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月旦闲评 2024-12-06 14:14:07

引言

在当今中国的各大城市有不少寺庙,里面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去烧香拜佛。

很多人都是直接把寺庙当作是一个整体去称呼,殊不知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寺是寺,庙是庙,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是两种具有截然不同性质的宗教建筑。

佛教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传入我国了,其由此所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早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寺和庙之间的区别,身为炎黄子孙,我们还是有必要多加了解的。

一、寺与庙的由来

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寺”这一称呼,比如在先秦时期,就将其用来给一些官署命名的。

但在佛教传入后,它却逐渐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如今,很多人一提起“寺”,就会直接联想到寺庙,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群佛教徒在里面,各种修行、讲经。

而“庙”,则与“寺”截然不同。在古代中国,“庙”最初是祭祀祖先、神灵或一些历史名人的场所,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庙”逐渐与道教、儒家等宗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多神信仰的宗教建筑。

二、寺与庙之间的区别

那么,“寺”与“庙”之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就供奉对象而言。寺主要供奉佛像与佛教经典,为佛教徒修行、学习之所;庙则供奉各类神灵、祖先或历史名人,是民间信仰与祭祀文化的体现。

就建筑风格和布局而言。寺的建筑风格通常庄重肃穆,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佛教的庄严和肃静;而庙则往往融合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建筑风格更加多样化和富有生活气息。

就宗教功能而言。寺是佛教信徒进行禅修、讲经、法会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而庙则更多承载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如祈福、还愿、求子等。

如果用一种比较通俗的方式,来解释这两者之间的差别,那么大家可以简单这么进行区分,寺就如同现在的外企一般,其实外来的。

虽然寺这个称呼并不是外来的,但里面所讲的经书是外来的;所供奉的各种佛像,比如:如来佛、观音菩萨、罗汉等等,这些神明都是外来的。

所以,称呼“寺”为外企并不过分。

而庙则反过来,相当于是中国的本土企业,不仅“庙”这个称呼是本土就有的;

而且,庙里的香客是本土的中国人,庙里所供奉的各种神像,比如:孔子、关公、土地神、玉帝、龙王等等,这些都是本土产生的。

这些神明,有的是本土一些比较出色的历史名人(孔子、关公),有的则是本土所信仰的一些神明(土地神、玉帝、龙王)等等。

还有,我国现在的本土企业分有国企和民企,而古代的庙,也有同样类似的区分。

像太庙这种专门用来供奉皇帝祖先的,就明显可以当作是国企来看待。

至于其他的供奉一些地方历史名人,或者地方神明的庙,那么就明显可以当作是民企来看待。

所以,称呼“庙”为本土企业也并不过分。

三、寺与庙之间的地位比较

有句话叫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里的“祀”,就是指跑到庙里去进行大型的祭祀活动,祈祷未来的日子能够风调雨顺,而寺只能作为一些高级官员居所的称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最初的庙是要比寺,更加有地位的。

然而随着佛教的传入,寺的地位被逐渐抬高。再加上一些封建皇帝比较推崇佛教,不惜动用大量人力和物力来修建寺院。

这些寺院的规模都很大,相比之下,庙主要是祭祖、祭神的地方,大多数都是由民间自发筹集修建,或者地方政府帮忙修建。

这就导致了,庙的规模和等级往往比不过寺。

再加上到了近现代之后,很多中国人逐渐淡化了宗庙祭祀的作用,使得庙的地位有所下降。

这样一增一降之间,寺和庙之间,在很多中国人眼中,就似乎成称是完全对等的两种东西。到了现在,更是很多人寺和庙都不分开了,直接混在一起称呼。

四、寺与庙之间的规模比较

如果,大家经常去各种寺庙参观和烧香的话,对于寺与庙之间在规模等方面的差别,会更加有心得体会。

正常大一点规模的佛寺,其规模都是很大了。光是不同方位的大门就有很多个。

比如:佛寺大门通常会被叫作是山门,这是因为寺院多在山林里面,所以命名为山门。

而寺院中的主殿,通常叫作大雄宝殿,专门供奉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供奉姿势有多种,如成道像、说法像和立像等。

