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业余选手战胜专业高手,教育有何用?

枫语联翩 2024-06-18 20:10:32
(1)

近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入围名单中,参赛选手共801名,分别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龄22岁,大多数都来自顶尖高校如麻省理工,北大,清华等;

一名来自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的中专生姜萍以93分获得入围名单的第12名。

在这份决赛入围排名中,排在姜萍前面的都是清华,北大或是国外名校的大神;

排在姜萍之后的依然是清华,北大,国外名校的大神,甚至是中科院博士;

而姜萍就在这前后夹击当中,获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

姜萍一夜之间成为了众人仰慕的天选之人,天才少女;

而其实,这位天才少女在中考时,满分750分,只考了620分左右,重点高中在江苏当地要达到650分,甚至700分才能上线;

姜萍最多读普通高中或者中专,而普通高中和中专基本上无缘一本以上的高校。

一位天才少女却连重点高校的门都摸不到;

她的天赋究竟有何用?

网友们难免发出灵魂拷问;

一问,难道顶尖高校的学生都没落了吗?

二问,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否进入了误区?

(2)

今天的高考取材模式的前身是盛行了几百年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考取进士的人数,除了宋代,在唐元明清时期,每次考中的不过30-50人左右;

看一看古人在科举考试中都有哪些表现;

有人一考就中,连中三元,这是运气和才华都爆棚者;

有人要连考两次,三次才能考中,然后步入仕途;

还有的人平时表现极好,却总是考场发挥不力,屡试不中;

更有人屡屡名落孙山之后,就此认命,不再涉水科考。

比如,韩愈的诗词为世人崇拜,科举考试却三次不中,想想当时的他是多么郁闷,可能差一点就抑郁了;

王阳明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明明从小就是有目共睹的神童,却也屡试不中;

好不容易在连考两三次之后终于考中,走上了仕途道路。

左宗棠当年科举考试之路也是一波三折,最终只获得了个举人身份,无缘进士;

左宗棠始终耿耿于怀,甚至还闹出在62岁时宣布要在当年参加科举考试;

慈禧老佛爷听到后哭笑不得,随即赏赐其同进士出身,无需再科考了;

否则,左宗棠可能会成为科举考试年龄最长的考生。

黄巢起义的灵魂人物黄巢当年也是屡次名落孙山,最终只得不甘心的放弃;

洪秀全当年也是屡考屡败,最终以放弃结束学生生涯。

(3)

而对于考中进士者未来的职业发展,也遵循着不小的不确定性;

有人考中状元,仕途却表现平平,历史记录中根本毫无存在感;

有人的进士排名只是处于二三甲之流,却成为名将重臣,国家栋梁;

看到这里,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就是,考试这种事情充满了不确定性;

大多数人遵循大规律的趋势,平时表现优异,考场发挥就不会偏离太多,考中举人进士只是时间问题;

而少数人却会走出独立行情,遵循小规律;

明明平时很出色,考场却表现一般,最终遗憾落榜;

还有更少数人,平时表现一般般,却能考试中发挥极佳,超常发挥的那种,让旁边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羡慕嫉妒恨;

而更更少数的人,却要经过反反复复几次考试,才能考出较好的成绩。

其次,考试这种事情,对于判断一个人的未来而言并不可靠;

即使考试成绩遥遥领先,并不能决定未来的成就;

尤其对于一次性的考试,科举考试,高考,研究生考试而言更是如此;

由考试引发的未来发展状态是各异的。

(4)

回到天才少女姜萍的数学成绩上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结果?

