周总理才有时间在百忙之中写诗。

不过周总理写这首地理诗也不是为了消遣,而是在挤出自己的业余时间,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老百姓普及一些地理常识。

6 阅读:1548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