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源:从杭字看亢字

云鹤阁课程 2024-09-06 01:46:21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杭字,是亢字的衍生字,《王力古代汉语字典》(P463):㊀渡。《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又指渡船。屈原《楚辞·九章·惜诵》:“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㊁平坦宽阔的大道。《管子·轻重丁》:“请以令决濩洛之水,通之杭庄之间。”㊂地名。余杭,杭州。

  亢字,读作kàng,gāng,háng三个读音,是汉语一级常用汉字,是杭字的主要构件。杭字中的木字,指木板。

亢字演变(《字源》)

  《说文解字》:“(亢)人頸也。从大省,象頸脈形。凡亢之屬皆从亢。頏,亢或从頁。”自此以后,所有字书都唯《说文》马首是瞻。

  《字源》(P916):“象形字。本义指颈项,可特指为咽喉,读为gāng……亢,喉咙……颜师古注:‘亢者,总谓颈耳。’颜师古注:‘亢者,总谓颈耳。’”

亢字演变自编

  笔者认为,亢字甲骨文字形,像人脚踩木板,人的双腿间有时左在上、有时右在上的斜线,表示人踩木板在浪峰浪谷间穿行。有的双臂下垂,双腿稍弯曲,以保持身体平衡,这与现代“冲浪”完全一致。但随着字形不断规范,至秦小篆字形已经难以看出是在“冲浪”。这就是亢字产生的场景。最初,人们脚踩木板,是为了渡河,并不是为了竞技运动。但随着这种渡河方式的普及,人们就把这种渡河方式演变成为一种竞技运动,类似现代的“冲浪”运动。

  亢字表示“冲浪”,在古代称为“弄潮”,又称“踏浪”,史籍中多有记载。最早的钱塘江冲浪记录,是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和同时代诗人李益的《江南曲》都记载了“弄潮儿”,把“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

  北宋诗人潘阆在《酒泉子·长忆观潮》生动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现场人山人海,争相观看“弄潮”的壮观景象,特别是“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更是把弄潮儿“冲浪”描绘得活灵活现。这里的“手把红旗”,也是一种身体平衡的方法,就像走钢丝者手持一根长棍一样。

  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杂史《武林旧事》还记载淳熙十年(1183年)八月十八日,太上皇宋高宗及宋孝宗在浙江亭观看“弄潮”的盛况。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把“弄潮儿”当作“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往往造成死亡。而早在北宋英宗治平年间,杭州知州蔡襄作《戒约弄潮文》就奏请朝廷把钱塘江“弄潮”入刑,“军人百姓辄敢弄潮,必行科罚”。之后北宋神宗年间,两浙察访使李承之也上书奏请朝廷禁止这项活动。

  这项运动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就是官方或者民间设立了奖金。弄潮儿有点像今天的职业运动员,可以靠参赛获得奖金。因此,苏轼在其《八月十五看潮五绝》诗中说,“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由于弄潮活动,包括观众,每次都因为防护不力造成人员死亡,因此,在地方官员的不断奏请之下,钱塘江弄潮儿的活动逐渐销声匿迹,以至于今鲜有人知历史上曾经有过这项竞技运动。直至21世纪以来,这项运动才重新兴起。

现代冲浪运动与亢字的演变

  由此看来,亢字,本义人脚踏木板,借助波浪的力量渡河。后来,人们把这样的渡河方式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称为弄潮,现代称为冲浪。

  亢字引申义都与脚踏木板渡河有关。亢字首先读作háng,表示人脚踏木板,借助波浪的力量,渡过河流,即航行之义。由于亢字被引申义专用,航行之义另造杭字表示,杭字由木和亢表示,由于文字的变化,亢字中人脚踏的木板不明显,因此就在亢字基础上加木字,写作杭字表示航行之义。如一苇杭之,表示芦苇编的筏子渡河。

  亢字另一个读音gāng,踏浪弄潮,借助浪涛的力量,也就抓住要害,战胜浪涛,以渡河。食肉动物一般是咬断食草动物的脖颈,也就是要害部位,引申为脖颈、喉咙。掐脖子而死称为“绝亢而死”。引申为对抗。弄潮儿脚踏木板,在浪峰浪谷中穿梭,与汹涌的波涛英勇搏斗,奋力前行。

  亢字还读作kàng。《王力古汉语字典》解释为“抵御”,也是有道理的,弄潮儿踏浪前行,必须时刻抵御浪涛的力量,防止被打进水里身亡。

  总结:从亢字甲骨文金文字形看,结合史籍记载,可以得出结论,亢字表示人脚踏木板借助浪涛的力量渡过河流,本义渡河。

0 阅读:0

云鹤阁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