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儒家批判了千年的先秦大v杨朱的言论

猫猫看史 2020-04-03 19:13:27

在我20岁左右的时候,对我人格影响比较大的是孟子,我今天重点想说孟子,但不是说孟子本人,是通过孟子说另外一个人--杨朱

在他的著作当中,杨朱是一个被经常提及的被孟子集中火力批判的大反派。杨朱也是先秦诸子之一。按照今天的网络语言来讲,杨朱那是绝对的网络大v他的粉丝没有1000万也有几百万,要知道在先秦中国的人口总共也没多少,在秦统一的时候上限也就不过2000万人左右。杨朱生活的年代,他本人的生平是一个谜,不过大概杨朱生活的年代比孟子稍早是事实。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那个年代,只要是有人群交往,大伙要聊一聊政治话题、八卦话题什么的,就没有不谈到杨朱的。

杨朱和墨子,也叫墨翟,堪称是先秦时代两位网络大v,孟子曾经痛心疾首地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翻成白话,就是说杨朱和墨翟这两人的观点是流传天下,传的满世界都是满世界都在聊,不是在说杨朱,就是在说墨翟。所以可见这两位影响非常大,说他们是网络大v是不过分的。可是很吊诡的是,这么一位风靡全国的网络大v杨朱没有留下自己的什么著作? 今天的人要了解杨朱,主要是从别人的转述当中看来的,才知道这位大v当年说过什么?所以杨朱的观点是散布在像孟子、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这些著作当中。 今天我们对于杨朱最主要的了解还是来自于孟老夫子,而孟子主要是骂杨朱的,所以我们今天的人对杨朱主要是个负面印象。

孟子最有名的一句话是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拘无束是禽兽也,你看这个骂的是很激烈的。他还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孟子很愤怒,他说杨朱这个家伙非常自私,他的主张就是为我,这是无君目无尊长是反社会。而墨翟这个家伙是讲兼爱,他跟杨柱正好是反过来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那种爱心泛滥式的博爱。墨翟主张爱别人的父亲就要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要爱无差等,所以这叫无父。他是儒家所说亲亲尊尊的直接的反面,所以孟子说这两个家伙的歪理邪说只要还在流行,我们孔子的正道就无法得到彰显。 这两个异端邪说蛊惑人民是假冒人意,是败坏世道,所以孟子很痛心疾首。

孟子之所以这么批判杨朱,是因为杨朱有一句名言叫做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句话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一毛不拔,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么来的。 孟子就有感慨,他觉得杨朱这两个异端对这个世界的危害太大了,所以孟子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叫做辟杨墨,就是要对杨朱墨翟他们的观点作坚决的斗争。要把他们赶出舆论场。这里就涉及到杨朱最重要的观点,被转数最多的叫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什么意思?从字面上也好理解,他表达的是一种极端的利己主义,就坚决不利他,一毛纸一根头发,就说我把我一根头发,我自己的损失如此轻微,就能够让世界变得美好,就能达到立天下的目的,能让所有人获益,这事儿我也不干。 你看他很自私,自己一点损失都不能受。孟子痛斥杨朱是无君, 不过孟子又有另一个表达,他说逃墨则归于杨,逃杨则归,就是说大家都意识到了墨翟的危害,那就会去认可杨朱,可是当人们反应过来杨朱也不是个好鸟,那就会归于我们儒家了。听起来孟子好像是觉得墨翟和杨朱这俩人都很糟糕,但是墨翟比杨朱更糟糕。所以又有一个杨进墨远的说法,就是说杨朱和墨翟这两个家伙虽然都是恶棍,但是杨朱的观点相对来讲偏离正道还没那么远。 为什么会有这种理解呢?汉代的儒生赵琦,他在注释孟子的时候说,杨朱之道为己爱生,虽为李尚德,不敢毁伤之一。那意思是说杨朱不是讲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虽然很离谱,但是出发点他还是不愿意损一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是不敢随便毁伤了。所以说杨朱的逻辑出发点,它还是伦理所带来的责任,所以它坏还是坏的有限度。而墨翟的观点是啥?爱别人的父亲,他得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把家庭伦理不都破坏了吗?所以以儒家的观点来看,那就跟共7差不多,绝对是更坏的。

