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焦虑的最好方式:活在当下

润泽评情感 2024-09-01 02:43:51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焦虑”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在随时翻开的书籍里,在随处可见的文章里,在很多博主的文案里,在我们分享的朋友圈里,甚至在与朋友闲聊时不经意说出来的话里……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不还不知道焦虑为何物时,就已经处在情绪的内耗里。

随着年岁的渐长,尤其在读了很多书之后,我慢慢的意识到:其实,我也可以和焦虑成为一位老朋友,我们彼此坦诚,彼此接纳,尽管它亦正亦邪,但只要拿捏妥当,我们就可以和谐共处。

有人问禅师,“我要如何克服这种焦虑?”

禅师回答说,“活在当下?”

“那什么是活在当下呢?”

禅师又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

就像《当下的力量》中说的那样:

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是源自对过去的后悔,对未来的担忧,却不愿意乐活在当下。

过去改变不了,未来担忧也没有用,那么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当下。

[微风] 01. 我们需要“近的思维”

什么是“近的思维”呢?

在《了不起的我》这本书中对其解释说: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

如果你总是懊悔过去的事情,或者经常担心未来的生活,或者习惯用评价性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现状,比如:一事无成,庸庸碌碌,那这种就是“远的思维”。

人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要想活在当下,首先就要把“远的思维”方式转换成“近的思维方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小和尚看着前方,担心地问老和尚,“师傅,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和各种怪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家啊?” 老和尚看看他,平静地说了三个字:“看脚下”。

当我们不知道能为将来做些什么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现在能做的 ,不要去关注结果,因为结果不可掌控。

[微风] 02.真的没必要为三五年后的前途担忧

在《时间之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

就像三年前,我失业,成为全职妈妈,找工作处处碰壁,整个人陷入了极度的焦虑和恐慌之中,我甚至以为,这辈子就要这样了。

后来,我尝试写作,去大量的阅读,当初的那种焦虑感却被慢慢治愈了。

实际上,读书与写作并没有为我带来多少经济收益,也没有为我带来更好的工作,但是却在精神上治愈了我。

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我渐渐的只关注当下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并努力的做好,内心就变得越来越轻松和平静,所谓的焦虑感不是不存在,而我我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将焦虑化解在了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上,至于结果,就把它交给时间吧,很多事情都是做着做着,才会知道知道答案。

[微风] 03.活的具体一些

什么是活的具体?与你分享一段《独居冰岛的一年》里的一段话:

独居冰岛,我和自己相处得不错,恢复了敏锐的棱角,让所有细节的酸楚和甜蜜扑面而来。我能清楚记得时间流逝的每个片段:深夜蹲在烤箱前看蛋糕的膨胀,周末醒来听一首歌看着天花板发呆,暴雨时散步抚摸路边的猫,坐在冰岛语教室里上课偶然瞥见窗外的日落,露营地清晨闻到的青草香,在加油站又冷又饿往嘴里猛塞炸薯条,摘蓝莓的傍晚,暖气片上手洗的内衣裤,午睡时被风吹起的窗帘,冒泡的开水和等待下锅的面条,一勺蜂蜜融化在睡前的热牛奶里,塞满蔬菜的超市手推车,曾经静不下心阅读的古文小说读到了最后一页,多年前看一半放弃的慢清洁文艺电影剧中时掉下的感动的眼泪,坐在礁石上闻到的大海气味,北极燕鸥的迁徙,鲸鱼呼吸时喷发的水汽……

是啊,就是这样一件件不起眼却充满乐趣的小事,你可以看的见,摸得着,闻得到,重要的是你能感受得到。就是这样的小事,构成了我们的一天24个小时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和精神上每一个触动,都像生命之火一样在跳跃和闪动。

我们的注意力在当下,在此刻,那么生命就仅仅与当下和此刻相关,与过去无关,更与将来无关。

那么,你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1 阅读:83

润泽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