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赣西南红三军是红一军团的三大主力军之一,相对于南昌起义部队及湘南起义部队合编而成的红四军,以及秋收起义部队组建的红十二军而言,赣西南红三军的历史并不为大家熟知。
赣西是江西西部地区,包括:安福,永新,宁冈,遂川,吉安,东固,万安,泰和,永丰等10几个县,井岗山就是赣西宁冈地区的山脉,也就是后来朱德与毛主席井岗山会师的地点。
1927年7月,根据赣西特委的指示,井岗山周边安福,永新,宁冈,遂川四县的农军攻占永新县城组建了赣西农民自卫军。
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新亚,下辖四个纵队:第一纵队:王新亚的安福县农民自卫军,第二纵队:贺敏学(贺子珍的哥哥)永新县农民自卫军,第三纵队:袁文才的宁冈县农民自卫军,第四纵队:王佐的遂川县农民自卫军、
注:纵队是当时的一种临时军事编组方式,各个县的人编成一个纵队,人数多少没有限制。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反扑,赣西农民自卫军退出了永新城,贺敏学的第二纵队,袁文才的第三纵队,王佐的第四纵队退入了井冈山山区。
1927年9月9日,王新亚率领赣西农民自卫军第一纵队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团长:王新亚),另外两个团分别是: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改编的第1团(团长:钟文璋),湖南农民自卫军改编的第3团(团长:苏先骏)
1927年10月7日,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部队与袁文才与王佐的部队在井岗山会师,因为要寻找南昌起义的部队,只留下伤员并没有直接上井岗山,直至10月23日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失利才正式上井岗山。
1927年11月10日,在中共赣西特委领导下,万安县发动起义组建了赣西工农革命军第五纵队(队长:杨德明,党代表:陈正人),随后周边各县响应分别组建了十几个工农革命军纵队,直至1928年1月成规模的工农革命军纵队只有:赣中南东固的第7纵队,赣西的第9纵队,赣南的第15纵队
东固是赣西与赣南交界之处,也有称之为赣中南的说法,当时东固隶属于赣西特委指挥。东固的赖经邦由于得到“三点会”老大段月泉的支持,他的第7纵队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此时赣西的第9纵队400多人,赣南的第15纵队800多人。
注:三点会是天地会在江西地区的别称,取自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年号,洪字有三点水偏旁,故又称"三点会"。
1928年6月30,赖经邦在作战中阵亡,刘士奇(赣西特委书记)派李文林(赣西特委秘书长)接手赖经邦的部队,
1928年9月初,第7纵队与第9纵队会师组建了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团长:李韶九,党代表:李文林,副团长:段月泉),随后因为李韶九与李文林不和,李韶九被免去团长职务,李文林担任团长兼党代表。
1928年9月中,独立第二团与赣南的第15纵队会师,独立第二团的原第9纵队与赣南的第15纵队合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团长:李韶九,党代表:金万邦)
1928年年底,赣西地区形成了朱德与毛主席的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与李文林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当地的老百姓说:“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
1928年12月,平江起义的红五军来到赣西地区,红五军军长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800多人上了井冈山,其余各部在副军长黄公略率领下在赣西的永新、莲花、宁冈等地区打游击。
1929年9月,罗炳辉(滇军营长)率部在江西吉安地区发动起义,部队被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罗炳辉)
1929年10月,独立第二团第一大队扩编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团(团长:柯武东,参谋长:陈伯钧)
1930年1月,赣西特委决定将红军江西独立第二、三、四、五团及永新、莲花、宁冈等地区的游击队合编为红六军,后来因为洪湖的红六军番号重合改称为红三军。
红六军组建初期编制军长:黄公略,政委:刘士奇,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纵队长:柯武东、政委:李文林),第二纵队(纵队长:罗炳辉、政委:曾炳春),第三纵队(纵队长:徐彦刚、政委:刘作述)
1930年2月,红六军与红四军会师,红六军任职赣西南干部刘士奇,李文林等人回地方工作,陈毅接任红六军政委,李韶九接任红六军第一纵队政委。
军长:黄公略,政委:陈毅,
第一纵队:纵队长:柯武东、政委:李韶九,参谋长:陈伯钧,
第二支队(原独立2团):支队长:周子昆,政委:文武
第二支队(原独立3团):支队长:柯武东(兼),政委:李涛
第二纵队:纵队长:罗炳辉、政委:曾炳春
第四支队(原独立4团):支队长:龙芝道,政委:王如痴
第五支队(原独立5团):支队长:李天柱,政委:刘霞
第三纵队:纵队长:徐彦刚、政委:刘作述
第七支队:支队长:陈振亚,政委:陈振亚(兼)
第八支队:支队长:李聚奎,政委:李聚奎(兼)
第九支队:支队长:贺水光,政委:贺水光(兼)
1930年6月,红六军(改名为红三军)划入红一军团建制。
1930年10月,红三军进行整编,纵队改编为师,支队改编为团。
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毛泽覃,军委秘书长:郭实秋,军官副官长:郭天民,军需处处长:范树德,军部军医处处长:钱壮飞
第7师:师长:周子昆,政委:李涛,辖:第19团(团长:龙入云,政委:殷超),第20团(团长:姚金香,政委:宋裕和),第21团(团长:彭万龙,政委:符竹庭)
第8师:师长:刘畴西,政委:戴奇,辖:第22团(团长:钟声楼),第23团(团长:李天柱),第24团(团长:凌扬胜)
第9师:师长:徐彦刚,政委:朱良才,辖:第25团(团长:李剑平,政委:易荡平),第26团(团长:周振国,政委:旷文洪),第27团(团长:李聚奎,政委:贺水元)
1931年9月15日,红三军军长黄公略不幸遭敌机轰炸,壮烈牺牲。周子昆升任红三军军长,陈伯钧接任第7师师长,李聚奎升任第8师师长
1932年3月,红三军临时划归红三军团,徐彦刚长升任军长,朱瑞调任政委,同年8月初,红三军重回红一军团,撤消了第7师的建制和番号,李聚奎调任第7师师长.
1932年12月,红三军建制被取消,所辖第7师与第9师直属军团指挥。
第7师:师长:李聚奎,政委:蔡树彬,参谋长:曹里怀
第19团(团长:吴富善),第20团(团长:杨得志),第11团(团长:曾云),
第9师:师长:周振国,政委:刘英,参谋长:耿飚。
第25团(团长:谭冠三),第26团(团长:彭明治),第27团(团长:方正享),
1933年6月藤田整编,红三军的第7师与第9师与红二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第一师。
师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参谋长:毕占云,政治部主任:谭政,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卫生部部长:叶青山。
第一团(原红三军第七师):团长:周振国,政委:符竹庭
第二团(原红三军第九师):团长:李聚奎,政委:刘英
第三团(原红二十二军第),团长:黄永胜,政委:邓华
1933年10月长征前,罗炳辉调任红9军团军团长,李聚奎升任红一师长,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李聚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陈赓接任红一师师长。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原红四军改编为115师343旅685团,原红5军改编为115师343旅686团,红三军与红七军合编为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其中:红三军改编为115师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曾保堂,教导员:张文松)
番号变化115师独立团第一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冀察纵队第6旅-----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第22旅-----第65军(军长:邱蔚,政委:王道邦)193师(师长:郑三生,政委:史进前)-----轻型机步第193旅和机步第194旅(2014年)-----第81集团军合成194旅(2017年)
红三军出身的名将包括:陈毅元帅,李聚奎上将,李涛上将,陈奇涵上将,朱良才上将,郭天民上将,杨得志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