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十年局势错综复杂,越军341师上校副参谋长阮春山在边境战争时候竟然甘愿冒着背叛国家的风险直接向咱们投诚了?
他投诚消息传出来之后,双方都炸了锅,这背后是有什么隐情么?阮春山的投诚又对局势发展起到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中越边境正在战火交锋的时候,战士们正全神贯注的盯着战局,谁知越军341师上校副参谋长阮春山,竟一人穿过边境来向中方投诚?
要知道341师是越军的主力部队,长时间冲锋在战场上的第一线,让我军头疼不已。而阮春山可是在341师的核心指挥层,对341师的统战计划还是兵力部署可以说是尽在掌握了。
如果他是真的要投降,那以后的战局可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了!
核实了阮春山的意图以后,中方立刻将人转移到安全区域进行保护,随后就安排了情报人员和阮春山进行沟通。
若能从他嘴里问出什么341师的消息,那未来战局走势将不言而喻。
谁知阮春山却没有如愿的全盘托出:我过来投诚只是不愿意继续为他们效力了,但是别的情报我说出不出来,也不能说。
情报人员将阮春山的话原封不动的回答给了上级,上级很疑惑,按理来说,阮春山若是想要尽快结束战斗,应该更尽心的帮忙,而且他甚至不愿意说为什么要加入中方。
阮春山好歹也是个高层,他临阵倒戈的消息压根没瞒多久,就被越南军方高层知晓,他们比谁都知道阮春山拿着多少秘密,也不知道阮春山这个时候泄露了多少。
为了保证战局走向不受影响,他们紧急调整了作战计划,重新安排了兵力布置,为的就是让中方不敢相信阮春山的话。
至于阮春山倒戈一事,也引起了一片哗然,有人觉得他是不看好越南军方,有人觉得他想要快些结束战斗,还有人猜测是越南内部发生了权力制衡,但到底是因为什么,只怕只有阮春山一个人清楚。
阮春山的决断阮春山的决断其实不难猜,这些年来中越边境打仗打的时间越长,越南在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越难走。
中方的军事体系要远优于越南,而且在双方多次交战的时候,越军已经明确的感觉到了,他们根本不是中方的对手。
尤其是老山战役,中方的炮兵部队结合了侦察情报,在越军阵地长时间高强度的进行了火力覆盖,将他们当地的很多防御工事和有生力量全部摧毁。
越军光是在老山、者阴山等地的牺牲就不容小觑,大部队补充兵力的速度持续上涨,当地百姓过的那叫一个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
军事上如此,经济上就更严重了。
打仗损失最大的还是劳动力,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很多农田都荒芜的无人可种,而且越南内部粮食产量每年都会逐渐减少,最后甚至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为了能够确保前线战争局势发展,越南内部所有的领域都倾向于军事发展,百姓的生活物资都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国内各地叫苦连天。
这仗不仅是百姓不愿意打,就连越南军方的战士们也都不愿意打。
谁不想能够回家好好的过上好日子,谁又想在猫耳洞这种阴暗潮湿疾病细菌各处都是还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搏命。
更何况他们打的这场战争也不是为了保卫越南,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打,所以时间一长,前线的这些越军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遭受了各种各样的折磨。
而阮春山又是341师的上校副参谋长,他从来都不是越南那边的主战派,所以经常去往前线和战士们沟通。
他知道的消息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基层的,眼看着那些战士们个个面黄肌瘦,而且每次看见他的时候眼里的目光都带着期盼。
阮春山没有办法继续承受这样的折磨,也希望能够尽快的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荒唐战争,这也是他为什么当时下定决心只身穿越边境前来我方投降。
内部糟乱不堪中越边境的战争也是越大越长,越南国内局势的变化也越来越频繁,内部矛盾积少成多,阮春山作为亲历者,怎么可能不知道当时有多紧张。
而且越南共产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路线分歧也越来越多,黎笋就是一门心思往自己手里捞权,可谓是彻头彻尾的强硬派。
一直想要去中南半岛建立霸权,长此以往下去越南的状态会越来越差,尤其是出现党内争权的这种事情。
