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乌克兰东部那四个州吗?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这四个地方,现在似乎离乌克兰越来越远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要从乌克兰的一纸新法说起。2023年,乌克兰推出了个《原住民权利法案》,表面上看是保护少数民族,实际上却把那四个州的俄罗斯族居民直接定义成了“外人”,甚至不算少数民族!这能行吗?这就像你家来了客人,你不仅不招待,还说人家是入侵者,这合适吗?他们原本是乌克兰的公民,现在却被自家政府“除名”了,这谁能接受? 这出乎意料的政策,无疑是火上浇油,让当地居民更加心寒。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盖了房子,住进去后,房主却告诉你,这房子不是你的,你得搬走!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乌克兰还搞起了“去俄化”。俄语标识不见了,学校教材里普希金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诗人和人物,比如班德拉。你想想看,这四个州的居民,他们的语言、文化都跟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却要强迫他们忘掉这一切,强迫他们认同一个跟他们记忆截然不同的历史,这能行得通吗?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挖断了他们对乌克兰的归属感。 你把人家的根都拔了,还想让人家忠诚于你?
咱们再看看之前那个《明斯克协议》。当初,德国和法国牵头,想通过停火、自治、重建这三步走,来解决乌东问题,给那四个州一点“特权”。这协议看起来挺好,但泽连斯基上台后,情况就变了。他一面喊着要统一乌克兰,一面又大力升级军备,停火协议还没完全落实,乌克兰军队就冲进了顿巴斯!拿着北约的先进武器,跟当地民兵干上了!当初的和平协议,就这样被撕得粉碎,这责任谁来承担? 这就好比,谈恋爱的时候海誓山盟,结婚后却翻脸不认人,这种做法能让人接受吗?
俄罗斯当然不会坐视不管,这直接导致了冲突升级。原本可以带来和平的协议,却成了冲突的导火索,这真是讽刺啊! 说到底,这事儿乌克兰得负主要责任。
那四个州的老百姓咋想的呢?很简单,他们都想过上安稳日子。战争让他们饱受摧残,乌克兰的政策又让他们感到被排斥,他们对乌克兰已经没有归属感了。反而是俄罗斯,这几年在文化和生活方面“下功夫”,发放护照,提供补贴,各种福利,这谁能拒绝? 如果你生活在那儿,一边是战火纷飞,一边是安宁稳定的生活,你会怎么选?
2022年的公投,虽然看起来像是俄罗斯“编剧”的,但换个角度想想,当地老百姓的选择,难道仅仅是作秀吗?他们只是想活下去,想有个安稳的家,这很正常吧? 他们只是想要一个更好的未来,难道这也有错吗?
美国、欧洲,还有俄罗斯,这些大国都在乌克兰问题上“较劲”,乌克兰,成了夹在中间的“小棋子”。美国不断地给乌克兰送钱送武器,表面上是支持乌克兰,实际上是削弱俄罗斯。而欧洲则表面上在调解,实际上还是跟着美国走。甚至特朗普提出的“和平计划”,也被很多人质疑是“割地求和”,跟历史上的慕尼黑协定如出一辙。英国则是一副“强硬”的样子,生怕别人说他们软弱。这国际局势,真是复杂啊!
总之,乌东那四个州的现状,真是让人一言难尽。乌克兰的政策,俄罗斯的行动,大国的博弈,都让这片土地上的居民陷入了困境。他们的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 只能说,希望他们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过上安稳的生活。 这四个州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棋子
以后不迷途了,司机同意停火,美乌共同开发乌东矿产,乌克兰的矿产基本都在乌东,首先土地主权要归乌克兰才存在这个协议,其次签了以后乌东亲俄派连人带矿卖给美国,不愿意替美乌挖矿也可以选择流亡俄罗斯。往死了整乌东这些烫手的山芋,这恐怕是乌克兰反俄派做梦都想干的事情😃
俊勇
文化决定历史
哈哈
幸亏中国的俄罗斯族都是二毛子三毛子居多,很少有纯正血统的白皮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