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开头到现在,俄乌之间的冲突是越来越激烈了。普京原本可能想着快点打完这场仗,然后俄罗斯就能撤出来。但实际情况跟他想的完全相反,俄罗斯虽然占领的地方多了,但后面的物资供应跟不上,结果就被拖进了这场持久战,想走都走不了了。
谁又能料到,俄罗斯现在碰上的难题,其实毛泽东在五十七年前就有过预料。他还明确说过这样的话:“要是帝国主义来攻打你们,千万别急着应战或反击,可以试着撤退,一直退到乌拉尔山那边。到了那时候,中国肯定会站出来帮你们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深刻琢磨,能让毛泽东在苏联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讲出这样的话呢?
【毛式战略:将积极防御贯彻到底】
近代以来,中国战乱频繁。自从我们党领导革命以来,一直坚持一个主要的战略原则:大多时候都避免主动挑起战斗,而是把重点放在积极防守上。这个策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它在很多场战争中都被运用得非常顺手。
1945年那会儿,老蒋耍起了两面派,一边应付着美国,一边又稳住了我党和军队,还有老百姓。随后,他一声不吭就把重庆谈判时说好的事儿全给推翻了,直接对我军的重要地盘发起了猛烈攻击。之前大家伙儿看着,还有好多人监督着签的那些协议,眨眼就成了摆设。大家心心念念的和平没盼来,好多地方又乱了套,老百姓又过上了苦日子。
老蒋的打算相当周全,他打算先攻下我们防守弱的地方,然后从各个方向召集兵力,对解放区来个大围攻。可能是因为他手里有30万大军,心里有底,他还扬言要在7月1日开始的总攻里,仅用48小时就打个大胜仗,彻底消灭我们。
梦想挺迷人,但现实挺残酷。红军可是支经过无数风雨打磨的队伍,深得老百姓的心,哪是短短几天就能摆平的。
所以,过了大半年,老蒋的队伍虽然打下了105座城,但用的兵力却超过了70万,钱和物资的消耗更是多得数不清。
战争刚开始那会儿,伟人就说了,这场仗得分为三个步骤:先守,再拖,最后反击。这明摆着是场持久战嘛。老蒋想着48小时就能搞定,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一份份胜利的消息接连不断,可老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没过几天,他就下令全军改变打法,不再全面进攻,而是集中力量攻打重点。敌人一动,咱们就有招儿应对。他们主要想打的,明摆着就是陕甘宁那边的总指挥中心。
敌人眼里,陕甘宁就是红军的老窝,大多数人觉得它跟铁打的一样坚固,还是咱们的精神支柱。所以他们铁了心要攻下陕甘宁,给我军来个士气大打击。一听说老蒋打算攻打陕甘宁,毛泽东他们可就犯难了。要是放弃,老百姓的心可就散了;死守吧,胜算又不大,就算守住了,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所以,当好多同志都自愿站出来,想要保卫陕甘宁边区时,伟人还是坚决地发出了让所有人员撤离陕甘宁的命令。
他心里明白,咱们跟敌人的实力差距大,这时候得用防御的法子。但这防御可不是光守着城不动,等着敌人打上门来再跑,那是没用的。咱们得主动出击,提前布局,给老蒋留座看起来挺好其实没啥用的空城。
起初,好多同志心里都挺纳闷,觉得这么做就像是当了逃兵,但等朱德开了那个让上万人参加的大会,讲撤离延安的事儿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要走的那天,大伙儿把能带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带上了,至于那些带不走的,比如书本、粮食啥的,就找隐蔽的地方埋起来,还做了个记号,想着以后有机会再回来取。
那时候,毛泽东他们这些大领导是最后走的。他们特地跟留下来收尾的同志说,别搞得办公室乱七八糟,就像平时一样,茶杯用具都摆好,桌椅也别动,就规规矩矩地放着就行。
敌人打进延安的时候,发现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窑洞,人都跑光了。他们得意洋洋,以为我军是被吓跑了。但其实,毛泽东心里早有盘算。死守延安,确实能守住这块红地盘,但生命没了就是没了,硬拼的话,牺牲的战士们就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所以,他选择保存实力,为以后打算。后来的战事证明,毛泽东的这招真的很高明。
