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哈马斯代理领导人哈利勒·哈亚访问伊朗,对伊朗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并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提供了一份关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当前局势的报告,还包含取得的胜利和成就。
从这个情形来看,哈马斯是来上门表示感谢并邀功的。
一方面,感谢伊朗一直以来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向哈梅内伊汇报一下,试图证明伊朗对哈马斯的支持是正确的,因为哈马斯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和成就。
哈梅内伊的调门也很高,称哈马斯战胜了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这实际上是美国的失败,你们没有让他们实现任何目标。
从双方互动的方式来看,表演成分较多,甚至显得有些浮夸,给人一种丧事喜办的感觉。
不过精神胜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算是一种胜利。
哈马斯领导人会见哈梅内伊
如何定义胜利?
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间战争,而是国家与非国家武装组织的较量。在这种非对称战争中,胜负的标准并不单纯以军事损失计算,而是基于政治目标、国际影响、心理战和长期博弈的角度来看。
如果将胜利定义为生存,哈马斯虽遭受重创,但依然存续,仍有战斗力,这就属于胜利。
对于以色列来说,尽管军事优势明显,但并未能彻底消灭哈马斯,反而陷入加沙泥潭,国际压力剧增,国内政治动荡,这也是一种“失败”。
此外,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引发全球范围的抗议,巴勒斯坦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焦点,使哈马斯在舆论战中获益。
因此,伊朗并不是简单地自欺欺人,而是有意塑造一种“胜利”叙事,以此鼓舞巴勒斯坦抵抗力量,影响国际舆论,甚至影响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向。
以色列国旗和伊朗国旗
伊朗自己失败了
不过对于伊朗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对抗,是国家间的对抗,不能将胜利降低到哈马斯的标准,即不能说哈马斯还存在,伊朗就胜利了。
实际上,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哈马斯和真主党都遭到严重削弱,加沙这个烂摊子,未来哈马斯恐怕难以做主,而在黎巴嫩,亲美领导人已经上台,真主党必将遭到打压。
尤其是叙利亚变天之后,伊朗对这两方的支持也将大打折扣。
而伊朗最为依仗的伊拉克,也叛变了,现在也是 亲美领导人掌权,要把美军留在伊拉克。
唯一受到冲击比较小的,只有胡塞武装,但一个胡塞武装是撑不起抵抗之弧的,这意味着,伊朗未来与以色列和美国的博弈,能够动用的资源非常有限,而且自己还遭到了反包围。
特朗普已经开始对伊朗极限施压
未来将更加艰难
对于伊朗来说,其遭受的挫折远未结束。
随着中东战事的结束和特朗普的上台,外交方面的博弈很可能进一步重创伊朗。
黎巴嫩、叙利亚的变天,导致伊朗进一步被孤立,土耳其实现了奥斯曼主义的关键一步,可以利用叙利亚和阿塞拜疆围堵伊朗。
而特朗普还将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伊朗未来的境遇将会非常严峻。
因此,哈梅内伊不得不高调宣扬哈马斯获胜,尤其是在特朗普恢复极限施压政策之后,这不只是要面子的问题,而是需要稳住阵脚,避免进一步的连锁反应。