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风道骨不是尬吹出来的,这几位告诉你,啥才叫真神仙!

娱圈魔法师 2025-01-03 11:31:20

尴尬的“伪神仙”:用力过猛的反面教材

仙风道骨这个词,是我们对神仙形象的美好想象。无论是沧桑智慧的老道长,还是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都应该带着一股由内而外散发的气度与风采。然而,在如今的影视圈,很多所谓的“神仙”,却让人一秒出戏。这些“伪神仙”既缺乏内在的沉淀,也没有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只是靠夸张的外形装扮来凑数,最终变成了观众茶余饭后的“吐槽大会”。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要说的,是2021年《封神:妲己》中刘頔版姜子牙,这个形象简直刷新了观众对“仙风道骨”的底线。按理说,姜子牙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博学智者,应该是仙气飘飘、睿智从容的。然而,刘頔的姜子牙却完全颠覆了这种传统形象。

他脸上纹理纵横,肤色黝黑,给人一种刚从煤堆里爬出来的感觉,头上戴着半束半披的假发套,既不整洁也不自然,更像是仓促间用道具凑出来的效果,上唇粘着一撮假胡子,下巴还黏了一片稀疏的胡须,这假胡子随时都像要掉下来,整个形象懒散轻浮,油腻的嘴角和吊儿郎当的眼神让人完全无法相信他是博闻多智的老道长,相反,他更像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反派角色,如果说他是申公豹,观众可能还更容易接受一些。

图片来自网络

类似的“假仙”还有2011年新版《西游记》中张纪中版的太上老君。众所周知,太上老君作为三清之一,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智慧与威严,应该是高大而庄重的神仙形象。然而,张纪中为了过一把戏瘾,亲自出演了这一角色,结果,身材肥硕、虎背熊腰的他,完全无法让人将他与太上老君联系在一起。戴着白色发套,粘满胡须后,张纪中显得更像一个满脸横肉的胖大爷。他那土不拉几的气质,给人一种滑稽感,让观众完全出戏。有人调侃道:“他不像太上老君,更像土地公,或者丐帮帮主。”看着他一边摇头晃脑地说台词,一边捋着胡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一个原本高高在上的仙人,就这样被演成了一个接地气的大叔,彻底失去了应有的神圣感。

图片来自网络

从戏中走出来的“真神仙”

说起“真神仙”,不得不提1990年蓝天野版的姜子牙,63岁的蓝天野,当时已是舞台和荧幕上的传奇演员。他带着对角色深刻的理解,赋予了姜子牙独特的神韵,在《封神榜》中,他满头白发,一脸白须,头系抹额,身穿长袍,清瘦而高挑的身形站在那里,不用说话,便已透出一种“仙气”。他的姜子牙,既有世外高人的飘然脱俗,又有贤相的智慧与从容,那种一言一语中暗藏玄机、挥动“打神鞭”指挥三军的气度,让人不得不叹服。

图片来自网络

再来看86版《西游记》中关云阶饰演的菩提老祖,这位孙悟空的授艺恩师,被关云阶演绎得仿若天外来客,关云阶当时不过四十多岁,但经造型师王希钟的妙手打造,他的白发、白眉、修长白须,配上清莲花冠和手中拂尘,将一个飘然出尘的神仙形象定格在了荧幕上。与其精致的外形相比,关云阶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对菩提祖师性格的精准把握。

图片来自网络

他将角色的“亦师亦父”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悟空的顽皮淘气,他眼神里透着慈爱;而在教授悟空天仙诀和七十二变时,他的语调不疾不徐,神情淡然自若,让观众从他一颦一笑中感受到角色的智慧与从容。关云阶的菩提祖师,不是靠强大的法力赢得观众的认可,而是靠那种云淡风轻的气度和如沐春风的长者魅力,塑造了观众心中天外仙宗的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在86版《西游记》中,吴桂苓饰演的镇元大仙也堪称经典之作。镇元大仙作为地仙之祖,威严与傲气是他形象的核心特质,吴桂苓全束发戴玉清如意冠,身披橘色广袖长袍,手持拂尘,三须飘下,既庄重又仙气十足。

