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周杰主演了《少年包青天1》,剧情播出后在当时引起了极为热烈的反响。第二年,《少年包青天2》在第一部的余热中面世,只是少年包拯的演员从周杰换成了陆毅。到了2006年,邓超再次挑战经典,主演了《少年包青天3》。
要说周杰、陆毅和邓超,其实都是演技过硬的实力派。但如果单论这三位在《少包》的表现,无疑周杰是少年包拯这个形象最好的演绎者。不管过去多久,不管周杰如何被黑,他饰演的包拯永远都是不可复刻的一代经典,而后来的两位尽管演技不俗,但总是少了些灵魂。
包拯的神韵《少年包青天》的设定就是包拯在少年时期屡破奇案,扬名立万。那时候的包拯还是一个从庐州书院走出不久的文弱书生。在我的印象中,周杰的包拯有一股子书生气,就是那种他站在那,你就知道他是个读书人,这种书生气是很难得的。
而陆毅,他真的太帅了,尽管他将脸抹地乌黑透亮,可是书生气这种玄妙的东西却实在没有。如果将额前的月牙印记抹掉,你会觉得他其实倒更像个文雅的武将。
至于邓超,他的眼神太过于刚毅,不像个书生,倒像个闯荡江湖许久,急于想以惩奸除恶为己任的大侠。
形象上的先入为主和不搭不可避免,这些都可以通过演技去弥补不足。
但很遗憾,在演技上,周杰仍旧遥遥领先。
同样在推理时的苦思:
周杰的眉头永远是紧锁的,而陆毅和邓超,他们的表情则稍显松弛。同样的场景下,周杰显然将包拯对探索真相的那种执着演绎地更具说服力。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一些漫不经心的说话,将我疑惑解开,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叫我继续追寻。
同样的悲天悯人:
包拯不仅是个破案天才,他更是将来的包青天,一代好官。其实有很多的案件,都是由悲剧组成的。面对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悲剧,少年包拯的眼里应该有同情、悲悯,甚至是些许的无奈。
很显然,这些复杂的情绪我只在周杰的眼睛里看到了。
包拯的性格周杰的少年包拯给我的感觉是执着的,耿直却不木讷,不刻板迂腐,有时透着一股傻小子的憨劲儿,有时又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傻劲儿。
陆毅的少年包拯给我的感觉同样是执着的,但却多了一份故作深沉的刻板。我不否认我对《少包1》的先入为主,但陆毅的包拯真的不可爱了。
邓超的“阿甘式”包拯,我就不多做评价了。我甚至一度怀疑,邓超是缺钱了才会这样匆忙接演《少包》,因为他似乎完全没有领悟到这个角色的一丝精髓。
在对包拯性格的演绎上,无疑周杰是最讨喜的。而陆毅,也许是珠玉在前的压力,他努力地想要阐释出一个完全不于前的包拯形象。但遗憾的是,在他之前,已经有了周杰,已经有了一个形象更饱满,更有血有肉的包拯。
大家对少年包拯的印象,已经停留在了他20岁那年。
不是陆毅和邓超的演技不够好,而是周杰太好。他对《少包》是真的爱的深沉,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深深地融入进了角色里。对于周杰而言,一生只需要一个“包拯”就足够让人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