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西周兽面纹方座簋

文字绘者青青 2025-03-31 04:44:37

(西周兽面纹方座簋 藏于洛阳博物馆)

方座簋,是西周人的创新,在圆簋圈足之下再加铸一个方座。如此一来,抬高了铜簋的高度,方便在当时席地而坐的情况下进食。而且方圆结合,更加稳重庄严,也符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颇受贵族青睐。

从考古来看,方座簋多出自高等级贵族墓葬,主要存在于西周时期。不过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又出现了类似的方座簋。

这件兽面纹方座簋高30.5厘米、口径22厘米、重15.3公斤,侈口鼓腹,双耳圜底,圈足方座。

簋腹前后中线各起一道钩状扉棱。以扉棱为鼻梁,各饰一个大兽面纹。

兽面大眼椭圆,粗眉如刀,尖耳外展,阔嘴大张,利牙毕露,C形大角末端尖翘。

兽面的身体向两边伸展,尾巴下弯卷翘,与大角末端形成呼应。

簋腹两侧各有一个大半环耳,上饰神兽,下垂方珥。

神兽有着大象的鼻子,卷曲上翘;有着野猪的獠牙,尖利外凸;有着鸟类的翅膀,收紧下垂;

还有着一对向外折弯的大角,末端尖翘,与腹部兽面的大角和弯尾亦成呼应之势。大角外缘再加上钩翘扉棱般的装饰,更加显得威风凛凛。

对应腹部的扉棱和环耳,圈足也有四道短扉棱。扉棱把圈足四等分,每部分内饰一条夔龙。

现场观看时,圈足部分很黑,看不到纹饰。后期处理照片后,可以勉强看出纹饰是头朝下、角朝上的横向直体夔龙。

方座四面各饰一个大兽面纹,与腹部兽面基本一致,只是略略小些和一些细节不同。

据说内底铸有铭文三字:“作宝彝”。但由于此三字实在常见,不能用作区别,所以没有以此命名,只是用主纹来命名。

另外,此器在现场看起来是金黄色的,但资料图片并不是,所以可能是现场打光的原因。

这件文物时间是西周,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北窑西周墓,藏于洛阳博物馆。

0 阅读:5
文字绘者青青

文字绘者青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