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装修论坛,发现一个超火的讨论——“茶几还有存在必要吗?”点开一看,好多年轻人晒自家客厅:没有笨重的茶几,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餐桌,摆上水果、泡壶茶,甚至当书桌用,看着比传统客厅还舒服!

这股“餐桌代替茶几”的风潮,到底咋火起来的?

现在年轻人买房,小户型占了大半。

传统装修里,客厅摆茶几、餐厅放餐桌,俩大块头一放,客厅转个身都费劲。

我朋友小王家70平两居,以前客厅茶几占了1.5㎡,餐厅餐桌又占2㎡,加起来快赶上半个卧室。

去年他把茶几撤了,把餐厅1.2米长的长方形餐桌挪到客厅,瞬间客厅空出一块地,放个瑜伽垫、摆个小书架,空间感直接翻倍。

这不是个例。

数据显示,2024年一线城市90㎡以下小户型占比超60%,“空间焦虑”成了装修首要难题。

设计师李姐告诉我,传统茶几的“存在感”其实很低:平时放遥控器、零食袋,积灰比使用多;而餐桌每天至少用3次,却被“困”在餐厅。

把餐桌挪到客厅,相当于让高频使用的家具“物尽其用”,还能释放餐厅空间——原本只能吃饭的餐厅,现在能改造成小书房、西厨区甚至临时卧室,实用性直接拉满。

有人担心:餐桌放客厅会不会别扭?

网友@小糖糖用亲身经历反驳:“以前茶几上乱得像仓库,现在餐桌擦得锃亮,早上摊开电脑办公,中午摆俩菜窝沙发追剧,晚上孩子趴桌上写作业,连朋友来家里,泡茶吃零食都围桌坐,比以前热闹多了!”

这背后是年轻人对“家”的重新定义——家不是客厅、餐厅、卧室的机械分割,而是围绕生活需求流动的“场景”。

比如选可升降餐桌,调低高度能当茶几用,调高就是吃饭桌;选长方形餐桌,两侧多摆两把椅子能聚餐,收起来又不占地方。

现代简约风格的流行(如黑胡桃木、浅色系搭配)也让餐桌更适配客厅,视觉上一点不突兀。

当然,不是所有户型都适合“餐桌代替茶几”。

设计师提醒:如果客厅面积小于15㎡,建议选1.2米以下的小餐桌;如果常来客人,可伸缩餐桌更灵活;餐桌和沙发的距离最好留75厘米以上,避免起身碰腿。
网友也总结出“避坑指南”:别选玻璃台面(容易留水渍)、别买太矮的餐桌(窝沙发吃饭脖子累)、椅子要选能推进桌底的(省空间)。
我觉得这波操作真挺聪明!
不是单纯“省家具”,而是重新定义了家的功能——家不是各个房间的拼贴,而是围绕生活需求流动的空间。
这或许就是“断舍离”的真谛:不是扔掉所有东西,而是留下真正需要的,让家成为滋养生活的地方。
从茶几到餐桌的变迁,藏着这届年轻人对“家”的新理解——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不需要固定的功能区,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实用怎么改。
下次去朋友家,你可能得先问:“你们家茶几呢?”答案可能是——“在客厅当餐桌用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