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电视台的主持人就像是快餐,红的时候万人空巷,不红的时候无人问津。
这话听着刺耳,但放在央视《等着我》的两位主持人身上,好像又有点道理。
当年靠着寻人节目爆火的舒冬和李七月,一个转行去教大妈腌泡菜,一个好像直接从观众的视野里消失了。
这俩人,到底经历了啥?
爆红后,他们去哪了?
2015年,《等着我》这档节目,简直是火得一塌糊涂。
寻亲的泪水,团圆的拥抱,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舒冬和李七月,也跟着节目一起走红。
一个被夸是“小撒贝宁”,一个被捧为“倪萍接班人”。
按理说,这俩人应该趁着这股劲儿,往更高的方向发展才对。
可谁能想到,节目停播后,他们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没了消息。
再出现的时候,一个成了农业频道的主持人,一个…唉,更让人唏嘘。
这从云端跌落的感觉,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舒冬:男神“陨落”?
说起舒冬,那可是个学霸。
北大毕业,还在凤凰卫视和《中国电影报道》实习过。
2006年,参加《开心词典》的主持人选拔赛,直接跟杨澜搭档主持晚会。
进了央视,一开始在科教频道打杂,主持的节目也没啥名气。
直到主持了《旗鼓相当》,才开始有点人气。
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结果《等着我》的邀请函来了。
舒冬摇身一变,成了寻人团团长。
这下,他彻底火了。
每次从那扇寻亲大门后面出来,观众的心情都挺复杂的。
找到亲人固然高兴,找不到,那真是让人难受。
但不管结果如何,舒冬的出现,都能引起一片尖叫。
倪萍都调侃他,说他的人气快赶上撒贝宁了。
身为寻人团团长,舒冬经常跑到偏远乡村,风里来雨里去。
但他从来没抱怨过,觉得只要多努力一点,找到人的机会就能大一点。
每次看到那些失望的脸庞,他心里也难受,还得强忍着情绪去安慰嘉宾。
靠着颜值和嗓音,舒冬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男神。
可就在大家以为他会一直在寻亲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时候,他却被调到了农业频道,主持起了《生活圈》。
这节目里,他不再是西装革履的主持人,而是系着围裙,教大妈们腌泡菜。
这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观众们惋惜的同时,也感慨,这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啊。
现在电视上都很难看到他了。
李七月:彻底凉凉?
接替舒冬的,是李七月。
她的经历,跟舒冬有点像,但现在的处境,可能比舒冬还惨。
李七月是《主持人大赛》出来的,得了优秀奖,进了央视国际频道。
舒冬离开《等着我》后,她就成了寻人团团长。
一开始,观众不太习惯换人,但慢慢地,大家被她的表现打动了。
青春靓丽的外形,温柔的声音,强大的共情能力,让她迅速圈了一波粉。
李七月也很谦虚,说这档节目让她成长了很多。
第一次参加《等着我》的录制,她就碰到了“熊贤艳寻母”的案例。
看到熊贤艳因为没找到母亲而崩溃大哭,李七月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她努力克制情绪,专业地主持完节目。
录完节目,已经是凌晨了。
李七月一个人开车在北京的街头,听着悲伤的音乐,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她说:“只期望世间所有的离别都能够拥有再次相聚的时刻。
”
大家都见过李七月跟嘉宾一起落泪的样子,看得出来,她是个善良又细腻的姑娘。
她总是用微笑传递能量,有人评价她,说她像“七月”一样,细腻真诚,热情开朗。
2019年,李七月参加主持人大赛,还得到了董卿的高度评价,拿了文艺类主持人的第一名。
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更是让人惊艳。
大家本来以为她会有更好的发展,没想到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从《中国诗词大会》离开后,她就很少在央视的大型节目里露面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她也被安排到了农业频道,主持的节目收视率比舒冬的《生活圈》还低。
稍微有点热度的,就是《我的宝藏“村晚”》和《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之类的节目。
但不知不觉中,李七月就被人遗忘了。
很多人都替她鸣不平,觉得她的能力完全可以留在主流节目里。
虽然在央视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还被贴上了“农业主持人”的标签,但李七月好像找到了另一种价值。
她深入基层,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还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看得出来,她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她还开始参与助农活动,帮农民免费宣传农产品。
从炙手可热的主持人,到现在的“隐形人”,李七月经历的落差,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她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找到了让自己快乐的途径。
这说明,内心强大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能成功。
这世上,没啥永恒!
看完舒冬和李七月的经历,我突然明白,这世上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情啊。
所谓的热度和流量,都只是暂时的。
幸运的是,舒冬和李七月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他们在《等着我》里的表现,已经成了观众们难以忘记的记忆。
其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与其执着于过去的辉煌,不如珍惜眼前的风景。
或许,离开聚光灯,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如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