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为解决用水问题,居然在海洋中建坝造水库

老高看历史 2024-07-25 17:55:07

拥有700多万人口的香港为解决用水问题,居然在海洋中建坝造水库。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举措,但却是香港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为应对严峻的水资源危机而采取的创新之举。香港人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解决了燃眉之急呢?

一. 香港水资源匮乏的根源

在香港开埠之前,这里依旧是一片渔村般的小镇。居民们终日驻足于港湾,靠着捕鱼为生,生活勉强维系。当年的水资源来自于山间的细流和村中的浅井,供给有限,却也足以满足当时人口的日常需求。

然而,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香港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海港优势,香港极速崛起为国际航运中转站。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只扬帆抵港,源源不断的人潮随之涌入这座小岛。昔日的小渔村,瞬间化作热火朝天的贸易都会。

光怪陆离的大都市面孔下,暗藏着人口爆炸带来的水资源危机。从开埠初期的3000余人,到现今的745万人口,香港这颗明珠的背后是何等惊人的人口增长率!然而香港的陆地面积却仅仅1100多平方公里,再加上其中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列为保护区,禁止开发,可开发的土地面积实在有限。700多万人口挤在不到400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里,居住密度之高实在令人咂舌。以最拥挤的九龙城寨区为例,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192万人,这简直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二. 创造奇迹:海中建库的艰辛历程

香港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加严峻。直到1963年,香港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大旱灾,彻底将水资源危机推向了高潮。当年,香港已经修建了16座供水水库,但它们的总存量仍然不足以满足350万港人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整个港岛上空阴云密布,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城中民众苦不堪言。

正当香港人民绝望之际,港府当局意识到,单纯依赖陆地修建水库已无法解决燃眉之急。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香港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多湾,就像一个个天然的"U"形水库储备。一个大胆的设想由此孕育:如果能够在这些海湾的出口处修建大坝,将其封闭起来,岂不就能造出一座座巨大的海上水库?

就这样,一项世界性的创举拉开了序幕。香港政府着手在东部的船湾郊野公园内的一处海湾动工兴建,历时数年,终于在1968年完工。这座由2100米长的主坝和200多米副坝组成的工程,成为了全球首座建在海上的水库——船湾淡水湖。蓄水之后,它的库容高达2.3亿立方米,是当时所有16座陆地水库库容总和的1.5倍之多!

船湾淡水湖的建成彻底改变了香港的水资源格局,为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香港政府并未就此止步。紧接着,他们又在船湾东南方向启动了万宜水库的修建工程,力求进一步巩固水资源储备。这座新水库虽然在水面面积上不如船湾湖,但最高坝顶处达107米之高,因此蓄水量更胜一筹,高达2.81亿立方米。

三. 海陆并重:双管齐下缓解燃眉之急

虽然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的建成为香港的水资源危机雪中送炭,但当局并未就此自满。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单靠这两座海上水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多方位入手,采取更为综合的应对措施。

正值这个关键时期,香港与内地的关系逐渐走近,双方开启了良性的经贸往来。1963年香港遭遇大旱那一年,内地及时伸出了援手,通过东深供水工程将珠江水源输送到香港,解救了当时的燃眉之急。这一管线工程的顺利建成,标志着香港日后将长期依赖内地的水资源补给。

时至今日,来自东江的水量已经占到了香港整体供水量的70%至80%的份额,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香港本地18座大小水库的总储备,则仅为供水总量的20%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土水源可以被忽视,相反,它们在香港的供水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战略角色。

一方面,18座水库分布于香港各区,是应对突发状况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东江输水管线发生故障或被阻断,这些蓄水库便可以确保香港有足够的应急储备,短期内不会陷入干渴的窘境。另一方面,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本地水库同样能起到重要的缓冲和调节作用。

举例来说,若遭遇酷暑少雨的特大干旱,内地输水量恐怕难以满足本地需求,这时港府便可暂时加大本土水库的开泄量,以缓解燃眉之急。反过来,如果遇上连绵阴雨或强力风暴的极端暴雨,本地水库也能有效分流和储蓄部分雨量,避免出现内涝或水浸等灾情。

四. 缓解之后:新的可持续发展考验

虽然香港政府通过海陆并重的战略,成功缓解了当年水资源的燃眉之急,但这个岛城的用水困境却并未就此彻底解决。相反,随着时间推移,一个接一个的新挑战相继浮现,令香港的可持续用水之路面临更多的阻碍。

首先,香港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到2039年,这里的常住人口将突破880万大关。越来越多的人口无疑会带来用水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对现有的供水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状况日趋频繁,对香港的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近年来,香港经常遭遇罕见的大旱,又或是遭受热带气旋带来的特大暴雨,这无疑会加剧雨季与旱季之间供需失衡的矛盾。

再者,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和生活污染加剧,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譬如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已经渗透到水源中,对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化学品和重金属的排放,更是令水体面临严重的污染威胁。

除此以外,香港虽然通过内地输水等方式补给了大量淡水资源,但从长远来看,过度依赖外部供给同样是不可取的。一旦发生中断,整个供水系统都将陷入瘫痪。因此,香港如何在确保水资源安全的同时,降低对外部输水的依赖程度,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五. 香港智慧:创新永不止步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挑战,香港政府和民众并没有止步不前,相反他们正在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各种新的创新方案,以期能够真正实现香港的可持续用水。

其中,海水淡化技术无疑是未来的一大趋势。由于香港四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因此通过人工手段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将成为补给淡水资源的重要途径。目前,香港已在东南部的万盛水资源中心投入运营了一座小型海水淡化厂,日处理能力达13万立方米。未来还将在马料水浸收集库新建一座大型海水淡化厂,以进一步扩大淡化水的产能。

与此同时,雨水收集利用项目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香港地区降雨量虽然分布不均,但年均雨量仍然可观。过去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大都白白流失,但现在政府正在大力扶持各类雨水回收和利用设施的建设。比如新建的公共房屋和学校,都必须预留雨水储存设施;再比如一些私人住宅区和商场,也纷纷加入到雨水回收利用的行列中来。

除了依靠先进技术开源节流之外,香港还在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寻求与周边地区互利共赢。早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便与广东省签署供水协议,以期将东江调节后的丰富水量输送至港。进入新世纪,随着环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双方的水资源合作更加紧密。未来,香港除了从东江引水之外,还有望从其他来源获取补给,比如引入西江水资源等。

最后,香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将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在水资源领域,港府提出到2020年要将淡水用量控制在25亿立方米以内。为此,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节水措施,例如实施"用者自付"的腾费水价机制,加强漏水防治和中水回用等。与此同时,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香港也在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发电,并积极开发利用污泥燃料等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生态环境友好。

0 阅读:10

老高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