第一,教育选拔和筛选做不到因人而异,做不到对每个人都公平;

考试只能保证大体上公正,客观,做不到绝对公允;

这当中会有遗漏,会有错过,也会有奇迹,会有努力改变现实的神话。

某些有些许偏才天赋的人就有可能被埋没掉;

如姜萍一样,虽然在数学方面有天赋,但是总分够不上重点高中分数线,也只能去读普通中专。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教育的标准是公平的;

大多数被高考筛选出来的人能做出更好的成就,被考试淘汰的人会更默默无闻的保持平庸。

第二,即使有天赋也需要伯乐去发掘和培养;

姜萍的数学天赋是在中专读书时被一位王闰秋老师发现并尽心培养,才在竞赛中发挥出来的;

没有这个发掘和培养的过程,大概姜萍也依然默默无闻。

从这一点,我想到了刘翔;

刘翔也是先被教练孙海洋发现,然后培养,最后才出其不意发挥出色,表现出天赋的;

很多明星,网红,能够出圈,也大多遵循这个道理。

有天赋也并非一出生就天赋异禀,与众不同,虽然个别人是这样的;

更多人的天赋是需要训练,练习才能表现出来的,也就是一个提供资源和资金扶持培养的过程;

即使是一匹千里马,能否遇到自己的伯乐,需要运气。

第三,即使没考上重点高中,没考上985,211,人生依然有机会;

人生绝非高考一条路;

考上和考不上对于未来都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考上大学,考上985的,未来不一定就是繁花似锦;

没有考上大学的,也有机会如姜萍一般,在某个时刻出其不意一枝独秀。

(5)

我们的教育病入膏肓了吗?

姜萍的结果既说明不了教育的成果,也说明不了是悲哀;

它只是个例,只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的集中体现;

毕竟这只是初赛成绩,还有决赛在后面;

不必因为一次考试就沾沾自喜,更不必妄自菲薄;

说的自白一点,它只是生活中的一滴水花。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5 阅读:1688
评论列表
  • 2024-06-23 16:23

    费马,业余数学家的代表

  • 2024-06-22 17:08

    伪命题!!![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象棋吕钦,许银川也试过输给业余选手吧。那象棋还是发展顺利。数学职业输一次业余不正常?[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22 01:30

    教育当然有用,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强的自学能力的。就是很强的自学能力,也是由教育来开始引导的。

  • 2024-06-22 17:23

    作弊

  • 2024-06-22 18:03

    小编走极端了,不能因为个别天才而否定全部

  • 2024-06-22 11:04

    天天炒,只为洗白犹太阿里!

  • 2024-06-22 17:16

    小骗子一枚

  • 2024-06-22 23:32

    坚决支持姜萍同学的家人老师及同学们收集证据,坚决起诉那些毫无证据就造谣污蔑、网暴未成年人的人渣。

    最佳观众 回复:
    可以起诉,但是需要先证明自己的水平,否则怎么证明别人是造谣呢?我是坚决支持先自证水平,然后再起诉那些造谣者的。
    用户18xxx92 回复:
    证明水平,谁来评?你吗?组织费用谁出?你组织,你掏钱,评国际知名评委别,怎样?什么话张口就来。
  • Xome 7
    2024-06-24 10:22

    这正是高校不敢录取她的原因 她扇了他们耳光

    眉月梢挂 回复:
    当人家高校都是跟你一样傻的吗??没有当面测试过、仅凭一份网上开卷考的比赛、都不知道是不是本人考的成绩就去录取啊,再怎么也得先本人面对面佐证一次啊[横脸笑][横脸笑]
  • 2024-06-18 20:59

    自媒体少蹭热点就行了,过份支持容易舆论捆绑,反对过多容易网暴。所以少废话、多吃瓜,静待花开,结果自有“官”论

  • 2024-06-23 19:42

    数学这种本身就存靠天赋,,,

  • 2024-06-24 12:11

    基础教育更多是启蒙,高等知识是需要天赋和钻研的,不能混为一谈

    枫语联翩 回复:
    是的,普通的学习不需要天赋,想要出类拔萃就需要点天份了。
  • 2024-06-24 12:34

    没有考试、没有教育,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埋没,有真材实料就不怕检验

  • 2024-06-25 10:53

    苏小妹对苏轼言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 2024-06-19 08:34

    清华北大就该录取,有特长啊,比全红婵杨倩更有资格。

    孙贼补药碧莲 回复:
    你如果有项技能排在世界前几,你也能进清华北大
    眉月梢挂 回复:
    当人家高校都是跟你一样傻的吗??没有当面测试过、仅凭一份网上开卷考的比赛、都不知道是不是本人考的成绩就去录取啊,再怎么也得先本人面对面佐证一次啊[横脸笑][横脸笑]
  • 2024-06-20 22:55

