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屏片段疯传!汪小菲因包机事件怒斥张兰?
你知道吗?
有件事几乎是一瞬间火遍了网络,大家议论纷纷,这突如其来的新闻令人咋舌。
这事儿要追溯到2月6日晚,当时具俊晔发表了一则声明,宣布将把自己的财产继承权让渡给S妈。
没想到,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网络上和新闻中几乎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这事儿刚开始铺天盖地传播时,我也挺惊讶的,压根儿没想到这么一个小细节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与此同时,大S的前夫汪小菲频频登上热搜榜,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之一。
就在2月6日当天,张兰进行了一场直播,而直播中的某段录屏被网友们翻了出来,引发了新的讨论。
视频中,张兰接听了汪小菲发来的一条语音信息,从语音中不难听出汪小菲那时情绪相当激动,他愤怒地发问:“我招谁惹谁了……我什么都不说,你们为什么老是这样?
”张兰则回复:“我什么时候说了?
”这些言论迅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无数的网友开始纷纷猜测这一对话背后的故事究竟是什么。
通过这一段对话,许多网友猜测这段对话可能与“网传包机事件”有关。
事实是这样的,2月5日下午3时,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在日本不幸去世,她的骨灰通过私人包机运回台湾。
不久之后,流言称这架包机是汪小菲安排的,这一消息一传出,立刻传遍了整个网络,甚至登上了热搜榜。
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位名为“我是夏小健”的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标题非常吸引人:“汪小菲包机接回大S,网友:最终还是前任靠谱。
”这个标题迅速引起了大量关注和讨论,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张兰的抖音直播间还点赞并推荐了这条视频,这更引起了网络上的轰动与关注。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相信,这架负责接载大S骨灰的包机确实是汪小菲安排的。
可是,这场谣言让大S一家感到极大的痛苦和困惑。
他们对这些猜测和揣测感到不堪重负。
直到2月6日上午,小S通过媒体发布了一则声明,严厉驳斥了这一谣言。
她明确表示,姐姐的后事,包括包机等所有安排,都是由徐家人负责的,具体事务也全部由她的丈夫Mike处理的。
小S直言问道,为什么会有人编造“汪小菲包机”的谎言,这实在是难以理解。
就在同一天,私人包机公司也发出了声明,明确表示近日有关徐家从日本东京返台包机的相关网络谣言均不属实,并再次强调此次服务的费用全部由徐熙娣(小S)支付,与网络上流传的其他说法完全无关。
这些官方声明公布之后,这些谣言被彻底粉碎。
而最初传播这一谣言的用户“我是夏小健”以及被牵连其中的“张兰直播间”也遭到了视频平台封禁或暂停直播权限的处罚。
看到这种情况,不禁让人反思,造谣的成本实在太高,自媒体编造事实传播不实信息确实是违法的。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认为,自媒体编造事实传播不实信息,明显属于违法行为,造谣者可能面临三种法律责任。
首先是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994条的相关规定,对于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情况,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在行政责任层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的规定,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能并处罚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也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
最后是在刑事责任方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点击率、转发次数等可以作为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
而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这种行为,将被依法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家属有权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通过这件事,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传播信息要谨慎,特别是未经证实的传闻和谣言,更不能随意散布。
我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
总之,听风便是雨的行为,实在是不可取的。
这起以谣言引发的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它提醒着我们:在网络时代下,言论自由的代价与责任和法律的底线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随意传播谣言最终都将被证伪,造谣、传谣的代价有多么沉重。
我们应时刻保持警醒,谦虚谨慎,不散布谣言,不做网络暴力的推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