【出访前苏联,口出狂言:可以提供援助】
新中国成立后,大佬们依然坚持“主动防守”的策略,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岁月,还是现在安稳的日子,都得时刻提防,保持战斗力。再看苏联这位老大哥,随着实力一天天壮大,慢慢就开始飘飘然了。
1949年,苏联那边搞定了他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就这么跨进了核武器大国的门槛,跟美国之间的军事比拼也更激烈了。赫鲁晓夫这人野心大得很,有了热核武器还不知足,他催着成立各种军事部队,还催着科研人员赶紧搞出能带上重型武器的运输工具,比如火箭啊、导弹这些。
战斗民族那可不是盖的,以前的苏联,在没几年时间里就把目标给达成了,火箭生产装配线全给自动化了,组装火箭这事儿,对他们来说变得轻而易举。
这时候,苏联的头头们信心大涨,开始到处吹嘘他们的新战略。对我国采取的积极防御策略,赫鲁晓夫根本看不上眼。朱可夫也是到处说,说苏联现在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实力更强了,战略上也从以前的“主要防守”变成了“先动手为强”。
他讲道:“咱们的军事装备超级厉害,一眨眼的功夫就能把敌人给镇住,因此在战场上,咱们肯定能抢先一步动手!”
很明显,说到战争战略,中方和苏方老早就有分歧了,双方也多次坐下来讨论和研究过这事儿。
1957年那会儿,毛主席又去了趟苏联,跟赫鲁晓夫聊了好久。他们主要聊的是军事上的大方向,毛主席觉得啊,“要积极防守,反击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把敌人的后劲给打掉”。就是说,得让敌人心里头那股劲儿散了,他们就没法再拧成一股绳打仗了。军心要是乱了,队伍肯定就散了,还怎么打仗呢。
赫鲁晓夫深信不疑,觉得只要武器够强悍,速度够迅猛,那就能一下子搞定对手。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他甚至搬出了敌人之前在长崎和北岛扔下两颗超级“大炸弹”的事儿来说事儿。
遗憾的是,他没注意到特别重要的一点,美国的行动并不是为了消灭多少日本士兵,而是要让日本国内乱成一锅粥,根本顾不上打仗。你想啊,那时候日本在东方战场上已经焦头烂额了,要是发现老家都乱套了,那还不赶紧举手投降啊!说到底,美国的目的是摧毁日本军队的斗志,根本就不是赫鲁晓夫说的什么抢先动手。
在座谈会上,那位大人物的一番言论,直接把大家都给镇住了。他讲:“要是帝国主义朝你们开打,你们先别急着动手,能退就退,一直退到乌拉尔山那边去。到时候,中国肯定会来帮你们的。”这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好多人都露出了迷茫的神情。
大佬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别看苏联那时候军事上厉害得很,全球都能排上号,但后勤这块儿,真的是个大难题。想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会儿,苏联的好多战士就是因为补给跟不上丢了性命。有好长一段时间,士兵们能吃的就只有干巴巴的压缩饼干、硬面包,还有那味道一言难尽的荞麦浓汤。
一般人老这么吃,营养肯定跟不上,更别提那些在战场上拼命的士兵了。他们精神时刻紧绷着,还动不动就受伤,连饭都填不饱肚子,哪还有力气打仗啊。都说“打仗先备粮”,吃得好才是打仗的根本。
苏军补给的问题,多亏了美国的帮忙才搞定,美国人给送来了大堆吃的,士兵们这才有肉吃了。赫鲁晓夫的计划听起来挺好,但要是战争拖久了,苏军后勤跟不上,武器再厉害也使不上劲。
苏联那时候势头正猛,毛泽东却毫不犹豫地表示“中国能伸出援手”,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领导人的勇气和魄力。看看现在俄乌的冲突,不得不说,毛泽东那会儿的话真没说错,甚至还带点儿“未卜先知”的味道。
【俄乌冲突:一场消耗与后勤的较量】
到了2022年那会儿,俄乌之间的冲突成了全世界都盯着的大事,战争眼看着就要打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乌克兰还是前苏联的一部分。后来东欧那边发生了大变动,苏联也散了,乌克兰这才算正式独立出来。不过呢,乌克兰这独立路走得并不顺当,它国内明显分成两块。东边那块地界,受俄罗斯影响深,跟俄罗斯关系挺铁。西边呢,就受欧洲那边影响多,老想往欧洲那边靠。
