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20分钟击溃荷兰,60年秘不宣伤,2013年终公布

骖驭鹤归 2025-02-18 15:08:59

1951年2月11日,在朝鲜战场之上,凛冽寒风侵袭着横城以北地区,一支来自欧洲的队伍在这冰冷的氛围中冻得浑身发抖。由819名士兵所构成的荷兰营,彼时正作为“联合国军”的一员投身于第四次战役。他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马上要遭遇的竟是人类战争史上堪称最为震撼的轻步兵突击行动——中国人民志愿军运用传统的穿插战术,仅仅用时20分钟,便把这个原本满编的营打得七零八落。此次战斗的残酷程度极高,以至于在此后的60年里,荷兰官方对此一直避而不谈,直到2013年,才首次公开承认伤亡人数多达768人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 。

从远方赶来的“海上马车夫”身为往昔殖民时期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和中国的历史渊源能追溯到17世纪。这个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低地国度,曾霸占台湾将近40年,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是掠取了众多特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际,荷兰政府马上响应美国的号召,派遣1个步兵营与1艘驱逐舰参与战争。这支名为“荷兰营”的部队,下辖3个步兵连、1个炮兵连以及1个通信连,全体人员都佩戴橙色帽徽,在美军第二师的编制当中格外显眼 。这支远征军怀着殖民时代的骄纵踏上了朝鲜半岛,压根没意识到即将遭遇的对手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清军。当时担任荷兰营长的奥登中校在战前曾满怀自信地宣称:“要让中国人瞧瞧现代战争究竟是怎样的。”然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人类轻步兵战术巅峰水平的展现 。

钢铁大军里的橙色幻影1951年1月25日,三八线上空被第四次战役的硝烟所笼罩。麦克阿瑟“圣诞节返乡”的诺言早已化为泡影,李奇微在接任联合国军司令官之后,企图凭借“磁性战术”来消耗中朝联军的力量。志愿军司令部识破了敌军的这一图谋,遂决定采取“西顶东放”的战术,于横城地区精心设下重重埋伏 。2月9日,美2师以及南朝鲜第5、第8师推进到横城以北地区,彭德怀敏锐察觉到其孤军深入的态势。四天后,志愿军第39、40、42、66军出其不意地发起钳形攻势。在此次行动中,39军117师肩负的任务极具典型性——需在雪夜强行军25公里,径直插入鹤谷里,截断敌军的退路 。在117师先头部队穿过那片冰封山林之际,荷兰营正担负着美2师侧翼的驻守任务。这些来自欧洲的士兵尚未从白天炮火准备带来的冲击中恢复过来,便听到冲锋号声从各个方向传来。据有幸存活下来的人回忆:“中国人的进攻好似雪崩一般毫无预兆,他们从每一块岩石背后猛地蹿出,手榴弹如雨点般纷纷落下。”

二十分钟的无尽梦魇2月11日傍晚时分,这场被载入军事教科书的奇袭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志愿军依照“三三制”战术原则进行编组,以班为单位呈三角形编队悄悄渗入。当遭遇荷兰营的机枪阵地时,突击小组利用炸药包与爆破筒为后续部队打通道路,随后后续部队好似潮水一般迅速冲进缺口。荷兰炮兵连连射击诸元都还没来得及调整完毕,其阵地便已进入到近身肉搏的白刃战状态 。美军战史有相关记录:“开战后仅仅7分钟,荷兰人的无线电就完全没了声响。”待美2师派出侦察机时,入目的唯有正在燃烧的车辆残体以及四处散落的橙色贝雷帽。从打响第一枪直至战斗结束,全部过程不到20分钟。荷兰营总计819人,其中768人出现伤亡情况,其建制差不多被完全摧毁,只有51人幸运地得以逃生 。这场如闪电般迅速的歼灭战,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英国的《泰晤士报》评论道:“中国军人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近战实力,他们仿若幽灵一般穿梭过防线,凭借刺刀与手榴弹结束了战斗。”然而荷兰政府却选择了集体保持缄默,所有阵亡通知均是以“演习事故”的名义发出,伤亡的具体数字也成了国家机密。

六十载沉默的真相战后的几十年里,荷兰官方一直对朝鲜战争的伤亡情况避而不谈。在阿姆斯特丹军事博物馆内,有关朝鲜战争的展柜长时间处于空置状态;在国防部的档案当中,荷兰营的作战记录离奇“失踪”;就连阵亡士兵的家属所收到的,也仅是盖着“机密”戳印的阵亡通知书。直至2013年,这种集体失忆的状态才被打破。随着最后一批参战老兵告别尘世,荷兰国防部最终将档案解密:在横城战役里,荷兰营的实际伤亡人数达到768人,伤亡率竟高达93.8%。这一数字不仅缔造了“联合国军”单日伤亡的纪录,更表明每10名荷兰士兵当中就有9人不是阵亡就是受伤。荷兰军事历史研究所发布的公开报告表明,在战争爆发之前,该营曾接受来自美军顾问的专门训练,配备了最为新式的M1卡宾枪以及60毫米迫击炮。然而,当遭遇志愿军所采用的穿插分割战术时,这些先进的武器根本没有机会施展效能。有分析人士指出,荷兰长久以来对伤亡情况进行隐瞒,一方面是出于维护国家形象的考虑,另一方面更是害怕在国内激起反战的浪潮 。

轻步兵王者的不朽丰碑横城战役不只是军事历史里的典型范例,还充分展现出深层次的战略智谋。在荷兰营凭借火力优势之时,志愿军却把轻步兵的机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借助复杂地势在夜间实施渗透,以近距离作战来缩小火力差距,凭借果敢坚毅的行动去摧毁对方的心理防线。这种“你按你的方式打,我按我的方式打”的战争智慧,在当今特种作战领域依旧被视作准则。2013年,在那场战斗已然过去62年之后,荷兰公布了伤亡数字。这份姗姗来迟的坦诚,仿若历史给出的公允评判——它不仅是对那些在战斗中牺牲者的慰藉,更是对胜利一方的崇高敬意。如今,当我们于韩国坡州“联合国军”墓园目睹那一排橙色十字架时,理当牢记:正是志愿军战士以热血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才令世界对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与聪明才智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场时长20分钟的激烈战斗,以无比残酷的形式展现出战争的实质:决定战争输赢的从来都不是武器在代际上的差距,而是操控武器之人的意志与智慧。荷兰营长达60年的缄默,恰恰是历史给予“轻步兵之王”的无声加冕礼 。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