图片来自网络

尤其是在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时,他威严的神态中又透露出一种专注与谦逊,这种细腻的表演,让镇元大仙这个角色充满了层次感,成为观众心中地仙之祖的最佳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郑榕版的太上老君,莲花金冠束发,道教法衣加身,满头白发、满面白须的郑榕,是杨洁导演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请来的表演艺术家,杨洁导演曾评价:“郑榕的太上老君有仙风道骨,又高大、威严、慈祥。”这正是观众想象中的老君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

从角色到现实中的榜样

如果说古装剧里的神仙形象需要“仙风道骨”,那么一些老戏骨们,则将这种气质延续到了现代荧幕和现实生活中。他们以精湛的演技与深厚的艺术修养,把仙风道骨从戏中带到了戏外。

王卫国,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通过三部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中的经典角色,为观众展现了什么叫真正的“仙风侠骨”,也在生活中以沉稳豁达的态度,成为后辈演员学习的榜样。

图片来自网络

1994年,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王卫国饰演魏国大将张辽,剧集播出后,王卫国收到了全国各地观众寄来的200多封信,这不仅是对演员的认可,更是对他敬业精神的尊敬。

1998年,王卫国又接下了《水浒传》中“玉麒麟”卢俊义的角色。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说张辽和卢俊义让观众看到了王卫国的“侠风”,那么2000年《西游记续集》中玉皇大帝一角,则让他将“仙风道骨”演绎到了极致。玉皇大帝作为众神之首,既要威严又要亲和,而王卫国恰好具备这种独特的气质,他宽厚的嗓音,一开口便带着震慑四海的厚重感,而面对孙悟空时,他又能通过一个慈祥的微笑展现天庭领袖的温和与仁慈,导演在选角时,正是看中了王卫国的国字脸和沉稳气质,觉得他是“玉帝的不二人选”。

图片来自网络

在特效化妆的加持下,王卫国的玉皇大帝形象不仅威严而不失亲切,还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仙气。他的经典台词“哈哈,你这个泼猴儿”,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无论是面对孙悟空的调皮捣蛋,还是在天庭议事时的果断决策,他的表演游刃有余,将这个神话角色的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三国时期的骁勇大将张辽,梁山上的文武首领卢俊义,还是天庭之上的玉皇大帝,王卫国用一部部经典角色诠释了“仙风道骨”的不同形态。

图片来自网络

他用“仙风道骨”演遍四大名著

在中国影视圈,有一位老戏骨用自己的表演,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仙风道骨”的极致表现,还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角色一一演绎,成为观众心中无法取代的荧幕传奇。他就是王忠信——一位用七部作品书写演艺传奇的老艺术家,凭借《西游记》中的太白金星、《红楼梦》里的甄士隐、《三国演义》里的华佗,以及《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

图片来自网络

1986年,《西游记》的荧幕热播让观众第一次见到了由王忠信饰演的太白金星。他的扮相和表演可谓是“教科书式”的典范,头戴太清鱼尾冠,白发束起,白须飘飘,身着浅色交领金镶边长袍,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股天庭特使的从容和睿智。

每次出场,他那淡然的神态和仙气十足的步伐,让观众仿佛看到了从神话故事中走出来的神仙,他的太白金星形象成为后续版本的模范标准,甚至观众提到太白金星时,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王忠信的样子。

图片来自网络

王忠信在《红楼梦》中饰演的甄士隐,王忠信用他清秀儒雅的气质,将甄士隐的慈悲、智慧与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甄士隐怀抱女儿的画面,他用深情的眼神和温柔的语调,将一位父亲的爱与隐士的沉静完美融合,令人印象深刻,他塑造的甄士隐不仅是一尘不染的化身,更是“仙风道骨”融入世俗生活的典范。

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三国演义》中,王忠信扮演医圣华佗,华佗的戏份虽少,但王忠信用简单的几个眼神,便将这位历史名医的智慧与高洁刻画得生动传神。

1998年,王忠信在山东版《水浒传》中饰演了梁山好汉中的智多星吴用,与其他角色不同,吴用更多的是一种机智与侠气的结合,然而,王忠信并没有让这个角色陷入“世俗聪明”的窠臼,而是通过他的表演,为吴用赋予了一种淡然的气质与超脱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让我们知道“仙风道骨”不仅是一种银幕气质,更是一种值得传承的匠人精神。

0 阅读:28
娱圈魔法师

娱圈魔法师

呼延子淳晨绵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