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餐具又不只是餐具

新黄河 2024-10-30 15:10:58

有考古学者认为,早在3000多年以前,甚至可能更早的时间,智慧的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对筷子的使用。

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发明,筷子随着农业文化的演变和饮食传统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食具。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 王学斌

明代中叶开始有一个变化,在大运河不断兴盛的时候,南北两岸商业兴隆、人口稠密,船工和纤夫比较兴盛。大家觉得叫箸不好听,因为开船最忌讳的一个是驻,停滞,一个是翻。那叫快吧,叫筷儿。筷子就出现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今天,在壮美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人们依然能通过一双筷子,从源远流长的文脉中感受到力量。

牧民阿日查斯迪腰间悬挂着一件特殊的佩饰——父亲留给他的一双筷子。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 王光文

蒙古族有游牧的传统,所以习惯把生活用品、日常用品带在身上,方便就餐。筷子作为一个能代表中华文化符号的日常用品,背后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生活理念。

热情好客从来都是游牧民族的内在气质。宾客到来,享用美食,当热闹的氛围达到高潮时,筷子舞就成为蒙古族人表达内心情绪最直接的方式。

‍‍这一刻,筷子是乐器,更是承载着真挚情感的民族智慧与文化。

这里是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宣德村的蚌扎,村子至今还保留着自己做筷子的习俗。每当家里的筷子用旧了,街坊邻里就会聚到一起制作筷子,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几户人家一起制作新长筷,给每位参与者带来了收获的喜悦。而崭新的筷子,也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热闹的色彩。

当餐具成为一种饮食传统,并发展为一种文化形态,筷子的制作工艺也随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何玉兰是江安竹簧工艺传承人,从小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雕刻筷子。在她看来,一双竹筷的制作源自每个细节的精准到位。

何玉兰的父亲何华一,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安竹簧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将自己数十年对中国文化的积累和思考汇聚于小小的筷子中,在生活与艺术的碰撞中擦出传承的火花。

△何玉兰与父亲何华一

这双巧夺天工的龙凤筷是何玉兰刚刚完成的作品,古朴典雅的外形,巧夺天工的雕饰,散发出沉静、坚韧的力量。

千百年来,筷子不断传播普及,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餐具,相关的礼仪规则也逐渐形成。正确而熟练地使用筷子,成为中国人良好餐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自豪的文化信仰。

在湖北恩施巴东的一座土家族四合院中,一位长者迎来了89岁生日,家人们早早聚集在这里为老人庆生。

生日宴是家中的大事,其中筷子演绎着独特的礼仪篇章。

开始用餐,由家中最年长者先动筷子,由晚辈为长辈夹取菜肴,传递着浓浓的亲情与孝道。用餐结束后,无论主客,率先吃饱的宾客通常会双手握住筷子,向对方示意自己已经吃饱,等其他人用餐完毕,才一同离席。

这样的礼仪文化,不仅赋予生活以仪式感,也潜移默化地将中华民族相亲相爱、重视家庭等价值观念根植人心。

在中国西南边境,筷子是一种与婚嫁有关的重要器物。

“长筷戏新郎”是阿昌族婚礼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环节。新郎需要手持肩扛两根近两米长的新竹,挑战夹取食物并分给在场宾客。

在中华大地上,中国人对筷子的使用却远不止如此。将一双小小筷子玩到极致,融入中国功夫,是对筷子文化的另一种诠释。

这两根近五米长的铁筷子重达40多斤,赵文起却亮出拿手绝活,以获得世界纪录认证的方式,让全世界了解中华筷子。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水清镇板栗村村民文伯琳,曾凭借一根筷子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并斩获多项大奖,让民间技艺赋予了筷子更多的可能。如今,他7岁的孙女也开始跟着爷爷练习“筷子飞镖”。

筷子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情感故事,故事背后是中国人最深厚的文化认同,盛满了中国人对情感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

纵观历史长河,筷子绵延千年,在春风化雨中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情感、审美、哲思,于润物无声中增加中华文化认同,铸牢民族团结的文化根脉。

敬请收看今天(10月30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

《共同的符号》

《筷子》

来源:央视新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