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是不是需要改革?

司马平邦话 2025-01-02 09:03:59

现在用0、1、2、3、4、5、6、7、8、9这些数字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前后的顺序排列,但我以为这只是数字科学的一个低级阶段,我们现在还没有走出这个低级阶段。

而数字科学未来一定有非常之大的发展空间,而现在真正局限了数字科学发展的,我看恐怕就是在数字设计上的这个大BUG,即如果用0、1、2、3、4、5、6、7、8、9,且以10个为基本单元,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这个古老设计(亦为发现)不改变,当然它们也已经很科学了,那么表示顺序的数字,1、2、3、4、5、6、7、8、9、10,以及更多,甚至到无限之大,则根本不需要再使用这种数字的表示模式,且更不需要仍然沿用以10为基本单元的旧格式,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在限制其科学性的发展和进步了。

从顺序上说,我现在理解,也许就更不需要有10这样的基本单元的设计了,从顺序排列上说,10是无任何特殊意义的,或者使用别的标准的基本单元设计才更为科学,那到底是什么呢?

比如,现在的计算机字节的设计只使用了0和1这两个数字就完全实现了,所以这里的0和1其实已经不完全是作为计量数量多少的那个0、1、2、3、4、5、6、7、8、9里的0和1了,这其实也侧面证明了1、2、3、4、5、6、7、8、9、10的顺序计数方式早应该进行改革或改变了。

因为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的脑容量太低,智累的知识也不足够,用来进行计算的工具更是极为有限,所以也就无法实现更精准和更细化的数字设计,而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人类变得更聪明了,人类手里的工具也更多和更精了,我们已经积累起超多样性的关于数字的科学了,数字科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科学要继续发展,要更强大地探索宇宙的秘密,我想可能是要从数字设计的源头上进行修正,进行改造,至少,我认为表示顺序的数字系列应该形成一个新的体系。

或者干脆就从既有的数字科学里再分出一门新的科学,叫顺序数字科学(或排列数字科学),然后进行重新的发明和规划,当表示多少数量的数字系列与新兴的表示顺序排列的数字序列再进行重新的结合或组合之后,如此,则会带来基础科学领域里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甚至是乾坤颠倒宇宙重生的剧烈变化。

其实,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中国古人确实也一直是在用0、1、2、3、4、5、6、7、8、9表示数量的多少,但他们更进一步还使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顺序排列的关系。

所谓天干,是古代中国用来记录时间的符号,源自于对天象的观测,十天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而地支,其来历似更神奇,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转一圈正好是一年,以及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就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用一个地支来命名,十二地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然后,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再依次相配,就组成了60个的基本单元,即所谓一个甲子,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就形成了干支纪元法。然后再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个方面;换句话说,天干地支计数从某种角度上说,比如从顺序排列科学上说,可能会比以10为基本单元的计数方式更科学。

现在我们人类观察认知天和地(即无限宇宙)的能力已经大大提高,成果已经极为丰富,而宇宙万物的数量表示和顺序表示也远远超过了传统数字科学所能表示的容量,但是从宇宙天地中探求获得数学的规律还是仍然有效的,比如一个我们常规的计数单位里有个、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等等,其实它们就是来自于天文地理和宗教哲学的概念,而非纯粹的数量多少。

希望这些都能给人们以启示

0 阅读:7
司马平邦话

司马平邦话

做最有营养的国际政治和中国竞争力述评,记载中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