阮春山更是从这个时候明白,若是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对于他们这些在前线卖命的将士们来说,唯一的结局就是莫名其妙的把命填在这儿。
而且自己在341师的时候,虽然说对于战局以及军事排布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但是内部组织结构太过于复杂,并不团结,在仅有的武器资源争夺上更是先打一小架,然后才集体对外。
至于那个对外到底是否集体,那就不言而喻了。
而且最让他觉得心寒的是越南高层完全都不顾前线叫什么死活,在前方制定军事战略的时候,也是根据后方的权利和地位尔虞我诈,根本没有根据实际战场的情况做出决断。
眼看着部下折损数量越来越多,他也不想再继续这样被动下去了,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哪怕背上骂名也要结束现在这种荒唐的局面。
在越南内部矛盾持续加剧的情况下,阮春山所言所行并不符合黎笋那边的利益需求,在军队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低,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他虽然忠心耿耿的愿意为了越南征战,但在越南高层内部核心已经烂掉了的情况下,他必须要优先对战士们的性命负责。
恰好站在越南对面的中方善待越南俘虏,发展理念还有综合实力,都是阮春山的理想状态,所以他才毅然决然的决定踏过边境,主动投诚。
他这么做不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活命,更是为了那些和自己一样想要好好活下去的战士们找一条出路。
对他来说,中国比越南那些高层要更加可靠,也更加可信,也不知道我现在应该高兴的是中国没有让他失望,还是应该伤心的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另外一个国家。
阮春山投诚以后,自然是成为重中之重的保护对象。
除了他以外,他身上带着的那些情报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情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斗,也能够让中方和越方的战士能够早一点儿各回各家。
阮春山最开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并没有直接泄露情报,而是在和中方情报人员以及高层领导多次沟通之后,确定了中方的确有能力根据自己提供的情报更好的扭转战局,他才合盘托出。
他提供了越军341师的兵力部署图,而且还把自己之前所知晓的各团部,连部,营部具体的驻扎位置全都标注出来了。
而且这些信息非常精确,相比于我方派出情报人员探知回来的消息不知道精确了多少,甚至还包含了越南军方最一线的战力分布。
越南军方虽然因为阮春山的叛逃而觉得非常恼火,甚至也对当下的战略部署做出了一定调整,但是这种调整无法覆盖全部战力,而且先机已经握在我们手里了。
不止如此,阮春山还把自己之前在341师工作的经验拿出来用帮着我军预测对方巡逻和埋伏的路线。
虽然我军作战和反侦查能立即强,但是也比不上阮春山这个对越军“知根知底”的存在。
除此之外,阮春山还将越军近期在边境的一些渗透伪装计划全都说了出来,咱们这边也根据他所提供的消息做好了预判和反制。
越军想要凭借这种方法间接的打击我军,算是胎死腹中。
而且咱们对越军的武器类型了解也仅限于在战场上实战所得出来的经验,或者是收缴对方的武器,但是阮春山来了之后,他将越军内部所有武器的性能,数量以及各种配备安排的优势和短板全都详细的做出了介绍,真的间接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局势。
结语阮春山投诚这件事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战场上,还一直扩散到了国际方面。
他临阵倒戈,选择投诚于中方,几乎一瞬间就成了国际舆论的热点,而且还让其他国家明白了中国在边境战争的正确立场以及越南内部到底有多糟糕。
越南国内更是两极分化,一部分人认为阮春山这么做是代表了他们所有人的想法,不愿意继续为已经腐烂到不行的越南政府效力,另一小部分人认为阮春山是叛徒,但更多的人还是呼吁着能够尽快结束战争,过上和平生活。
站在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阮春山的投诚是中越边境战争的一个重要转向,这个投诚不仅是促进了战争结束,更是为双方和谈与沟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
《红色警戒——对越自卫反击战全记录》,作者:老克、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