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总以为爱是一腔热忱,走进围城后才发现,爱是一种技能。
最近,在网上看到罗永浩关于婚姻的一则言论,大致内容如下:
“如果你的男朋友为了彩礼砸锅卖铁,最后凑够了钱把你娶回家。这个男人一旦翻身富裕了,他一定不会认为,你是那个可以陪他一起吃过苦的女人,也不会把你当作患难夫妻。因为他会觉得:是满足了你的条件,才结成婚的。”
乍一看,这个言论没有什么问题。但放在实际生活中去看看,似乎就不那么有理有据了。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陪伴男人同甘共苦、白手起家的女人,最终依旧被弃之敝履?
罗永浩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只关注的男人的想法,而忽略了女人的付出和实际的现实。
我前一篇文章中,有一个现实的案例。一个40多岁的男人,在视频中,带着一个特效面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妻子并没有犯任何错,相反还很贤惠,把老人小孩都被照顾得很好。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任何感情问题,他就是单纯觉得,现在自己有钱有事业发达了,原来的老婆配不上自己了。
以前,自己之所以选择和老婆结婚,只是条件不好没得挑,当时只有他老婆愿意嫁而已。所以,自己现在很痛苦。”
《纸婚》中有这样一句话:“决定嫁给一个人,只需要一时的勇气,守护一场婚姻,却需要一辈子倾尽全力。”
其实,罗永浩代表男性群体发出的心声:在男人贫穷时与他同甘共苦,在婚姻中不去索求,这样才可以被丈夫认为是可以同甘共苦的妻子。
这一观点,从道德上来讲是合理的,从情感上来讲也是高尚的。可它的弊端是,把女性的付出完全作为牺牲品和附属品,依靠的是男人的“良心”。
什么要求也不提,结了婚之后,如果男人有良心,日子自然过得融洽。如果男人一旦变心,那么最后一无所有的是谁,自然显而易见了。
当然,我也不赞成,女性对于彩礼狮子大张口。无限度的榨干对方的家庭,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毕竟最终你的打算是要嫁进这个家庭。
大多数女人面对婚姻时,是夹杂着理性与感性的。她们会选择自私一点,在还有能力“讨价还价”的时候为自己再争取一点权益,为生活添一份保障,去要一份,对方还能给得起的彩礼。
所以,对于婚姻和彩礼来说,重要的是权衡,是恰到好处,是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去定夺。
就像我有一个朋友说的,她嫁给的是两兄弟家庭。朋友嫁的是大儿子,当初看男方家条件不好,没要彩礼。小儿媳却一口价,要了20万彩礼。
可如今呢?自己并没有得到婆家一丝一毫的另眼看待,甚至婆婆有一次还无意中说出,小儿媳敢张口要那么多彩礼,是因为人家自身条件好。
评论区一个女孩的留言,比较犀利:罗老师说,女人不应该要彩礼,为的就是让男人认为自己能与他同甘共苦?重点是,现在连彩礼也给不起的男人,大多数今后并不会飞黄腾达。
确实,对于一直处于底层的人来说,想要翻身达到可以足够“抛妻弃子”的富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数连基本彩礼都给不起的家庭,除了被特殊情况拖累的,大部分是能力有限,这辈子基本就是这个水平了。
所以,让女人为了这个未知的、几乎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飞黄腾达”赌一把,就真的有意义吗?
其实,婚姻里是否能幸福,不在于当初是否要彩礼。懂礼数的家庭,即使女方不要,男方也会给出一个合理的数字。
而真正想嫁到这个家庭,稳稳当当过日子的女人,也不会要求自己的另一半,砸锅卖铁的去凑彩礼。真成了一家人之后,男方的债务,岂不是女人自己也要背的?
婚姻中是否要彩礼是女人的权利,给与不给,是男人的选择。而不是出于,想给男人营造出一种可以同甘共苦的氛围,而去做的违心之事。
想要男人在飞黄腾达之后不抛弃糟糠之妻,办法很多,不必非要走,不要彩礼这一条路。
在婚姻中,我们可以与对方去建立正向的亲密关系,从有效的沟通开始,把婚姻生活紧密链接成为一体。
跟不同的人结婚,都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婚姻几乎是不存在的。婚姻就像跑马拉松,共同成长,不掉队,才是有效阻止婚姻亮红灯的法门。
罗老师的理论中,关于是否要彩礼的部分,是长久遗留下来的问题。众口难调,至今,也没有人能够完全决断出来是对是错。
这个理论中,有问题的是:婚前要彩礼,不应该成为男人事业有成后,抛弃妻子的合理理由。
女人在婚前要了彩礼,就是爱慕虚荣、不能共苦,就理应在男人获得成功后被抛弃吗?
如果两个人的感情如此脆弱,男人也把这认为是合理的行为的话,那女人是否更应该在婚前多要点彩礼来防微杜渐呢?毕竟这个男人变心的底线太低了。
古语常言:饥不择食,贫不择妻。
虽然听起来让人寒心,但事实却是如此。这个世界上纯粹的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并不存在。
如果有条件,谁不愿意去找更好的呢,这是人性的必然,完全可以理解。退而求其次,只出现在自己着实无能为力的时候。
尊重人性,并不代表可以把这个变心的责任,一股脑地扣在女人婚前要彩礼的头上。然后,把男人有钱就变心,转换成了理所当然的存在。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