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专业游戏选手,但在装备上,我倒是从不含糊。耳机一直使用的是罗技G Pro X无线版,作为售价四位数的耳机,体验一直不错。所以,小表弟在体验后也一直想拥有一款专业的游戏耳机。但无奈囊中羞涩,最终考虑了他的需求和预算后,我给他推荐了雷柏VH800双模无线游戏耳机,300块不到。
外观
包装是雷柏一如既往的风格,正面是实物渲染图,背面和侧面是产品的规格和参数,比较让人意外的是,它除了2.4g的无线接收器之外,还提供了蓝牙的连接模式。这一点,甚至千元级的罗技G Pro X都做不到。
开箱后所有的内容物就是这些:耳机本体、可拆卸式的长杆麦克风、USB-C数据线一根、快速开始指南一份、无线接收器一枚。
从包装中拿出耳机时,耳机的质感着实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会觉得和我的G Pro X不相上下。没有采用那种特别浮夸的电竞风格,整体以黑色皮革和灰色金属拼接为主,反倒是有些许简约商务的范儿。
可伸缩式的头梁骨架为极具韧性的钛合金材质,内部填充记忆海绵,外层用了黑色蛋白皮加以包裹,两侧用精致的缝线做了包边处理。
头梁处还印制了显眼的雷柏logo。
头梁内侧也做了LR左右区分,实话说,这个真的很有必要,我就不止一次干过左右不分的傻事。
耳罩为深空灰配色的椭圆形,除了耳罩上的雷柏logo外,外圈也做了循环RGB灯效装饰,这应该也算是VH800在外观上少有的电竞属性。
耳罩内侧一样是用的黑色蛋白皮包裹,填充了厚实的记忆海绵,回弹性不错,佩戴时可以极大的缓解头梁对头部的压迫感。
耳罩和头梁间采用了Y型骨架相连接,支持五档长度调节,不管是大头围还是小头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长度。
相对极为简洁的右侧,耳机左侧耳罩集成了所有的控制按键,依次是开关、麦克风接口、指示灯、Type-c充电口、灯效开关、音量调节和模式按键。
全部集中在左侧的好处是,玩游戏时,左手一只手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坏处是,耳机右侧会感觉按键过多,有点局促。
佩戴体验
出乎意料的好,也许是因为我本身头围就不大,VH800给我带来的压迫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蛋白皮和记忆海绵亲肤和透气的特性,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憋闷的感觉。
头围稍大的表弟佩戴上之后,同样表示舒适性很赞。
音质表现
雷柏VH800的物理双音腔结构,大的单元负责高频和中频,小的单元负责低频,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在游戏时做到更精准清晰的音效定位,对于FPS这类的游戏有很大的裨益。
至于在音乐上下了极大功夫的原神,只有用高品质的游戏耳机才能完美还原游戏里澎湃大气的BGM,让玩家更好地沉浸在游戏氛围里。这么优秀的中国原创游戏音乐,真的不要辜负了。
同时,雷柏VH800采用了40mm钕磁发声单元,单张成型复合膜石墨烯材质,整体的音质在这个价位算是非常优秀的,低音饱满,高音细腻,中音清晰,整三频表现较为均衡。平时不玩游戏,单纯用来听听音乐也是绰绰有余。
这个可拆卸的麦克风也大有讲究。整体柔软且富有韧性,方便日常的自由调节角度,让麦克风靠近嘴部又不容易爆音。配合麦克风头360度全指向拾音,降噪算法,可以有效周围环境的噪音,即便是在较为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清晰地向队友传递指令。
连接方式及续航
如前所述,雷柏VH800提供了2.4G无线和蓝牙两种无线连接方式,结合我自己的使用习惯,我个人在玩游戏时,更倾向于用2.4G无线连接。无线接收器和罗技的大小相当,信号接收能力更强,延迟低,稳定性也更高,可以说是游戏时的最佳选择。至于蓝牙连接模式,我更习惯用它连接手机、Pad一类的设备,用来听听音乐或是看剧,适合更休闲一些的场合。
至于续航,雷柏VH800内置了1200mAh的电池,官方宣称在不同场景下可以有17-46个小时的续航时间,按照我现在只在周末玩个三五小时的习惯,充满电之后,基本是可以做到一个月充一次电,续航能力还算是比较让人安心的。
至于这个RGB灯效,开着的时候比起寡淡的G Pro X确实炫酷不少,增添了一抹亮色。当然,RGB开启后,续航能力会有所下降,但你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想省电,关闭灯效就好,想炫酷,就开启。选择权都在你的手中。
所以,综合体验下来,雷柏VH800真的是用三百元的价位做到了它能给的一切,至少和千元级的游戏耳机相比,它在音质、佩戴舒适性上都没有明显的落后。RGB灯效,甚至蛋白皮的柔软性甚至还有超出。结合它的价格,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对了,这个雷柏的RGB耳机支架我推荐入手一个,耳机支架的同时还是RGB的拾音灯,可以按照音乐的律动,变幻出10种RGB幻彩灯效。底座的logo甚至还有17种RGB灯效。
另外,还附带了USB-A、USB-C和音频接口,方便扩展,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