大雄宝殿中供奉对象的数量会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是一佛二弟子(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一佛二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佛四弟子(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难尊者、迦叶尊者)等。

正殿佛像的背后,通常供奉文殊、普贤、观音三大菩萨,或者供奉着海岛观音。

大殿两侧多供奉十八罗汉,也有的大寺供奉二十诸天。

除了上述主要殿堂外,寺院中还可能包括法堂、藏经楼、伽蓝殿等建筑。

其中,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藏经楼则用于存放佛经和佛教文物。伽蓝殿供奉伽蓝神,是保护寺院的护法神。

除了以上这些供奉神明的地方外,寺里面还会带有一大片生活区和很多辅助设施,以及一些特殊建筑与景观。

其中,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主轴线东侧,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职事堂、荣堂、禅堂等。

而寺院中还可能包括钟楼、鼓楼、客房等设施。钟楼和鼓楼用于报时和举行仪式,客房则用于接待四方来者。

至于特殊建筑与景观方面,则通常包括有塔院与戒坛、园林与景观。

具体来说,有的著名大寺院在寺院的左后侧或右后侧设立戒坛,用于举行佛教仪式。还有的寺院设有塔院,用于安葬高僧或存放舍利。

还有一些寺院还注重园林景观的营造,通过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水池假山等方式,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总而言之,稍微大一点规模的寺,里面的布局都是很讲究的,还有很多功能不一的房间,供奉着各种各样的佛像。

也正因为如此,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由于很多寺依赖香火钱,难以维持自身生存,在古代的时候依赖朝廷财政的扶持。

佛寺一边占用大量的土地,让其他普通老百姓无法正常耕种,一边又不事生产,朝廷非但无法从中收取税收,反而需要给其贴钱。

像这样的佛寺太多的话,就会给朝廷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国家昌盛时期或许还好,但若是遇到了资源紧张或战争频繁的时期,那么就往往会出现大量人口出家为僧,逃避赋税和兵役,导致劳动力减少和国家兵源不足。

故而我国历史上爆发过多次朝廷为了充实国库和兵源,而开展激烈的灭佛运动。

而相比较之下,庙由于规模很小,占地面积小,且庙里面通常只摆放供奉神像,不需要人去特意长住里面。

所供奉的神像通常还只有几个同类型的而已,比如土地庙里主要就是祭拜土地,妈祖庙里主要就是祭拜妈祖,关公庙里主要祭拜的就是关公,孔庙里主要祭拜的就是孔子等等。

庙在修建过程中,不需要占用太多的土地,人力和财力。

在修建之后,也不需要怎么去打理,对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耕种,以及国家正常收取税收,征纳兵员,都不会造成影响。

所以庙同古代中央朝廷之间,通常不会爆发矛盾。历史上存在着多次灭佛运动,但却不存在着所谓的毁庙运动。

只是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太多的不合规淫祠和淫庙。

地方政府官员担心,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借机敛财,导致民众负担,传播反动思想,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统治。

所以会大面积地摧毁这些淫祠和淫庙。

最后再提一眼道教,他们那边的建筑是应该叫作寺,还是庙?

其实,道教的建筑有自己的独特称呼,主要为某某观、某某庵、某某宫、某某台、某某府、某某洞、某某祠等等。

比如:山西永乐宫、河南南阳玄妙观、泰山岱庙、泰山碧霞祠、四川鹤鸣山鹤鸣观、安徽齐云山太素宫等等。

道教建筑的规模也是属于比较大,但一般没有佛寺那么大。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寺和庙之间,一直都是有着较大的差别的。这种差别详细解释起来,会比较繁杂,常人难以一下子理解。

但如果通俗点讲的话,本土的鬼神和历史名人,大都是在庙里供奉的,而外来的神,如来、观音等大多都是在寺里供奉的。且寺的规模,通常比庙要大得多。

然而在多种历史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如今的很多人已经把寺和庙等同对待了,不进行详细区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桃染默痕2023-01-13《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人间酒话2020-01-09《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李教授锐评2023-02-15《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0 阅读:1

月旦闲评

简介:畅谈社会,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