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造星江湖里,于正始终是个绕不开的名字。
从捧红杨幂、赵丽颖到力捧白鹿、赵晴,他像一位精明的“星探”,总能在流量浪潮中精准捕捉下一个风口。

只是这些年,他的选人标准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早年偏爱网红脸,后来力推自家新人赵晴,如今又频频向短剧演员抛出橄榄枝。这种看似跳跃的轨迹背后,藏着怎样的生存法则?
白鹿的逆袭:从网红到“爆款女王”的进阶路白鹿的故事堪称于正造星模式的典型样本。这个曾以模特身份活跃在网络的姑娘,被于正一眼相中,从《招摇》的小成本网剧起步,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有趣的是,于正给她的资源从来不是“天降馅饼”,而是阶梯式上升:《招摇》搭档许凯试水古装,《烈火军校》尝试民国题材,直到《周生如故》才真正迎来爆发。
白鹿的聪明之处在于,她把每部戏都当成了“转型跳板”。《周生如故》里,她用撕心裂肺的哭戏颠覆了“网红演技差”的偏见;《警察荣誉》中,她化身泼辣女警,和张若昀对戏毫不露怯。

更妙的是,她选剧本的眼光总能踩中市场风口——搭档任嘉伦时对方刚凭《锦衣之下》蹿红,合作罗云熙时《香蜜》余温尚在,这种“借势”策略堪称娱乐圈生存指南。
仙侠困局:白鹿的“慢半拍”与于正的倔强但再精明的棋手也有失算的时候。当古偶仙侠剧成为流量密码时,白鹿的代表作却是现代剧《警察荣誉》;等市场被《苍兰诀》《长相思》轮番轰炸后,她才带着《长月烬明》姗姗来迟。

更尴尬的是,这部被寄予厚望的仙侠剧撞上了观众审美疲劳期,即便白鹿和罗云熙的CP感拉满,热度始终差了口气。
如今,白鹿手里还攥着两部仙侠剧:《白月梵星》和《临江仙》。前者搭档新晋小生敖瑞鹏,后者联手曾舜晞,配置堪称豪华。

可问题是,仙侠剧早已不是当年的“硬通货”。当观众对“三生三世”“转世轮回”产生免疫,于正却高调宣称《临江仙》是“最不像仙侠的仙侠剧”,这种反套路宣言更像是无奈的挣扎。
于正的豪赌:短剧时代能否再造神话?比起白鹿的“仙侠困局”,于正近期的动作更值得玩味。他先是签下抖音网红张南,又力捧短剧出身的赵晴,甚至让自家艺人集体下场拍微短剧。

这种转向背后,是长视频平台的式微与短视频的崛起——当观众习惯用1.5倍速追剧,于正选择用“短平快”的内容抢占注意力。
但短剧演员能否扛起长剧大旗?
赵晴在《为有暗香来》中的表现就曾引发争议,表演痕迹过重的问题暴露无遗。于正的算盘打得响:用短剧练兵,用长剧镀金,可这种“以小博大”的策略尚未跑通成功案例。

回到白鹿身上,《临江仙》或许是她最后一张仙侠牌。
从预告片看,于正确实做了不少“反仙侠”设计:服装去繁就简,剧情融入权谋元素,甚至加入了“人妖殊途”的伦理探讨。但这些创新能否打动观众?

在《与凤行》《狐妖小红娘》等S+项目夹击下,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更现实的问题是,白鹿需要摆脱“爆款配角”的标签。尽管她合作过张若昀、王鹤棣等当红小生,但真正能被称为“代表作”的仍是《周生如故》。《宁安如梦》的播出效果平平,更让她陷入“剧红人不红”的尴尬。
于正曾说:“我从来不怕市场变化,怕的是没有新鲜感。”这句话或许能解释他的所有选择。

从网红到短剧演员,从传统仙侠到“反套路”创新,他始终在寻找下一个流量密码。至于白鹿,她需要的或许不是追赶风口,而是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宜”。
当《临江仙》的片头曲响起,你会为这部“最不像仙侠的仙侠剧”买单吗? 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或许下一个爆款就在你的期待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