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铁腕镇压高校反犹风波:钱袋子被锁,名校集体低头

翀云悠扬 2025-03-24 14:43:42

寒风中,纽约街头的抗议者高举"言论自由不可剥夺"的标语,而大洋彼岸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一面反战旗帜正被保安悄然收起。这戏剧性的一幕,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对美国高校反犹浪潮的雷霆手段——当学术自由遇上政治高压,百年名校们不得不在寒冬里"夹紧尾巴"。

"这不是我们认识的哥大了。"曾在该校任教的中东问题专家艾米丽含泪说道。这所常春藤盟校的校长沙菲克突然宣布辞职,带着满箱文件连夜飞回英国。而这一切,始于特朗普政府去年底成立的"反犹工作组"。这个由司法部主导的机构,正用最直接的方式让高校们"听话":掐断财路。

"别以为哈佛基金有500亿就能任性。"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公开嘲讽名校,随即祭出"经济绞杀令"。哥伦比亚大学4亿美元的联邦科研拨款被冻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实验室因反犹标语泛滥面临断供。更致命的是,犹太富豪们纷纷撤回捐赠承诺——当两大财源同时枯竭,连普林斯顿校长都坦言"这比二战时的红色恐慌更可怕"。

但真正让高校们颤抖的,是特朗普的"以儆效尤"。哥大研究生哈利勒的遭遇堪称典型案例:这个从叙利亚难民营走出来的巴勒斯坦裔学生,因在反犹集会上担任学生代表,如今被移民局吊销绿卡。"他们说我煽动仇恨,可我只在喊'停止轰炸加沙'!"法庭上,这个26岁的年轻人哽咽着质问检察官。而他的遭遇,让全美高校瞬间明白:站错队的代价有多沉重。在高压政策下,曾经特立独行的校园正发生诡异转变。哈佛 官网悄悄下架了巴勒斯坦问题研究项目,斯坦福校园论坛屏蔽所有涉及"以色列政策"的帖子,就连素来标榜自由的伯克利也成立了"言论审查委员会"。"我们不是在镇压思想,"新任哥大校长特里娜在就职演说中辩解,"而是在保护犹太学生免受暴力威胁。"然而,铁腕政策激起的反抗正在发酵。曼哈顿街头,上百名犹太青年无视逮捕令包围特朗普大厦,他们举着"反犹主义真凶是沉默"的标语。更让白宫头疼的是,全美50所高校的教授联名发表《学术自由宣言》,直言"当政府用拨款威胁学术独立,民主的根基正在崩塌"。在这场风暴中心,最讽刺的莫过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转学率突然飙升。那些曾为校园多元文化自豪的学子们发现,当政治强权压过学术良知,他们引以为傲的"思想自由",不过是张随时会被撕碎的糖纸。正如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所言:"我们正在见证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黑暗的冬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