这个解释老实说我觉得还是有点牵强,因为他是从儒家自己的立场出发,把别人都狠批一通,然后又从你自己的观点出发,说杨朱的观点逻辑上离我们比较近,相比没有那么坏。所以总的来说他论证过程还是缺乏说服力,是自说自话。 上面说了这么久,好像是引述批判杨朱的观点比较多,我不知道大家读到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句话的时候是作何感想? 我的第一印象啊,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这个家伙太自私了。可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有一个问题蹦到了我脑子里面,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种极端,没有正能量极端违反公认伦理道德的话,今天的人都是觉得不可接受的,可是在2000多年前这种离经叛道的观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追随呢?孟子不是说杨墨之言盈天下,天下不归杨则归墨,请问杨朱网络大v他是怎么当上的?为啥有这么多人认同他和他产生共鸣,你不觉得奇怪吗?难道说全天下的人有一半脑袋都秀逗了,都不讲道德了?你觉得这讲得通吗? 要知道杨朱墨翟人家是真正的草根网红,在官方主流意识形态里面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因为杨朱墨家学派,它不像儒家和法家,他们的门人、弟子,很少有位列卿相的,就是说他们学派当中的人很少有去当官掌握政权的。老师说墨家学派还有一些做官的杨朱学派这边比起来就真的没有了。所以人家之所以流行起来,真的是靠草根粉丝捧起来的。 孟老夫子他走的路还是官方主流那一套,他老人家经常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传食于诸侯。孟子那也是去游说诸侯,经常带着一大帮学生走到哪讲座就办到哪,声势浩大。可是人家杨朱真的就不是走这条路,人家是靠朋友圈默默转发推荐,这么积攒起来的影响力。请问难道大家都傻了吗?去转推自私自利这么没有正能量的人吗?所以问题在这里就浮现了,可以肯定情况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句话的关键是把谁的毛? 你自己的毛,还是把别人的毛?你说把我自己的一根头发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也坚决不干。那是太自私了。可是你要去把别人的头发理由是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一根头发再少那也是别人的,请问你凭什么去拔呢?凭啥你说了算呢?

第1种情况是你个人的道德问题,第2种情况他就不简单是道德问题了,他是个人权利的问题,是统治者行为合法性的问题。大家看到这中间的差别了吧?你把一句话单独拿出来,脱离了上下文,经常有分歧很大的理解。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 这句话有两种语境是完全不一样的,潜台词环境,第1种就是这一根头发一毛是我自己的。 当我看到这个世界很悲惨,而我又自发地认识到是我自发的,不是别人强迫我的。我自发的认识到只要我付出一点点,拔掉一根头发,让自己蒙受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损失,别人就都能幸福。这个时候我就面临着一个道德判断,我拔还是不拔好?我决定我还是不拔,这是一个场景。

第2个场景就是有别人来说服我,说你看你只要损失一根头发,让我来拔掉你的一根头发,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美好了。你就让我拔了吧。可是我还是说我不信你那一套,我就不让你拔,这又是一种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

第1种场景,咱们不说了啊,那就是自私自利,非常简单的。第2种场景,就不能简单说,是自私自利了,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历朝历代的当权者是不是经常说种话?他说你看咱们只要加一点点税,对你们来说只是损失一根头发,很微不足道,对吧?加一点点税,我们政府就可以办福利了,有了福利我们这个世界就变得更美好了,所以你只要损失一根头发,世界就变好了,你就让我拔了,你就同意加税吧? 请问你干不干呢?可能就会有朋友说我还是不干,对吧?你朝廷今天拔我一根头发,明天就把我一撮头发,你办社会福利效果怎么样呢?效率低下,养了一堆专门吃福利的懒人成了奖懒罚勤,消磨了整个社会的进取心和勤奋精神。我凭啥让你拔?我今天就不让你拔啊,我就一毛不拔了,你怎么着?所以这又是一种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

第1种场景是自私自利,大家都会鄙视。第2种场景你就不能简单说是自私自利,他有很深的一套,对于社会怎么运行的社会伦理的一套思考,是不是就会有一些朋友产生共鸣了,你是不是就会在朋友圈默默的转发了 呢?所以总结今天的话题,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这句话,让杨朱背了2000年的黑锅。今天说了一些话,好像对孟子不太赞同,其实孟子他的观点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也很推崇他,只是今天具体讲到杨朱个案,所以和孟子的观点有些出入,我们以后有时间再来聊孟子。 
0 阅读:10
猫猫看史

猫猫看史

一家之言,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