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那些极端粉丝在赛场上干扰比赛、辱骂运动员的画面,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哪里是支持自己喜欢的运动员,简直是在害他们!
国乒作为我们的骄傲,怎么就变成了某些人发泄情绪的战场?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两位奥运功勋和乒乓传奇邓亚萍都说了啥。
1.
赛场乱象:输球的比赛,输人的场面
亚洲杯赛场上发生的一幕真让人看不下去——王楚钦、孙颖莎输球后,他们的粉丝竟然对樊振东、陈梦和王曼昱进行辱骂!这种把个人偶像崇拜凌驾于体育精神之上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乒的形象。
我跟球二十多年了,从邓亚萍、孔令辉到刘国正、张怡宁,再到王励勤、张继科,那时候的国乒球迷纯粹啊,就是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欣赏球员的技术和拼搏精神。
哪像现在?
王楚钦和孙颖莎的对手不管赢不赢,反正都得挨骂。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樊振东那句无奈的话:“输球不行,赢球好像也没那么行......”
2.
两大奥运功勋直击要害
杨洋和陶璐娜两位奥运冠军的话太在理了!杨洋明确指出:“饭圈文化”跟粉丝是两回事。关键是怎么培养真正热爱体育的粉丝,让大家把体育精神当成标准,真心热爱这项运动。
陶璐娜则从管理层面提出建议:管理者要帮助运动员分析利弊,提升认知,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才是运动员应该做的事。靠炒作提升影响力?那可不是长久之计!
这两位奥运功勋的发言直击要害,说明饭圈文化泛滥确实有管理层的责任。
乒乓球中心发布的那个《声明》,明确表态要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抵制“饭圈”乱象,这一步算是迈出去了,但效果如何还得看后续比赛。
3.
邓亚萍说出大实话
作为国乒历史上首位大满贯得主,邓亚萍的话分量十足。
她对比了过去和现在粉丝文化的区别:以前的球迷是因为喜欢乒乓球才喜欢上球员,多多少少懂规则;而现在的所谓粉丝是只喜欢人,看不看球不重要,懂不懂规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允许有人说他们喜欢的运动员不好。
这话说得太实在了!就像那些在王曼昱领奖时高喊“孙颖莎最棒”的粉丝,他们真的懂乒乓球吗?还是只是把体育当成了追星的另一个舞台?
4.
谁该为此负责?
杨智翔那句“4-0碾压还委屈啥”真是一针见血!一个歌手都看不下去了,说明情况有多严重。但他因此被莎粉围攻到删帖,这更证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从数据来看,孙颖莎商业代言是王曼昱的3倍,粉丝控评量是陈梦的5倍。当竞技场变成流量秀场,金牌不如热搜值钱,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体坛周报》指出,有60%的青少年球迷承认因偶像而攻击对手,这种情况反映了运动员与粉丝关系的错位。好的运动员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有格局,能引导粉丝正确表达支持,就像邓亚萍提到的樊振东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