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在执行任务时,着陆瞬间的冲击力极大,容易对下肢造成伤害。
为了保护伞兵的安全,科学家们从猫爪垫中汲取灵感,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仿生鞋底。
这种鞋底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地面反作用力(GRF),还能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确保伞兵在着陆时更加安全。
猫爪垫的神奇之处
猫以其出色的跳跃能力闻名,即使从高处跳下,它们也能优雅地着陆而不受伤。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猫爪垫的独特结构。
猫爪垫是身体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因此在着陆时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冲击力。
通过显微CT扫描和组织学研究,科学家发现猫爪垫具有分层结构,主要分为三层: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层。
表皮层是最坚韧的部分,直接与地面接触,能够承受强烈的摩擦和压力。
真皮层则包含了许多脂肪组织,这些脂肪组织起到了类似减震器的作用,能够在受到冲击时迅速吸收能量并分散压力。
皮下层是最柔软的部分,由脂肪组织组成,进一步增强了爪垫的缓冲能力。
正是这种多层结构,使得猫在着陆时能够有效地衰减地面反作用力,避免受伤。
仿生鞋底的设计原理
基于猫爪垫的结构特点,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仿生鞋底,旨在为伞兵提供更好的保护。
这种鞋底采用了三周期最小表面(TPMS)多孔结构作为基体,模拟猫爪中的多孔框架。
TPMS是一种数学上创建的表面,能够在局部最小化给定边界的表面积,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和轻量化的特点。
鞋底的后脚和前脚掌部分布置了多个孔,模仿猫爪垫的形状,每个孔的深度等于其所在位置鞋底厚度的一半。
为了进一步增强鞋底的缓冲效果,科学家们还引入了剪切增稠液(STF)。
STF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广泛应用于军用装甲、阻尼系统和减震器领域。
它的粘度会随着剪切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类似于猫爪垫中的脂肪组织。
当没有施加力时,STF表现得像液体,但在高剪切速率下,它会迅速变成坚硬的固体状结构。
这种特性使得STF能够在冲击力作用下迅速增加粘度,从而有效衰减垂直位移并消耗更多的冲击能量,为伞兵的下肢提供更好的保护。
制造工艺与测试
为了制造这种仿生鞋底,科学家们选择了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主要材料。
TPU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广泛应用于制鞋行业。
鞋底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SLS)3D打印技术制造,优化后的打印参数包括:打印速度4毫米/秒,预热温度60°C,工作温度98°C,激光功率45瓦,激光扫描速度7.6米/秒,激光扫描间距100微米,送粉温度65°C,层厚0.2毫米。
处理后,鞋底在设备室中冷却约1小时,然后用喷枪喷砂以去除未烧结的粉末颗粒。
为了验证鞋底的缓冲性能,科学家们进行了多项测试。
首先是准静态压缩测试,使用英斯特朗5985万能试验机在室温下以2毫米/分钟的加载速率进行。
鞋底夹在两块6061铝合金制成的矩形板之间,尺寸为320毫米×120毫米×2毫米,并将这些板夹在测试机上。
实验结果显示,鞋底在渐进破碎过程中发生了变形,表现出与传统蜂窝结构相似的趋势,具有线弹性区域、平台区域和致密化区域三个不同的阶段。
接下来是动态冲击试验,使用英斯特朗Ceast1976落锤试验机进行。
落锤的直径为45毫米,质量为9.1公斤,高度可以调整以获得不同的冲击能量水平。
冲击能量从15焦耳到35焦耳不等,后脚间隔为5焦耳,前脚为10焦耳。
实验结果表明,由于STF在冲击力作用下高剪切速率下固有的黏度增加行为,Gyroid和Diamond鞋底在冲击条件下均表现出比准静态条件下更高的冲击力。
最后,科学家们还进行了跌落着陆测试,以验证鞋底的实际缓冲效果。
三名受试者分别从40厘米和80厘米的高度降落在测力板上,采用标准的半蹲降落伞着陆(HSPL)技术,包括弯曲下肢、膝盖、脚踝和前脚相互拥抱,并保持足底与地面平行。
着陆过程由高速摄像机以250帧/秒的速度记录,垂直GRF数据由采样频率为1000赫兹的测力板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鞋底能够显著减少着陆时的冲击力,保护伞兵的下肢免受伤害。
实际应用与未来展望
这种仿生鞋底不仅适用于伞兵,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需要高强度缓冲的场景,如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通过结合TPMS多孔结构和STF,鞋底能够在不同冲击条件下提供卓越的缓冲效果,有效保护使用者的下肢健康。
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优化鞋底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探索更多创新材料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穿着体验。
总之,这种仿生鞋底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猫爪垫,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伞兵着陆时的冲击问题。
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仿生学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鞋类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产品问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