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这段时间,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双方关税一度加到了100个点以上,外贸场可谓是惨烈至极。
不光如此,美方在留学这块也是做出了编排。3月13日,美国议员莱利?摩尔,就列出了“全面禁止发放中国留学生签证”的提案。
由于美方咄咄逼人,不少专业人士开始预估:未来中美贸易额可能会归零,此外,中国在美的留学生,也将被审查调查和驱逐回国。
如若真是这样,那些对美国留学怀有憧憬的学生们,可真就天塌了。话说如今的留学生究竟陷入了哪些困局?掏空家产去留学还有意义吗?
美国针对中国学子的审查升级
其实早在多年前,美国就针对中国留学生,开启了严格审查制度。比如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就发布了“10043号行政令”。
根据该政令,美国将禁止北航、哈工大等高校的学生,获得F/J签证。只因这些学校,都跟中国军方有所关联。
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美国做的更为过分。至少有2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被关进了“小黑屋”审问。
其中有一部分甚至还被强制遣返,并面临着长达5年的入境禁令。遣返也就罢了,关键是还得给老美支付3700美元的遣返费,操作之恶劣让人憎愤。
可以说,美国为了防止中国学生把技术学走,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
针对美国的这些手段,我国也给予了强力回击。4月8日,中方发表了一份长达2.6万字的白皮书,其中就提到:中国将停止对美国大学文科学历的认证。
至于此举的目的,毫无疑问就是为了让美国的那些“水校”,不再收割中国家长的血汗钱。
欧美各专业对中国学子的区别对待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一场国运之争,怎么波及到学历之争了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主要还是跟欧美对中国学子的区别对待有关。
现如今,欧美各国对中国留学生开放的专业,仅仅局限于金融、文学、历史、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
至于理工科专业,大多都被限制了。比如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技术、核物理等,都被欧美各国关上了大门。
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市场需求缺口大的专业,个个都被欧美各国锁死。一旦中国学生申请这类专业,立马拒签。
可以说,学历之争的第一枪,恰恰是欧美自己打响的。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许多赴美留学的学生,确实因为美国的区别对待,陷入了一场就业困局。
正如前面提到,他们前往美国以后,压根学不到真正的东西、有用的技术,无非只能攻略一些文化、历史、艺术专业。
然而,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远不如理工科。因此回国之后只能在家里躺平,啥也干不了。
很多学生甚至越想越后悔:自己明明出国留学了,一年花费十几万,多的甚至要几十万。为啥回来以后,没有大公司要?没有世界500强抢?
出国游走一圈,回来居然和普通大学生一样,也是月薪五六千?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很多人的留学行为,慢慢演变成了一种“错误投资”。
曾经的留学生是香饽饽
此外,留学生学历贬值,已然成了一种趋势。这一点,跟20年前恰恰相反。
像80-90年代那会儿,能出国留学的人特别少。比如在80年代,年均只有8000人能出国留学。到了90年代,情况好了点,年均可达3万人出国留学。
而且这些人,一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大家都拿着公费留学,打算回国以后报效祖国。
只不过,他们去了欧美后,发现那边的待遇是真的好。不仅有着先进的实验室设备,还有许多高薪工作。
不少人在国外待了几年后,压根就就不想回来了,只想留在国外寻富贵。
更何况,那时候的欧美,还拥有IBM、苹果、微软这类大企业,有着无数的融资平台和人才需求,工作机会多,创业机会也多。
相反,那时候国内的工作机会太少,回去也没事做。在这种情况下,留学回国率也就寥寥无几了。
在此期间,只有一少部分的专业型人才,因为国内发展有需求,且专业对口,因此才风尘仆仆的回到了国内。
回国以后,这些人立马被奉为了座上宾,许多大企业抢着要,对其开高薪,让他们充当首席工程师。可以说,那时候的留学回国人才,个个都成为了人中龙凤的存在。
也正因如此,所以那时候大家对于海归留学生,开启了无底线崇拜。这一点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也有体现。
按照电影主角朋友的说法:“在这里排队的学生,没有一个人不想去美国发展,大家都把美国当做了自己毕生事业的战略要地”。可见,那时候的留学生,是有多么的吃香。
留学生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低
既然留学生越来越吃香,许多家长对于后代的培养也就有方向了。
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随着国内经济越来越富裕,中产和富人的群体也越来越多。于是乎,那些攒了点钱的家长,立马就把孩子给送去留学,让其镀一层金。
许多国内很多成绩差的学生,也被父母送去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家孩子在今后的职场能更有竞争力。就这样,一场出国留学潮慢慢拉开了序幕。
老话说的好,物极必反。正是由于大家都往留学这个路子上走,以至于如今的海归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每年大概有50-60万的学生,都抱着海外留学经历回国。无论是软件行业,还是金融行业,留学生都多如牛毛。
就这样,在留学生大部队的涌入之下,留学生学历的含金量慢慢被拉低了。
而学历含金量的降低,恰恰会影响就业的成败率。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你的学历都烂大街了,月薪自然也就三四千。
这还没完,如今各行各业的人,也纷纷对海归学历有了一定的评估力。大家一眼就能看穿,你的这份留学经历究竟值多少钱?
