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人家说:距离产生美。
年少的时候对这句话不以为然,总觉得不过是一句普通的心灵鸡汤而已,但是随着阅历的逐渐丰富,见过了太多事,才知道原来这句话真的是一句非常实际的人间清醒啊。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著名的“豪猪法则”。
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的刺毛开始互相击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使它们聚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发生了。经过几番聚散,最后它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这个社会现象有相通之处。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吧。
既能够恰好感受到彼此的体温又不会挣扎,朦胧和谐,心里不会产生侵犯感,不会产生不舒服、不安全的感觉。
《武林外传》里面李大嘴曾经教过燕小六如何成为一个捕头,提到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啊,就好像是做菜一样,菜好不好吃,就在于你这个盐放得多少,盐放得多了,咸了, 那就要想办法清淡一点,就像人跟人之间太亲密不好,容易“蹬鼻子上脸”;盐放得少了,淡了,也不行,万一将来有求于人家。
当然李大嘴这几句话真的话糙理不糙。
最好的关系永远都是:不咸不淡,恰到好处。
如果距离太近,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再美丽的一切都会变成无所谓;因为太熟了,没有了丝毫神秘感,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成了“相看两相厌”。
如果距离太远,彼此之间会逐渐疏远,最终只能成为彼此朋友圈里面的点赞之交。
人生在世,如同豪猪报团取暖,唯有把握适当分寸,近而有距,人生才能舒服惬意。
前阵子,跟几个朋友一起喝茶,朋友就跟我吐槽她遇到的一个非常奇葩的室友。
朋友有很多衣服,她就是属于那种“女人的衣柜里面永远少一件”的女孩子,但因为如此,让她非常无语的事情就发生了。
她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看到室友不停得在翻着自己放在沙发上面放着的衣服,当时她看到室友这样,上去问室友在干嘛?
她最讨厌的就是别人翻她的东西,她室友看到她,一点都没有尴尬的意思,反而非常自然的说:
你衣服那么多,反正你自己也穿不完,不如就分几件给我啊,反正你自己又穿不过来。
她看到室友这样说,不知道该说什么,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不把自己当外人才是最讨厌的事情!
没有疫情的时候,我曾经去香港出差,同事知道我要去香港以后,直接就给我列了一个代购的清单,好像忘了我是去出差,不是去购物的。
不得不说,这些所谓的自以为是的过界行为,真的让人不舒服。
成年人的分寸,是一种点到为止的默契,是潜移默化的修养,是一种善良。
关系再好再亲密的两个人,会在不知进退的人面前,渐渐变得陌生,为人处世并不是所有的包容都可以随便透支,并不是所有的理解都能够得到长期保鲜。
把握合适的分寸,远远胜过隐隐不舒服的刻意海涵!
熟不逾矩,守好尺度,才能让彼此在人际交往中坦然畅快。
其实真正聪明的人,早就学会了如何去划清界限。
周国平曾经说过:分寸感是成熟和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跟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懂得把握适当的尺度与距离,轻重有谱,交往才能够长久。
适当的善良,不是所有的忙,都必须去帮;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去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