但是,总的来看,乌克兰后面站着的是美国,这个国家特别喜欢插手别人的事务。所以,在俄乌冲突真正摆在明面上之前,美国就已经盯上了,不停地往那边渗透自己的力量。
现在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打的这场仗真不容易。说到国际上的声音,大都是一边倒地站边美国,支持乌克兰保卫自家地盘。就连在联合国开的大会上,也已经有一堆国家表态,觉得俄罗斯该撤兵了。
这次撤军协议,简直就是当众给俄方一个大耳光。说到战争本身,俄罗斯的后勤保障出了大问题,那些重型装备,像坦克、轰炸机啥的,因为平时保养维修不到位,现在战场上根本威风不起来,就像一堆废铁被扔在了一边。
打仗的战士们,连双像样的工作手套都分不到,更别说其他啥好东西了。
美国的小九九,明眼人都心里有数。他们打的如意算盘,就是想让俄罗斯在乌克兰那事儿上越陷越深,最好能拖上个天长日久,把俄罗斯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给耗进去。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了。
所以,就算物资供应紧张,俄罗斯也得坚守住自己的原则,绝不能让北约继续往东扩张。就像以前抗美援朝那会儿,毛泽东主席说了:“美国人要打多久,我们就陪他们打多久,非得打个全胜不可!”
多亏了他的执着,咱们中国才打破了“漂亮国”那不可战胜的传说,真正在全球舞台上站稳了脚跟。挡住他们东扩的路子,就是守好了咱们自己的底线,让“漂亮国”的那些阴谋没法实现。
当麦克阿瑟大放厥词,扬言要用原子弹把中国夷为平地时,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一点没被吓倒。他们硬气地回击:“你要扔原子弹,那我就拿手榴弹对付你!”哪怕得拼个鱼死网破,也绝不会因为敌我力量差距大就轻易退缩。可以说,抗美援朝能打胜仗,靠的就是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俄罗斯现在被各方势力团团围住,得尽全力稳住“求和的心”,赶紧帮世界恢复整体的和平安稳。别光顾着沉浸在打赢仗的快感里,也不能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捞到最大好处。
俄罗斯在军事上比乌克兰强大得多,它掌控的乌克兰土地也越来越多,但这可不意味着俄罗斯在这场冲突里就是最大赢家。啥时候俄乌能打停,真不好说。咱们中国呢,一直坚持和平,就盼着世界和平,大家伙儿都能一块儿好好发展。
乌克兰的老百姓是这场冲突里受伤害最深的一群人,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一点点被摧毁,曾经熙熙攘攘、充满活力的街道,现在都变成了残垣断壁。那些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一睁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的世界。这场因为利益而爆发的战争,让无辜的老百姓遭了多大的罪啊!
战争这东西,谁参与谁倒霉,没一个是真正的赢家。有问题有冲突,咱得趁早解决,别让小矛盾长成大问题。俄乌之间的那点事儿,说到底就是他们两国自己的家务事,其他国家最好别插手,也别急着选边站,免得被人说成是看热闹的。所有希望世界和平、珍惜和平的国家,心里头都盼着俄乌两边能快点住手,别打了,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商量个解决办法。
毛泽东并非那种能掐会算的预言家,但他很会总结过往经验,想问题都是从实际出发。他的好多想法,对现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超级重要。
所以说,开一门研究他思想的课,不是没事找事,而是真真切切地用他的著作和种种想法,给现在的中国带来好处。说到俄乌冲突,中国的立场一直是希望恢复对话,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无论国家大小,实力怎样,都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大家互相交流、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