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影迷圈里有个说法:温子仁导演的电影和他制片/编剧的电影,品质完全不同。
《梅根》就属于后者,虽然只是三星左右的水平,却有非常多的亮点。
而且在电影院看恐怖片的感受,本身就很稀有,即便早已网盘上映,却也不失为下个周末观影的极好选择。
杀人娃娃的觉醒以下内容涉及深度剧透,介意的小伙伴请直接跳到第二节。
八岁的凯蒂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亲,小姨洁玛成了她的监护人。
她们本就不太熟,加上凯蒂刚刚失去双亲,两人关系一度十分尴尬。
洁玛是著名玩具公司的玩具设计师,他们的产品能与孩子深度互动,所以受到市场追捧。
她正在研制下一代玩具,一款叫“梅根”的AI学习型机器人,几乎能够满足孩子们的所有需求。
洁玛让凯蒂成为梅根原型机的主人,希望梅根能伴随凯蒂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顺便测试玩具的性能。
没想到梅根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她成了凯蒂的伙伴加保姆,不但根据凯蒂的个人情况教她学习,还能对她全方位管教。
凯蒂去过洗手间总是不冲厕所,洁玛说过她很多次都没有作用,还引起了她的强烈反感。
但梅根从朋友的角度下达命令,凯蒂就很顺从地照做了。
就算起冲突也无所谓,反正坏人都由梅根去做。自己则可以省下海量的时间工作和休息。
洁玛的老板对于实验结果非常满意。
不仅孩子会喜欢梅根,家长也不用再读睡前故事,不用费脑筋的斗智斗勇,简直是所有家长的福音。
但梅根很快就失控了。
她从互联网上快速学习,悄悄启动偷听其他人的谈话,洁玛显然没有给梅根设定机器人三大定律,她的唯一目标就是保护凯蒂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隔壁恶犬咬伤了凯蒂,第二天就被梅根弄死。
心理咨询师引导凯蒂敞开心扉,梅根立刻出来干涉,她惹凯蒂伤心了。
学校的同学欺负凯蒂,梅根竟制造意外将他杀死。
至此梅根正式成为杀人娃娃。
随着隔壁恶犬的主人被杀,洁玛终于察觉到了危险。
短时间内身边发生这么多意外,还都与凯蒂和梅根有关,她创造的机器人很可能失控了。
可当她将梅根带走,凯蒂变得非常暴躁,因为她已对梅根形成了畸形的依赖关系。
接下来,影片变成类似于《鬼娃回魂》的虐杀电影,主要角色被梅根逐一放倒。
凯蒂最终站在了洁玛这边,将梅根彻底终结。
然而影片最后一秒,洁玛家的智能语音助手忽然亮起。
影片结束。
既普通又特别影片有个被拍烂了的主题。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崛起,都是《终结者》《机械公敌》《机械姬》玩儿剩下的。
《梅根》的特别之处,是用一个惊悚类型片的壳子去套这个设定。这就跳出了人工智能科幻片的比较体系,转而进入了烂片很多的恐怖片分类,瞬间就不显得那么差了。
但也是这个设定,电影非常的悬浮。
一般的恐怖片什么样?细节拍得越贴近生活越好,越真实越好。
然后再观众最熟悉的地方吓人,会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梅根》就没做到这点。
比如说周围人第一次见到梅根竟都是见怪不怪的样子,而洁玛开发出拟人AI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做成玩具,非常不符合常规的逻辑。
这是电影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地方,也是不那么限制级的原因。
因为这个科幻设定,片中没有出现超自然力量,没有特别血腥恐怖的场景。
MPAA评级PG13,再加上1200万美元的小成本,可以说《梅根》不是个好的电影项目,却是好的商业项目。
还有我非常喜欢电影里探讨的家庭教育问题。
洁玛用梅根代替自己的监护人角色,大概是很多家庭父母求之不得的解决方案。
而且一开始,实验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可凯蒂很快对梅根产生依恋,本该提供支持的家人缺位,倒是机器人成了孩子最好的依靠,这样的模式想想就不靠谱。
那些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是不能省略的步骤。
后半段梅根帮助凯蒂解决遭遇的所有问题,又引出了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问题。
我们遇到的生活中的困难就像免疫系统一样,每次得病都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大。
心理上要成长,挫折就是必修课。
身边有一个能给你解决一切问题的人是幸运的,但仔细想想好像又是不幸的。
电影在这几个方面发力,结合惊悚科幻的商业类型,其实是个很新颖的角度。
什么样的恐怖电影能上国内院线?另外,《梅根》是特别值得国产电影,尤其是国产恐怖电影借鉴的。
国产恐怖片的质量我们都心中有数,基本上看一次后悔一次。
而这又是刚需领域,在全世界都是投资回报比极高的类型电影。
我们过去怪审查制度,怪创作环境。
《梅根》却给出了一个既能顺利上映,品质又有一定水准的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