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由演员陆思宇扮演的高士奇频频出现。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还原这位清代人物的历史形象。起初高士奇只是一位既没有考取功名,家境又贫寒的汉人学子,但是后来他却在清朝混得风生水起。
《天下长河》中高士奇剧照
下面就在回顾高士奇的人生简历后,再共同探讨一下他为何能如此“得势”的?
一、家贫好学习,得满腹经纶
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于1645年出生在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他的祖上是书香门第,据说是北宋“靖康之变”时,从汴京迁到浙江的。但到了高士奇这一代,除了还有个读书人的名头,家里一贫如洗了。
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但一直没有实现的高士奇父亲,于康熙三年(1664年),携子北上到京师游学,一为见见世面,二为结识达官显贵,以寻求功成名就。可谁曾想刚到京师不久,高父就一命呜呼了。
处理父亲丧事、租房、吃饭、买书的花费,用光了高士奇从浙江带来的所有钱,让他成为一贫如洗的穷光蛋了。高士奇顾不了读书人清高的面子了,为了糊口,只能在城里摆个小摊,给人写书信,逢年过节写个春帖子度日。
电视剧《天下长河》中对高士奇的描述,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与陈潢、徐乾学结拜赴京城赶考时,高士奇曾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说明这位出身贫穷的学子,正准备信心十足地考取功名。
高士奇画像
在后来通常需要三天作答的科举考试中,满腹经纶的高士奇只用了一天就交卷了,但却被主考官明珠认为他太高傲,而弄脏了他的考卷,结果造成他名落孙山。(家里富裕的徐乾学高中探花)
落榜后的高士奇无法维持生活,在向徐乾学借钱无果后,只得到街面上摆摊,为人写字湖口。被正好路过的朝廷重臣索额图看见,将他招进府中当了个先生。
二、擅揣摩圣意,受皇帝恩宠
康熙八年(1669年),高士奇有幸进入国立最高学府-太学,并得以初次见到康熙帝。至于是谁推荐他入太学的,历史上有索额图与明珠两种说法。在《天下长河》中,巧妙地将这两种说法结合在一块了:
进入索府的高士奇逐渐发现索额图,既没有文化,又粗暴无理,就主动跑去明珠府,要改换门庭,在挑拨两权臣之间矛盾,成功获得信任后,由明珠引导康熙皇帝到索府微服暗防高士奇,让其得到了皇帝的重视。结果连升七级,并有了接触康熙皇帝的机会。
康熙身边两大重臣
进入皇宫后的高士奇,大胆地将心里的治国之道全数倾吐,丝毫不怕惹怒天威,皇帝知人善用,对高士奇的一番高谈阔论很是认同,更对他美妙的书法而吸引,当即许诺他大好仕途。
进入太学读书后,康熙帝非常喜欢高士奇的理学文章,并亲自赐他会试资格,结果半个月之内,争气的高士奇二次考试都是第一,被记名翰林院供奉。他从此踏上了灿烂的仕途之路。
高士奇对康熙是绝对忠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的根基,只能牢牢抓住最粗最大的这棵树。于是,他开始揣摩圣意,为了不停地讨皇帝开心,入南书房后,他力争做到“尽职尽责”,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前一天不“备课”完他绝不睡觉。
在每天进宫时,高士奇总是装着一袋子金豆子,当后宫太监只要告诉他皇帝最近看了什么书、听了什么曲儿、跟谁说了什么事儿,就立马送一颗。等他出宫的时候,袋子几乎空空如也。
康熙皇帝剧照
因为有“耳报神”,高士奇可以对皇帝的一举一动掌握得清清楚楚,皇帝问他的所有事他都能对答如流,因此又进一步让康熙感觉跟这人“对脾气”、“有共鸣”。
康熙十四年(1675年),高士奇被授职詹事府录事,不久升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
高士奇虽然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但他知识颇为渊博,算得上一位“杂家”,天文、地理、经学、诗文、历史,无一不通。康熙帝涉猎广泛,他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感兴趣,高士奇与他一拍即合,两个人相见恨晚,最后“亦师亦友”了。
三、因行事不端遭弹劾,皇帝袒护得善终
高士奇在被康熙皇帝提拔之后,又因为备受康熙皇帝宠幸,权势日盛,和朝中很多高官关系密切,他和朝廷大员王洪绪等人勾结在一起,结党营私,多次向自己的下级索要贿赂,打压其它官员。一些清廉正直的官员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杭州西溪高庄高士奇与康熙皇帝塑像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左都御史郭琇就在暗中收集高士奇的罪状,在高士奇权势最盛的时候,以欺君灭法,背公行私,谄附大臣,揽事招权四条罪状弹劾了高士奇,并且十分详细地列举了高士奇犯下这些罪状的确凿证据。
要命的是,这条条罪状都有证据,高士奇一个都辩驳不了。康熙皇帝见状,不处理也不行了,就把高士奇革职。但是之后康熙皇帝南巡,还曾经让高士奇两次接驾。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等风波平息之后,康熙皇帝又再次召他回朝担任礼部侍郎,然后担任《明史》纂修官。
1702年,高士奇再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大学士,并加封正一品官员。后来高士奇老母病逝,1703年,高士奇也病逝,被康熙皇帝追谥为“文恪”。
高士奇书法作品
四、上进精神可敬,行事作风可恶
高士奇从一位既没有考取功名,家境又贫寒的汉人学子,成长为皇帝恩宠的清代学者与著名大臣,完全凭的是他自身的才学与刻苦努力,他的自学与不断追求上进的精神,值得人们敬佩。
另外,高士奇一生绝不插足内政、不参与党争,只是偶尔地给予一些中肯的建议,这是他能够长久不失去皇帝恩宠的法宝。
然而,高士奇为讨好皇帝,不择手段收取贿赂、结党营私、打压对手的行事作风是非常可恶的。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作为新时代的公民,要完全杜绝这些恶行,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高士奇影视形象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