如果是以前的话,许多企业家和管理层,大多都是农村出身。因此对留学生的学历,一知半解。
但现在不一样了,在许多企业的管理层中,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有出国留学经历的也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留学生的底子到底咋样。国外哪个大学好,哪个大学次?哪个专业能学到东西?大家都门儿清。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海归学历就忽悠不了了。
更何况,如今的许多HR,也都是留学归来。他们在招聘时一下子就能评判出,你在国外是读野鸡大学水学历?还是真才实学?
如果遇到水学历的,直接pass掉。毕竟花点钱就能上的学校,含金量能有多高?
回国潮渐渐超过出国潮
当然了,尽管留学生的学历一直在贬值,但如果已经走上了这一步,大家也没必要后悔。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不是在国外混日子,还是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的。
比如像颜宁这种顶级科学家,就能让“海归”这份经历,在自己的履历上绽放光彩。所以说,海归人才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只要你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回国潮已经成了一种主流。
比如在2022年,出国留学的回国率,就达到79.4%。在2024年,留学生的回国率甚至超过了85%。可见,许多人对于回国发展这件事,还是挺向往的。
至于原因嘛,也不复杂,主要就是因为中国越来越强大了。就算在国外待不下去,也可以回来找机会,实现自我的价值。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大。到2020年的时候,中美两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已经持平。
在2023年,我国更是在科研领域投入了3.6万亿元人民币,一度超过了美国。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海归人才就不用担心自己学无所用了。
在这个基础上,华为、腾讯、中芯国际、比亚迪等企业,也纷纷崛起。这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绝对是海量的。
有了它们作为人才承接地,那些海归的“孔乙己”们,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除了科研领域以外,我国的各行各业,包括基建、电子商务、设计行业等,都在随着国运快速崛起。
如今的中国在各方面已经不比美国差,很多领域甚至实现了弯道超车。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于回国后的事业规划,也就越来越憧憬了。
还有一些留学生,在国外混了好多年,依旧不上不下,事业成就还不如国内同学。于是也干脆回来,走上了回国创业之路。
就这样,在思维和观念的转变下,回国潮的趋势渐渐超过了出国潮。
回国潮对欧美的影响
当然了,这一趋势对于欧美的影响,也是蛮大的。
就拿美国来说,中国留学生每年对美国的经济贡献额,超过了140亿美元。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的话,那么美国的部分高校很可能会面临财政危机。
此外,在科研领域,中国学生的数量,一度占到了美国STEM博士的30-35%。一旦中国留学人才纷纷回国,届时很可能会削弱美国的科研竞争力。
当众多大神“离美返中”以后,美国的科技霸主地位,说不定就要被撼动几分了。
总之,关于留学和海归的这些人,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身价和就业导向。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既然国外的月亮没那么圆,那么他们自然就顺应时代,在祖国寻找属于自己的机遇了。
参考资料:
红星教育【一位留学生的破防瞬间:学费花了40万,现在月薪4千】
界面新闻【“风暴”中的在美中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