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懂的道理越多,越过不好这一生

木梓加贝 2020-06-29 00:03:07
引言

“我们都是人生的囚徒,而这是一本越狱指南。”看到序言的第一句话,决定好好读完这本书。

《我想要不卑不亢的面对这世界》是作家水木丁的一本心理学随笔,是对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这篇论文的解读,水木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大家诠释了人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把荣格的格局和人生观展现给读者。

对于书名的“不卑不亢”,水木丁这样解释:“认识自我可以让自己宣布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不卑。认识自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不亢。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一定是不卑不亢的,他一定是既自尊又谦虚,而不是既傲慢又自卑。”

这本书除去序言,共有八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荣格的格局,第二部分讲述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困境,今天我以自己的拙笔写下我对前两部分的所思所想。

一、你真的认识自己吗?理论上的认知,可能是现实中的失真。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努力去学习和了解很多东西,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本心。从出生到死亡,这漫长的人生路,我们学习了无数个道理,可是大多数的人,依然没有过好这说短不长的一生。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由哲学家柏拉图提出来的哲学命题。

可能正是柏拉图有这样的疑问,才会不遗余力的去探索人生真谛,得出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哲学理论。

估计大家也有过同样的疑问,只是总有“自以为是”的长辈教导我们不要问这样的傻瓜问题,我们将这些疑问埋藏在心底,按照所谓的正确方式去打开人生。

一路走来,我们学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明白了很多人情世故,但还是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从我们生下来,就被赋予很多身份,父母的孩子、祖父祖母的孙辈、老师的学生等等,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身份便又多了起来,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顾虑的东西也多了很多。

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没有时间为自己思考,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更是着急为生存奔忙, 静下来的时候也是被车贷、房贷填满。

谈到认识自己这个话题,我们肯定会轻蔑一笑,活了这么多年了,怎么能连自己都不认识呢。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有参照物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人我们是谁,有怎样的身份,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参照物呢,我们又是谁?

我们习惯性的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讨论问题,但宇宙万物从不会因为我们的意志而改变。

物质层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探索,非物质层面,我们从宗教信仰层次讨论,我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改变世界,控制生活的发展变化。

荣格的这篇论文就是带领大家认识未知的自我,我们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讲,是沧海一粟,对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是万千社会人员之一,而相对周围的小环境来看,我们是自己小家的一部分,是朋友的朋友,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自己也是不同的。当我们心灵上变得通透,很多问题不再是问题,荣格通过自己的论文论述的就是认识自己,当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的时候,就是变得通透的时候。

可是我们总是从理论上认知自己,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迷失自己,我们都知道理论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才完美,可是做到却很难。

当我们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字变得不像字,当我们太过在理论层面关注自己时,自己也不再真实起来。

二、你真的懂得生活吗?要永远记得,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

生活生活,生下来活下去。

我们每天都在努力的生活,嘴上喊着要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要成为生活的奴隶,实际上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生活的主人还是生活的奴隶。

调查显示,大多的人都很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影响程度虽然不尽相同,但影响是一定存在的。

生活状态受自己性情的影响,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水木丁在书里说,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个人的心理问题也根本不同。

大多数的人境界和格局都没有到大师的境界,跨越不了地域、文化、种族的障碍和差异。

面对相同的痛苦,大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同样看一本心理治疗书,也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心理问题。

不是作者有问题,也不是个人有问题,而是社会现象和环境不一样,所有的问题只能“对症下药”。

生活和个人的本质是一样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得到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是把父母家人放在第一位,就会总是从父母家人的角度去面对生活,去演好自己的好孩子形象。

如果我们把爱人放在人生的首位,就会以爱人的情绪为主导,所有的生活规划和生活方式都会按照爱人的喜好去进行。

而我们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凡事肯定会先给自己权衡利弊,最后再去选择怎么做。

我们思想里的认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模式,你的生活模式是你的人生道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的选择结果,你不能站在你的角度指责他的不对,他也不能用他的生活方式去说你有问题。

把谁排第一把谁放第二,我们心里自有答案,这些书本里知识不会告诉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决定。

丰富的知识有时候也会妨碍你了解真实的自己和他人,反倒成为一种自我认知的障碍。

我们总是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用自己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生活。

当自我满足,觉得自己过的很好的时候,就会觉得跟自己过得不一样都不好,当自己不开心难过了,又开始羡慕别人的生活。

我们总是自以为很了解生活,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而到某些需要“扭转乾坤”的时候,才明白自己不过生活的一只蝼蚁而已。

要真正弄懂生活,比登天还难。

荣格的这句话说的特别好:“个人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

不管怎样的生活,只有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指责他人,也不要用自己的生活去套别人。

三、你真的掌握人生吗?理性和感性并存的个体,不要丧失自我。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这段文字大家总能脱口而出,可是真正参透了吗?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连基本的意思还不是很清楚。

知人者智的意思是只知他人之是非黑白而不知自己,这是凡人的普通知识。

自知者明:能清楚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缺点才是真正明理之人。

胜人者有力:能够胜过他人的人就是有智力的人。

自胜者强:能克复其私谓胜己,故能克复其私之人者才是真正自强的人。

知足者富:能明白真理,满足生活不贪婪的人就很富有。

强行者有志:能够自强向大道去推行的人,就是真正有志气的人

不失其所者久:没有失去原本的善良友好,这种人就可长久了。

死而不亡者寿:人之假体色身没有了,但是他的名誉永留人间,性灵归根,超 生了死,此谓之寿。

简单来说就是,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 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

人生总是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来得容易,也总是很容易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名利、贪婪、欲望、自私不同程度的充斥着人的头脑,牵引着人生走向不同的未来。

我们总会以理性和感性来判断一个人,但其实大家都是理性和感性的并存体,只是有人感性大于理性,而有人理性大于感性。

感性和理性相互依存,互相牵制,影响着我们对人生的判断和定位。

都想掌握人生,活出真正的自我,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总是很容易随波逐流,像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

人总是很容易被吸引到社会的环境中所给出的目标,以为年轻的时候就是要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这样的目标实现了,就是幸福,就是掌握了人生。

而对自己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很少再有人去关心。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讲,只有自己的个人生活是真实的,也只有自己具体独立思想,做出最让自己满足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迷失自我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结语

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老舍

如果跟社会格格不入,我们会活的很累很没有安全感,但如果为了融入所谓的生活而放弃自我的本性,也是一种失去自我的表现。

懂得道理越多,我们越会程序化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套在一个又一个格子里,越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我们应该真正的认知自己,过好自己的个人生活,不在茫茫众生中迷失那个最初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真正了解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永远体面快乐。

共勉。

作者简介:加贝i,励志环游世界读遍人生故事,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生活记录者。

0 阅读:4
木梓加贝

木梓加贝

在茫茫情海中拨云见日,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