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SML首席执行官温宁克还在宣称"中国不可能独立造出顶级光刻机"时,中国科学家用颠覆性创新给出了最有力的回应。
就在近期,复旦大学传出重磅消息,据《中国科学报》报道,由周鹏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突破二维半导体电子学集成度的技术瓶颈,成功制备出了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打造的32位RISC-V处理器,从材料、架构再到流片的全链条,全系自主研发,且全程无需EUV光刻机支持!这项被《自然》杂志誉为"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突破,正在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十级地震。

一、EUV霸权:ASML筑起的科技柏林墙
在晶圆厂洁净车间里,重达180吨的EUV光刻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其内部温度波动需控制在0.01度以内,13.5nm极紫外光的产生需要将锡滴加热至等离子态。正是这些令人惊叹的技术参数,支撑起ASML高达92.7%的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份额。
"每台EUV设备包含超过10万个精密零件,来自全球5000多家供应商。"半导体产业分析师詹姆斯·刘易斯指出,"这本质上是个政治工程,美国通过《瓦森纳协定》构建的EUV技术封锁网,比物理设备本身更难突破。"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2023年间累计申请进口EUV光刻机47次,全部遭到荷兰政府否决。

二、量子隧穿中的中国突围战
当传统技术路线被全面封锁,中国科学家选择在基础物理领域开辟新战场。复旦大学周鹏教授科研团队发现,在纳米级别、面对摩尔定律极限,硅基材料并不是最佳的“沟通”材料,二维半导体才是破冰的关键所在,这也被一致认为是“半导体的终极形态”。
但由于工艺精度和规模均匀性技术瓶颈,之前用二维半导体材料打造的芯片始终未跨越功能性微处理器的门槛,仅停留在数百晶体管量级。让人感到振奋的是,即便硬件科研设备不够给力,周鹏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耗时数年,最终破解了二维材料芯片的一系列调控难题。

这款处理器被命名为“无极”,也就是“从无到有、没有极限”的意思,测试数据显示,“无极”的集成化工艺和规模化电路程度均达到了国际同期的最高水准。在美西方严密封锁高端光刻机的情况下,“无极”的横空出世,为国产芯片的崛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半导体世界大战迎来转折点
现如今,这项突破带来的冲击波正席卷全球资本市场。消息公布当日,ASML股价暴跌14.7%,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三星电子紧急调整技术路线图,计划在上海设立联合研发中心。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商务部连夜召开会议,讨论放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

"这相当于在珠峰南坡被封锁的情况下,中国人找到了绕行北坡的新路径。"台积电前技术总监林本坚评价,"当制程竞赛不再局限于光刻精度,整个产业规则都将被改写。"据统计,采用新技术的3nm芯片功耗降低40%,成本较传统EUV方案下降65%。
四、万亿赛道开启新纪元
在这场科技突围战中,中国已构建起完整创新生态链:
- 华为海思的EDA软件突破3nm设计瓶颈
- 上海微电子28nm浸没式光刻机即将量产
- 中芯国际北京工厂良率提升至92.3%
- 国家大基金三期2000亿重点投向先进封装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预测,到2027年中国大陆芯片自给率将从31%跃升至70%,带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格局重构。ASML不得不宣布加速High-NA EUV研发,但业内人士指出其每台4亿美元的售价已失去竞争优势。

当EUV神话遭遇东方智慧,这场科技博弈远未终结。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说:"我们不是要替代现有技术路线,而是开创芯片制造的第二种可能。"在量子计算、光子芯片等新赛道,更大规模的创新浪潮正在涌动。这场突破证明:科技霸权的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创新火种的燎原之势。
阿荣
商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