    决赛取得名次再说吧!毕竟初赛是线上48小时开卷的,决赛更有说服力

    咚咚 回复:
    同一个赛道题目一样,0-8到考一个,拿到题目和答案让她背个几小时,在考,一样行,这种考试模式有很大的作弊空间
    重案组之虎曹达华 回复:
    怪不得各大名校都不买阿赛的账
  • 2024-06-24 17:42

    教育啥用?你就是最好的例子,接受过正儿八经的高等教育,就不会信姜神。初中数学88?随便拉个five本科生,初中的数学不可能低于100分。天才不是没有,印度的阿玛努金,泥腿子出身。但人家上学的时侯,数学拉满,其他科反向拉满,被学校劝退了[吃瓜]

  • 2024-06-23 20:43

    再好的制度都有遗珠,没有什么奇怪的。制度本身只是尽可能多的找出人才,不可能把所有人才都找出来。丑国为了做中情局的实验,硬生生地把一个数学天才逼成疯子,那么丑国的教育也没用了?

    枫语联翩 回复:
    正解!
  • 2024-06-23 16:07

    教育没用你们就别让孩子上大学了。

  • 2024-06-23 18:50

    天赋和有名师教导,而且人家本身就爱数学,爱学习,真以为随便就能考到12名?

    眉月梢挂 回复:
    别傻了,很大概率是后面团队推出来的傀儡
  • 2024-06-23 11:25

    马云又对高考下手了?太好笑了

  • 2024-06-23 19:21

    像赵斌这样的人渣!再好的教育也是国家的威胁!应该重点查一下这贼

    孙贼补药碧莲 回复:
    你什么身份质疑他
  • 2024-06-25 13:07

    看来普通大众认知有误!所谓的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只需后天多加努力,不出三,五年随手拈来!

  • 2024-06-19 16:54

    如果是真的可直接进入中科院搞数学研究。

  • 2024-06-23 16:28

    有天赋的人专心做一件事肯定会有结果,如果学校那种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全面学习,学得多自然不精

  • 2024-06-24 10:00

    教育无用,咋百分之九十几都是名牌大学的

  • 2024-06-23 07:18

    教育是有用有贡献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出了严重的问题!

  • 2024-06-23 13:15

    貌似聪明的人类真的很貌似啊!就算江平成功了那也是十一分之一的概率;你却用这么微弱的概率,发出教育有何用的感慨?按照你的意思,以后人类都不用读书了?你的言下之意是读书无用。以后的高科技产品都不需要办理文化就可以搞出来了???这些人的思维太貌似聪明了!!!

  • 2022 1
    2024-06-23 20:50

    乱扯+胡扯!

  • 2024-06-24 06:02

    不是白就是黑。这是现在社会很多人的思维。

  • 2024-06-24 20:26

    勤奋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

  • viop 1
    2024-06-25 05:22

    让读中专的人上重点大学,这教育才没用吧[得瑟][得瑟]

  • 2024-06-24 22:36

    大学毕业出来的朋友心里有数,产业链的味道相当浓厚!!!

  • 2024-06-25 08:27

    看这题目就一流量傻子

  • 2024-06-25 14:31

    这都是极个别现象,中国只有一个姜萍,任何时候极端观点都站不住脚

  • 教育的作用嘛,远的不说,可以让你不上当

  • 教育就是弥补天赋差距的

  • 2024-06-24 13:14

    啊对对对,教育没用!大学都撤了吧,没用!

  • 2024-06-24 08:53

    没什么问题

  • 2024-06-25 12:22

    这种文章,建议一定要封杀!岐文怪论!不是什么好的正能量

  • 2024-06-25 15:57

    华罗庚也是自学成才怎么没人说三道四[抠鼻]

  • 2024-06-25 20:01

    我早就说过天才都是靠自学的,不是我贬低老师,你看中国最厉害的人才都干嘛去了,就知道当下现状。

枫语联翩

简介:以独特视角看世界,注重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